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海南,這塊浸透著革命烈士鮮血的紅土聖地上,到處輝映著先烈英靈,激盪著英雄氣概。

海南豐富的旅遊資源中,不能忘記那一束跳躍的火紅。那就是海南的紅色旅遊,那些可以重新激發你熱血的地方。

2016年12月30日,由國家發改委、中宣部、旅遊局等單位公佈了《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海南共有八處景點入選名單,分別為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名錄中收錄海南八處景點,實為13處。值此“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瞭解這些紅色旅遊地有些許幫助。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1五指山市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是全國三十條紅色旅遊經典線路之一。是海南第一個以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主題,集觀光、度假、黎苗族風情文化、休閒為一體的旅遊聖地。五指山常年氣溫為24攝氏度左右,豐富的熱帶植物,地形變化多樣,降雨豐富,四季溼度宜人,被譽為“翡翠山城”。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在瓊崖革命23年武裝鬥爭中,五指山革命根據地是最後的一個根據地。地跨白沙(包括現在的瓊中、五指山)、保亭、樂東三縣的五指山區,位於全島中心。這裡群山聳立,丘陵起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建立革命根據地的理想地方。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紀念園建於2001年,園內有一紀念碑,碑高23米,象徵著海南23年(1927-1950)紅旗不倒的光輝歷史,時刻提醒著人們瓊崖縱隊革命先烈在解放海南中做出的犧牲。

交通指南: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位於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陽鎮毛貴村,距五指山市約20公里,在毛陽鎮往樂東方向2公里處。五指山市區內無公交直達,可乘坐旅遊大巴前往景區。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2

海口市瓊山區瓊崖工農紅軍雲龍改編舊址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位於海南省瓊山市雲龍圩改編舊址,擁有300餘平方米的展廳,1座紅軍戰士銅象、2座紀念亭、1面壁廊及其他完善的配套設施。挺立園地中央的紅軍戰士銅像高4.6米,連同基座共高10米。基座正面刻著徐向前元帥的題詞“瓊崖抗日先鋒”,背面鐫刻著“瓊崖紅軍改編簡介”。在銅像東側於1990年修建的兩座紀念亭分別稱為“蕩寇亭”和“凱旋亭”。在銅像後面約30米處修建的壁廊刻有中央領導人的題詞。銅像西側的展廳內陳列著眾多的歷史資料、圖片和文物,生動地展現了海南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的光輝戰鬥歷程。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於1989年12月建成開放。1937年“七七事變”後,以馮白駒為首的中共瓊崖特委按照“團結抗戰”的指示,與國民黨海南當局達成協議,於1938年12月在雲龍將原本在島上的共軍游擊隊改編為廣東省第14統率區民眾抗日自衛獨立隊。雲龍改編舊址陳列館通過“前言”、“改編之前”、“雲龍改編”、“抗日先鋒”四部分陳列,著重介紹了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後,深入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瓊崖抗日根據地,成為瓊崖抗日先鋒。為保衛瓊崖直至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而英勇奮鬥的事蹟。

交通指南:從海口出發,沿繞城高速在美蘭機場,轉至223國道,便可行駛至雲龍鎮,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就在鎮上。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3

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為紀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誕生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而建造的文化旅遊區。紀念園位於瓊海市嘉積鎮街心公園,雕像由花崗石雕刻而成,坐北向南,高3.7米,連底座總高6.8米。座基石板鋪設,四周呈六角形,圍以石欄杆,佔地面積40平方米。雕像後面是園林花圃等。雕像將紅軍女戰士腳穿草鞋、肩背竹笠,風塵僕僕的一代巾幗英雄的氣概充分展現。

交通指南:自駕:1.市中心-嘉積大橋-新村-萬石-官塘入口入-娘子軍紀念園。

2.海口東線高速往三亞方向-瓊海官塘入口處-娘子軍紀念園。

3.三亞東線往海口方向-瓊海官塘入口處-娘子軍紀念園。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4

定安縣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母瑞山,地處定安、瓊海、屯昌三市縣交界處,是五指山脈向東北延伸的一座山。這一帶山陡林密、峽谷流急,是瓊崖革命的搖籃,兩次成功保留革命火種,被稱為“海南的井岡山”,創造了海南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奇蹟。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位於海南省定安縣南部的中瑞農場,在原紅軍操場司令臺遺址上建設,佔地20畝,園中央建有馮白駒將軍和瓊崖革命主要奠基人王文明兩人的3.5米高銅像。園中建有陳列館、接待室、值班室、題詞亭、湖中亭、假山池、兩座石獅子、大門、圍牆、停車場等,總建築面積5394.6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689.46平方米的兩層樓陳列館,陳列了海南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四個階段的革命鬥爭史料及珍貴文物,包括瓊縱戰士使用過的各種生活用品、工作用品、武器、旗幟、印章、歷史照片等。

交通指南:母瑞山革命根據地附近沒有公交,若想到達母瑞山革命根據地,可乘坐海口通往安定縣的大巴再乘坐班車達到。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5

