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劍橋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為浙江大學。國民黨執政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中華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

截至2017年底,全日制在校學生53673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8048人,博士研究生10747人;留學生6843人,有教職工8657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人。

求是書院時期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求是書院在浙江杭州建立,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1901年,清朝政府迫於外界形勢,不得不擬議實施“新政”,同年11月,浙江巡撫廖壽豐奏改求是書院為求是大學堂。 1902年,求是大學堂改稱為浙江大學堂。 1903年12月,浙江大學堂遵《奏定學堂章程》改為浙江高等學堂。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北洋政府將浙江高等學堂更名為浙江高等學校。 1927年,國民政府通過北伐戰爭攻克杭州,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校名系國民黨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定。學校下設文理、工、勞農三個學院,其中工學院由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改組而成、勞農學院由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組而成。

國立浙江大學時期 1928年4月1日,學校定名為浙江大學。 1928年7月1日起,校名前被國民政府冠以“國立”二字,全稱國立浙江大學,簡稱浙江大學,下設文理、工、農三個學院。 [3-4]

浙江大學的師範學院的全部和文學院、理學院留在杭州的部分等成立浙江師範學院,1958年更名為杭州大學。 浙江大學的農學院單獨分出成立浙江農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農業大學。 浙江大學的醫學院等成立浙江醫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醫科大學。 浙江大學的工學院則繼續留守本校,浙大暫時從綜合性大學變成了多科性的工科大學。 [3]


截至2017年底,學校有教職工8657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人、文科資深教授9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23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10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9人

截至2018年3月,浙大1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ESI前1%,7個學科進入ESI前100位,均居全國高校第二;8個學科進入前1‰,5個學科進入ESI前50位,均居全國高校第一。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浙江大 學設有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等十二類學科。學校設有7個學部,36個學院。浙江大學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73個(含自主增設53個),涉及一級學科56個,其中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4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08個(含自主增設55個),涉及一級學科61個,

浙江大學科研機構根據其批准設立的主體不同,分為三類,包括政府批准機構、學校自主批建機構和學校與校外獨立法人單位聯合共建機構。截至2012年4月16日,浙江大學正在運行的科研機構共307個。截至2015年6月,浙大設有16個直屬研究院,2個直屬研究中心,1個直屬研究所,1個直屬研究基礎平臺

浙江大學承擔國家重大研究任務能力持續提升,2016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69項,立項數居全國第二,資助總金額達5.58億元,其中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17項、重點項目22項、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3項;牽頭首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4項,總經費9.34億元;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36項,立項數居C9高校第一;獲得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項。

浙江大學新增4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居全國高校第一;新增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4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國家級科研平臺,新增1個“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