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信託一季度淨賺3.8億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江蘇國信完成曲線上市一年半之後,其對江蘇信託的增資承諾終於達成。

6月27日,江蘇國信發佈公告稱,江蘇國信已使用其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淨額39.61億元完成對江蘇信託的增資。此前,江蘇信託的註冊資本金為26.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國信最新的這份公告還透露了江蘇信託一季度的成績單:2018年一季度,江蘇信託實現營業收入4.5億元,淨利潤3.8億元。

增資40億,控股比例不變

2016年12月1日,經證監會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江蘇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獲無條件通過。

根據該方案,江蘇信託81.4904%的股權成功注入*ST舜船。至此,江蘇信託成為年內首家成功上市的信託公司,也標誌著江蘇信託的發展翻開了新的篇章。

2017年4月19日,*ST舜船復牌更名為江蘇國信,並拋出定增方案——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預計募資40億元,增資江蘇信託。

截至2018年5月17日,公司實際非公開發行股票52493.44萬股,扣除各項發行費用,募集資金淨額為39.61億元。

如今,江蘇國信已使用其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淨額39.61億元完成對江蘇信託的增資。此次增資完成後,江蘇國信持有江蘇信託的股權比例保持不變,依然為81.49%。

江蘇國信方面表示,本次使用募集資金對江蘇信託進行增資,有助於提高江蘇信託淨資本規模,進而有效提升江蘇信託的抗風險能力。募集資金的使用方式及用途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及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使用計劃,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一季度淨賺3.8億驚喜不驚喜?

截至2018年3月31日,江蘇信託的主要財務數據:總資產137.81億元;淨資產118.67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4.5億元,淨利潤3.8億元。——這些財務數據尚未經審計,但依然打開了業界窺探信託公司一季度收成的重要窗口。

實際上,受春節假期影響,信託公司一季度經營數據通常是一年的低谷。

4月16日,安信信託一季報出爐。該公司1~3月實現營業收入15.9億元,同比下降2.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6億元,同比增長3.51%;

4月27日晚,陝國投A披露2018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1億元,同比增長11.85%,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2.23億元,同比增長2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2億元,同比微增。

那麼,江蘇信託一季度淨賺3.8億,是否符合預期呢?

回顧2017年,江蘇信託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淨利潤16.18億元,兩項數據均較上一年度有兩成以上的增長。其中,信託業務收入10.01億元,較上一年度猛增五成,投資收益9.95億元,亦較去年有一定比例增長。

若論單個季度,江蘇信託2017年單季淨利潤在4億元左右。而多位受訪人士指出,如江蘇信託、重慶信託這類自營強大的公司每年分紅收入高,但多在年底集中體現,一季度往往是四個季度中營收最低的一個。

作為一家員工人數僅142位的信託公司,江蘇信託近年的業績表現已經足以引人關注。“投資板塊”是江蘇信託長期以來的強項,其參股包括江蘇銀行、民豐農商行丹陽保得村鎮銀行、利安人壽保險、海民農商行等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

應對“降槓桿、縮通道”大背景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江蘇信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5511.44億元,較2017年初增加834.23億元,增長17.84%。

進入2018年,整個信託行業都承受著“降槓桿、縮通道”的較大壓力。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開拓主動管理業務也並非易事。

根據江蘇信託此前的規劃,公司目前主動管理類的發展主要有3個方向:其一異地展業,在深圳、成都、北京、上海等地佈局,擴大業務規模;其二實行收入成本比的薪酬機制,激勵員工開展業務;其三引進人才、提升風險控制能力,深度拓展主動管理類業務。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