萬寧市六連嶺革命遺址

六連嶺為五指山餘脈,因六峰相連,逶迤騰浪,故古時有“連峰聳翠”的美名,是萬州八景之一,也是瓊崖縱隊開闢的根據地。從1927年至1950年,六連嶺革命根據地軍民堅持了23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為奪取瓊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革命戰爭時期六連嶺是瓊崖革命堅持23年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革命同志艱苦棲身之所,是海南革命的勝地。朱德同志在視察六連嶺時,欣然賦詩《六連嶺》:“六連嶺上現彩雲,豎起紅旗革命軍。二十餘年游擊戰,海南人民樹功勳。”六連嶺,以其六峰峻秀,連崗疊嶂,林海綠蔭的自然景色和23年紅旗不倒的豐功偉績列入了《中國名勝古蹟辭典》。

交通指南:六連嶺距萬城鎮30公里,東線高速公路山根出口距六連嶺景區僅4公里,現已有村道將景區與高速公路連接,交通十分便利。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6

文昌市張雲逸大將紀念館

張雲逸大將紀念館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文昌市國防雙擁教育基地。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紀念館於1992年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文昌縣人民政府籌資建成,佔地面積12畝,其正門頂分為雙層,飾碧綠琉璃瓦,門楣正中鐫刻聶榮臻題寫的“張雲逸紀念館”流金大字,庭院正中豎立張雲逸身穿戎裝的全身銅像,銅像高5米,基座正面鐫刻彭真題寫的“張雲逸大將”,基座背面為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撰寫的張雲逸生平簡介。銅像後有一清水池,池上架上一座石橋,石橋直通張雲逸陳列室,陳列室有兩層,門楣正中鐫刻葉飛題寫的“張雲逸大將生平陳列室”,建築面積為256.2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陳列室裡展出張雲逸在學生時代和各個革命時期的照片、圖表、繪畫152幅,書稿88件,實物48件。

交通指南:從海口到達目的地:方案一:駕車1小時35分鐘,約78.9公里,途經白駒大道、海文高速公路,到達文昌市文城鎮文建路51號。

方案二:駕車1小時34分鐘約84.4公里,途經S82、海文高速公路,到達文昌市文城鎮文建路51號。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7

海口市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

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原名海口市金牛嶺革命烈士陵園)是海南省重點革命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海南省及海口市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陵園正前方是一座大型圓錐體的無名烈士的集體陵墓,原建在白沙門戰鬥遺址,1983年遷至現址。陵墓前面豎立一座石碑,正面鐫刻朱德同志1957年1月27日的題詞“渡海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刻有海南行署、海口市人民委員會和海南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立的《悼白沙門上的烈士》的長篇碑文。陵墓後面為單體烈士墓,有李振亞、王白倫、黃魂、王業熹、符明經、劉秋菊等革命烈士和革命同志之墓110多座。1988年在陵園前方另建烈士陵園骨灰樓一幢。2004年4月,瓊崖地下學聯烈士墓也安置於該陵園內。

交通指南:海口市內乘坐 14路,18路,19路,20路,31路,33路,62路,63路,74路公交線路,均可達金牛嶺公園。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8

臨高角解放海南紀念塑像熱血豐碑紀念園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臨高角解放海南紀念塑像於1996年10月建立。佔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主要由“解放海南紀念塑像”、“多媒體演示中心”組成。紀念塑像高l8米,花崗岩砌成,屹立於臨高角海灘礁石上。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塑像中渡海作戰的解放軍戰士高舉鋼槍,寓意渡海作戰任務的勝利完成;瓊崖縱隊戰士高舉紅旗,寓意瓊崖革命23年英勇鬥爭,紅旗不倒。塑像底座正面是國家主席江澤民題詞:“軍民共鑄熱血豐碑,解放海南業績永存”,背面為解放海南島戰役簡介。多媒體演示中心面積1100平方米,分為展廳和幻影成像廳兩部分。展廳主要展示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相關的影視資料與實物展覽,同時展示了瓊崖革命英勇鬥爭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程。幻影成像通過先進的技術,描述了海南解放前夕瓊崖縱隊配合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的感人場面。

 交通指南:從海口到臨高現成有直達的海汽班車,班次每天6:45-19:30,每15分鐘一班。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09

澄邁縣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碑

澄邁縣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碑位於澄邁縣金江鎮美亭舊墟西邊1公里處。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碑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碑佔地面積2.5畝,建築面積212平方米。碑高8米,碑基座高1.3米,碑底寬2.8米,碑基平臺四周有護欄,為鋼筋水泥結構,該碑建成於1995年4月。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美亭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部隊在瓊崖縱隊的配合之下,同駐守海南島的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場決戰,該戰役的勝利,加速了海南島的解放。

交通指南:離金江12公里,有水泥公路直達,乘坐大巴車即可前往。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10

