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今天晚上,俄羅斯世界盃將開幕。

對球迷來說,這是四年等一回的節日。

但對股民而言,世界盃期間(6月14日-7月15日)或許是個難熬的日子。

因為,相傳A股有個“世界盃魔咒”,就像“招商策略會魔咒”、“4.19魔咒”一樣靈驗。

這個魔咒真的存在嗎?

我們的結論,有些不一樣。

主流指數跌? 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A股開市以來歷屆世界盃期間表現

A股開市以來經歷的6屆世界盃中,確實跌多漲少。

為啥表現不佳?

通常的解釋是——股民看球去了,無心炒股。

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然而,這個解釋好像不太靠譜。

股民也不都是球迷,球迷也不都熬夜看球,看球也不都會影響炒股。

如果有賺錢的機會,熬夜看球的股民也不會無動於衷。

此外,基金、外資機構等專業機構投資人,更不會因為看球而耽誤交易和工作。

再看看世界盃開幕前30天的A股表現:

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A股開市以來歷屆世界盃前30天表現

也是跌多漲少!

球迷股民這個時候還沒看球,但股市表現也並沒有比世界盃期間強吶!

所以,對於股市表現不佳這口鍋,世界盃表示:我不背。

那誰來背這口鍋呢?

還是看數據。

世界盃基本是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舉辦。於是,我們統計了從1991年以來,每年6月15日至7月15日的市場表現——

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A股三大主流指數表現(6.15-7.15)

儘管世界盃年份下跌概率更大,但A股在非世界盃年份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也是跌多漲少,下跌概率超過50%。

也就是說,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往往都是A股表現不佳的時間段,和舉不舉辦世界盃關係不大。

“世界盃魔咒”這一說法,可能強化了大家的預期,讓世界盃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股市表現更差。

而之所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A股多次表現不佳,比較靠譜的解釋有兩個:

流動性緊張

6月份一向是流動性比較緊張的階段,商業銀行在年初儘快放貸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息收入,因此一季度巨量放貸是常態,到了二季度開始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回籠資金以應對存貸比等監管指標的要求。

政策空窗期

兩會前後相關政策密集發佈,而到了6月份政策發佈頻率明顯降低。

所以,世界盃魔咒名不副實。

此外,有關A股和世界盃,還有第二個說法:

食品飲料、家電、旅遊等板塊有行情。

邏輯也很簡單,世界盃期間大家要買電視、吹空調、吃零食、喝啤酒、出去看球......

小通統計了2002年-2014年4屆世界盃中,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在世界盃期間的表現(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基點日為1999年12月30日)

數據顯示,4屆世界盃期間:

申萬整體表現良好

2002年、2006年世界盃中,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全部上漲;

2014年巴西世界盃是21漲、7跌;

只有2010年美國世界盃期間,各板塊表現乏力,24個行業指數下跌。

汽車、房地產、非銀金融表現佳

表現最好的是汽車、房地產、非銀金融、國防軍工。其中,汽車、房地產指數在4屆世界盃期間均上漲,上漲概率為100%;非銀金融在4屆世界盃中,4漲3跌,平均漲幅為11.05%。

食品飲料、傳媒等表現差

被寄予厚望的食品飲料、傳媒、家電行業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表現最差。

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表現

最後,再來看看個股,世界盃概念股。

世界盃期間,球迷往往會產生多種消費。其中啤酒、休閒食品、體彩、出國旅遊等等,被列為“球迷經濟”重頭炮。

與之相關的個股,被套上“世界盃概念股”之名,也被投資者寄予厚望。

我們統計了1994年至2014年5屆世界盃期間,啤酒、休閒食品、傳媒、博彩、賽事直播、足球、旅遊等板塊代表性個股表現。

遺憾的是,數據並不支持世界盃概念股的“世界盃行情”。

請看下錶:

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1994年-2014年世界盃期間代表性個股表現

不過股票都是買“預期”。

如果我們把時間提前一個月,計算世界盃之前一個月的表現,上漲概率明顯增加。

A股世界盃魔咒?世界盃:這鍋我不背

1994年-2014年世界盃前一個月代表性個股表現

綜上:

世界盃期間,多數世界盃概念股的表現差強人意。刻意在世界盃期間,投資世界盃概念股的人要留意了。

如果想捕捉世界盃概念股的世界盃行情,擇時很重要,提前佈局獲利概率有望提升。

大家還是好好看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