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學:多說不如巧說(超限效應)

生活中的心理學:多說不如巧說(超限效應)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在家裡,當你犯了錯誤後,父母總是一個勁地批評你。開始的時候,你還覺得自己真的不應該犯錯,還感到愧疚,可是當父母沒完沒了地數落你的時候,你就開始厭煩了,到最後甚至故意跟父母對著幹。

他們越是說東,你越要往西。在單位,領導作報告的時候,開始你聽得還挺有興趣,但是當領導一再地反覆強調那幾個問題的時候,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分散了,接著,如果領導還是在重複那幾個問題,你就會產生反感,而且對領導的印象分也開始下降,最後可能討厭這個領導了。

生活中的心理學:多說不如巧說(超限效應)

這就是生活中的超限效應: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很多年輕人都嫌父母、長輩或是領導囉嗦,對這種效應體會尤為深刻。對此,心理學家的解釋是,人接受任務、信息、刺激時,存在一個主觀的容量,超過這個容量,人就不願意認真對待這些任務了。

的確,“好菜連吃三天惹人厭,好戲連演三天惹人煩。”一個人說話,如果總是喋喋不休,沒完沒了就會讓人不耐煩。關於這個問題, 墨子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一天,墨子的弟子問他:“老師,人是說話多好還是說話少好呢?”墨子沉吟片刻後說:“話不在多少,而在於恰當。田間的青蛙每天都叫個不停,但是人們都不與理睬,而雄雞每天只是啼鳴兩三聲,人們就應聲而起。”

生活中的心理學:多說不如巧說(超限效應)

可見,語言作用的大小,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平時生活中,與人交流或是做演講的時候,要掌握好“火候”,否則過猶不及。比如,在演講的時候,有的人長篇大論,滔滔不絕,自我感覺良好,在浪費聽眾寶貴時間的同時,卻提供給聽眾們有限的信息,讓人厭煩;而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濃縮成一句話,猶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

在聽眾平靜的心湖裡激起層層波浪,讓人敬佩。 我有一個同事小金,就是一個說話常常不在點子上的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大家都不愛聽。雖然是個年輕的小夥子,但是同事們都叫他大姨媽。

每次他說話怕別人聽不懂,都要重複的解釋好幾遍,東一句,西一句抓不住重點。講得自己筋疲力盡了,別人也聽得暈頭轉向。同事們打趣地說:“開會的時候聽小金做個彙報,我睡一個小時,醒過來照樣能聽懂他的講話內容,因為他還在講我睡覺之前的內容呢!”

生活中的心理學:多說不如巧說(超限效應)

鑑於他的這個說話“特點”,每次開會,無論是部門開會,還是公司開會要發表意見的時候,經理都安排他最後一個發言,因為害怕耽誤大家的時間,有很多次,他的話還沒說到一半,經理就不耐煩了: “行了,行了,你說重點吧!”或是乾脆讓他別說了。

我還有一個姓東方的女同事與小金正好相反。她說話乾淨利落、條理清楚,而且肢體語言特別豐富。平時不怎麼說話,但是每次說話都語出驚人,切中要害。同事們每次發言完畢,都會主動地要聽聽她的意見:“東方,你來總結一下!”“東方,你覺得我們說得對嗎?”

小金喜歡說話,但大家不願意聽他說;東方沒說話的時候,大家盼望著她說。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語言魅力不在於他說了多少,而在於他說的是什麼。一些人所以話太多,喜歡講長話,是想顯示自己的“才能”。他們往往把講長話當作是有水平的表現,其實,話講得到位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口才。

生活中的心理學:多說不如巧說(超限效應)

語言學家拉剋夫曾說過三個說話的原則:1.說話不要咄咄逼人;2.讓別人也有說話的機會;3.讓人覺得友善。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嘮叨不停的人,常常不考慮聽者的感受,不考慮自己所說的話是否是別人需要的,也經常不給他人說話的機會,所以有時候也容易招人煩。

馬寅初先生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有一次曾經在百忙中參加中文系郭良夫老師的結婚典禮。賀喜的人們發現校長親臨現場,情緒頓時高漲起來,鼓掌歡迎馬校長即席致詞。

生活中的心理學:多說不如巧說(超限效應)

馬寅初先生本來沒有想到自己要講話,但是既然大家熱情相邀,又不能讓大家掃興。講什麼呢?多誇獎新郎幾句吧,又顯得是客套話;講學問吧,顯然不切時宜。最後,他來了個一句話的演講:“我想請新娘放心,因為根據新郎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人們聽了馬校長的這一句話,起初莫名其妙,後來聯繫到新郎的大名,恍然大悟:良夫,不就是善良美好的丈夫嗎?

記住,任何溝通,特別是旨在誘發別人態度改變的說服和引導,都必須避免無意義的重複,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