海口市秀英炮臺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海口古稱海口浦,是海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地處海南島北端,北臨瓊州海峽,與中國大陸雷州半島相望。明代,築城設防,稱海口所城;清代,修炮臺,置海口水師營,鞏固海防設施。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秀英炮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海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以及海口警備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基地。秀英炮臺與天津大沽口炮臺、上海吳淞炮臺、廣東虎門炮臺同為清代晚期聞名遐爾的海岸炮臺,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

交通指南:市區可乘31路(省技校——市一中)、32路(龍華總站——秀英炮臺)公交車,在秀英炮臺站下車即可。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11

昌江縣海南鐵礦死難礦工紀念碑

石碌鐵礦位於昌江縣石碌鎮南約3公里的金牛嶺北麓,礦區總面積60平方公里,其鐵礦石以質優品位高而文明國內外,1940年4月7日,日本發現石碌鐵礦南礦床,並於1942年4月開通從八所到石碌的鐵道,第一船礦石出港開始運往日本,接下來兩年半時間裡,通過海上被掠奪到日本的礦石達694945噸。掠奪礦產資源期間,日寇先後抓來勞工4萬餘人,他們在礦山、電站、鐵路等做苦工,穿麻袋片,睡茅草房,3萬多勞工死在日本侵略者皮鞭、槍口之下。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死難礦工紀念碑建於1965年,正面鐫刻“日寇蔣匪統治時期死難礦工紀念碑”15個大字,碑高11米,碑基高4米,碑身高7米,寬5米,碑座下面的碑文記述了礦工在日偽時期的悲慘遭遇和多次反抗鬥爭的過程,其餘三面雕有反映礦工鬥爭的浮雕,記載日軍和國民黨自1940年至1949年間殘殺2萬多名礦工的罪惡史實。

交通指南: 1、乘坐昌江縣大巴車途徑昌盛路、海榆(西)線即可到達。

2、自駕路線:海口→龍昆北路→甸昆路→濱海大道→中線高速公路→丘海互通→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大坡互通→S311→人民北路→人民南路→昌盛路→X705→昌江縣海南鐵礦死難礦工紀念碑。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12

三亞市田獨萬人坑

田獨萬人坑,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田獨村,是1939年至1945年日寇奴役和殺害近萬名礦工的地方,大批勞工先後在這裡被折磨和勞役致死。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1939年,日軍侵佔海南島後,為實現以戰養戰的目的,瘋狂掠奪海南島的自然資源。田獨礦山質量優良不可多得,被日軍覬覦,從廣東、海南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誘騙或強制徵用了大量勞工,採集鐵礦石用火車運到碼頭裝船外運。據日方資料記載,日軍侵瓊期間在田獨鐵礦生產鐵礦石269.1萬噸,掠奪到日本的達241.6萬噸。

1958年4月間,為紀念被日軍迫害死亡的田獨鐵礦勞工,由海南鐵礦田獨礦區在田獨村東側,用水泥砌築一座“日寇時期受迫害死亡工友紀念碑”,碑高2米,墩座分三層,高30釐米,寬50釐米。2001年初,由三亞市人民政府在原紀念碑旁再建紀念碑一座,佔地面積20平方米,碑高約8米,碑上鐫刻“田獨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碑”。

2001年初,由三亞市人民政府在原紀念碑旁另修建一座新的紀念碑,碑高約8米,碑上鐫刻“田獨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碑”。

交通指南:

一、駕車路線:全程約12.7公里

起點:田獨鎮

1.從起點向西南方向出發,沿吉陽大道行駛320米,稍向右轉進入迎賓路;

2.沿迎賓路行駛8.6公里,左轉進入鳳凰路;

3.沿鳳凰路行駛2.6公里,右轉進入新風街;

4.沿新風街行駛96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方案二:從田獨鎮乘坐大巴車前往黃泥嶺,50元,然後步行1.5公里即可到達。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13

西沙永興島紀念碑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1946年11月24日凌晨,海軍總部調驅潛艦“永興”號(艦長劉宜敏)、坦克登陸艦“中建”號(艦長張連瑞)和護航驅逐艦“太平”號(艦長麥士堯)、坦克登陸艦“中業”號(艦長李敦謙)等四艦分別組成進駐西、南沙群島艦隊。西沙的進駐目標為其主島“貓島”,後以永興艦名字命名“永興島”。29日上午,由接收專員蕭次尹(廣東省府委員)、海軍總司令部上校科長姚汝鈺、上尉參謀張君然與“永興”、“中建”兩艦官兵共同在永興島日本炮樓附近為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揭幕,並鳴炮升旗。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紀念碑由水泥所制,正面刻“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及“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立”,背面刻有“衛我南疆”四個大字。後來,張君然任海軍西沙群島管理處主任,又重豎“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旁署“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張君然立”,背面刻“南海屏藩”四個大字。該碑在20世紀末被收錄為《中國百年曆史名碑》之一。

交通指南:暫無

七月要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海南景區都在這了,趕緊去!

文/黃小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