高層減持19000股,牧高笛要涼了?

高层减持19000股,牧高笛要凉了?

昨日晚間,牧高笛發佈公告稱:“2018年6月5日,牧高笛高級管理人員杜素珍以成交均價34.967元減持4000股,共計13.99萬元,變動後持股數為5.71萬股。”

一股民則戲謔道:“4000股?多一個散戶而已,搞笑,這點股票有必要公告嗎?”

今日,牧高笛再次發佈公告稱“杜素珍女士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已減持公司股份合計19,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28%,公司減持股份計劃已實施完畢。”

高管減持股票,是不看好牧高笛的發展,還是缺錢急用?究竟實情是何種版本,我們無從知曉。

從牧高笛的今年的首份財報表現來看,牧高笛確實發展不順暢。

2018年Q1,牧高笛營收為1.53億元,同比增長12.60%,淨利潤為1981萬元,同比減少18.79%。去年的牧高笛全年尚能獲得5383.83萬元淨利潤的收益,2018年卻並未開好頭。

2018年第一季度就業績失色,從某種程度上看,或與2017年基礎沒打穩有關,或與其策略不當最後顧此失彼有關。

提升研發設計、深化品牌形象、加強營銷運營管理、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等增強競爭能力的事情,牧高笛不是沒做,在2017年投入還不少。如在提升研發設計能力上,引進國際優秀戶外用品設計團隊,與國內資深戶外達人KOL形成互動,為的是能在產品設計感上更貼近消費者需求。

去年,為提升銷售額除了各種煉“內功”外,9月22日,牧高笛用閒置資金購買7700萬理財產品,稱不影響其日常資金正常週轉需要,也不影響其主營業務正常發展。

在這之前,牧高笛購買280萬元的中國農業銀行“本利豐·90天”人民幣理財產品。

牧高笛聲稱,通過對部分閒置的自有資金適度、適時進行管理,能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其整體業績水平。

牧高笛此舉說明什麼?牧高笛在自救。現有業務銷售乏力,業績提升無望,只能選擇“曲線”救業績。

當李寧、回力等國產品牌已逐漸喚醒消費者對“國貨”的熱情,國內不少設計師品牌順勢大打“中國製造”的大旗。然而,2009年便發力自主品牌牧高笛服飾業務的牧高笛,並未能刷新消費者對牧高笛固有的品牌印象認知。

這些年,不僅MobiGarden品牌印象改變效果不明顯,且業績貢獻也不突出。

據瞭解,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牧高笛的OEM/ODM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62億元、2.84億元和2.65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71%、62.53%和61.66%,其自主品牌業務銷售收入分別為1.7億元、1.7億元和1.65億元。可見,牧高笛的自主品牌盈利能力仍不強,這幾年並未對整體業績提升起到顯著效果。

2017年前三季度,牧高笛實現營業收入4.19億元,同比增長19.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86.04萬元,同比增長20.30%。其中,線上渠道主營業務收入2159.14萬元,同比增長18.09%,線下渠道主營業務收入1.10億元,同比增長8.90%。由這組數據可看出,儘管牧高笛營收淨利皆呈正向增長趨勢,但其線下渠道增速較弱,未來線下零售如何變現將是牧高笛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上市未滿一年的牧高笛就被其實控人鬧離婚而“內憂外患”:“後院”著火易造成牧高笛高層內部人心渙散;前方國內外各大運動品牌、快時尚品牌、休閒品牌等對市場的擠壓,以及露營帳篷出口業務被國際政治經濟發展動態的變化牽著鼻子走,讓牧高笛內外皆傷,業務專注度也可能由此降低。

早在5月17日,浙江證監局公佈對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經查,2018年3月7日,深創投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牧高笛2.7萬股流通股,佔牧高笛股份總數的0.04%,交易金額為83.56萬元。

資料顯示,深創投與一致行動人浙江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杭州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牧高笛股票佔其總股本的7.94%,為牧高笛持股5%以上股東。

浙江證監局指出,深創投未在首次賣出牧高笛股票的15個交易日前履行預披露義務,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八條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

目前,市值22.5億元的牧高笛,在外患困擾下,未來如何強化自主服飾服飾品牌才是最應當著重考慮的事情。

服飾天下

最具商業價值的創新生態平臺

高层减持19000股,牧高笛要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