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個腦力活你知道嗎?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源遠流長,而國人的喝酒歷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喝酒就要喝好”這句俗話,大家都同意,但每個人對喝好的理解卻完全不同。

生活中我們更傾向於從量上來說,把喝好等同於喝得多。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喝酒的人大多數都認為,喝酒是個體力活。經常看到東北人、西北人、山東人這些北方人比大多數的南方人都能喝,除了與北方人熱情好客、淳樸厚道的風俗和開朗明快、直來直去的性格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身材普遍都比南方人高大魁梧,身體也更強壯有力。

喝酒是個腦力活你知道嗎?

喝酒是個腦力活你知道嗎?

我認為喝好重在另外兩層含義。一是喝的是好酒,二是喝得出酒的好來。什麼是好酒?如何喝出酒的好?這是兩個非常燒腦的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問題。你喝得出酒的好了,就知道什麼是好酒,你知道什麼是好酒,基本上就能喝得出酒的好了。

照此來看,喝酒更是個腦力活。

首先,辨別酒好不好本身就是一個鑑別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因為酒不等於酒精,構成白酒的物質非常多,這些物質的含量及量比關係對香氣和口味的影響非常複雜,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白酒形成了十二個香型,每個香型的產品又因產區、原料和工藝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喝酒是個腦力活你知道嗎?

喝酒是個腦力活你知道嗎?

所以,要想判斷酒的好壞,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酒知識,還需要對嗅覺和味覺做一定的訓練。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也積累了一些品評經驗後,我們才可以從香氣的馥郁度、口感的綿柔度、飲後舒適度、酒體醇厚度這四個方面對一款白酒的好壞做出基本判斷。

從另一方面來看,“情人眼裡出西施”,“好”是個非常主觀的判斷。我們的鼻子、嘴巴和眼睛、耳朵一樣,不僅是功能器官,也是審美器官。

當我們談到好酒時,實際是把酒作為一個特定的審美對象,也就是說我們進入了“美學”領域。最初的“美學”與情感相關,而後變成了對感知性的研究,再後來發展成了對美的欣賞。

喝酒是個腦力活你知道嗎?

喝酒是個腦力活你知道嗎?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杯屬於自己的美酒,當我們眼前這杯酒被心中的那杯酒投射時,它的香氣、它的口感、它的回味不僅在調動我們的大腦,也在調動我們的情感。這被美酒讓我們釋放對生活的荒誕感和生命的虛無感,與這個世界和解,就像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說的:“只有作為審美對象,世界才能被永恆地辯護。”

要連接理性邏輯,還要連接情緒情感,保持不被群體性裹挾,去包容、理解、適應、思考、辯護,如此考驗心智,喝酒真是腦力活!

以上就是唐三鏡釀酒師胡星傑關於喝酒是個腦力活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切實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