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一女幹部做假帳設高達200萬的「小金庫」,一張紙讓事件「無所遁形」

九江新聞網訊“我們上湖村是個貧困村,省裡和市裡給我們村撥了不少扶貧資金,但有些扶貧資金被村支書何清秀拿去在市裡買房買車了,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好幾千一套,你們管不管?”

2017年,瑞昌市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接到群眾對上湖村黨支部書記何清秀的舉報。瑞昌市紀委立即行動,成立調查組,對問題線索進行深挖。

“這個賬本有問題,封面看著很舊,但是裡面的紙張明顯沒有經常使用,很大可能是本假賬。”調查組同志以扶貧工作檢查名義調閱了上湖村財務資料後,向組長進行了彙報,“賬本里的內容清清楚楚挑不出毛病,但從頭到尾字跡深淺顏色幾乎一樣,應該是同一個人短時間內偽造出來的。”

果不其然。在對上湖村出納王某進行談話後,王某交代,何清秀曾指使他找來一本新本子,把封面做舊,製作了一本假賬。當進一步談到上湖村有哪些違紀問題時,王某支支吾吾一問三不知,表示自己不管具體事,支部書記怎麼要求就怎麼做賬。經過調查組再三做工作,王某提供了另一本賬本。

然而,翻閱這本賬本,幾乎跟之前的假賬一模一樣,到底藏著什麼貓膩呢?“這裡怎麼有一頁紙被撕掉了?”細心的調查人員發現,被撕掉紙張的下一頁,隱隱約約能看到“借出廖某5萬元”的印痕。“這裡應該是借出了5萬元,怎麼賬面還是平的?這本賬還是有問題!”

找到了突破口,調查組當即與何清秀進行了談話。知道不能矇混過關,何清秀無奈交代了5萬元錢的前因後果。2014年,何清秀私人向同學廖某借了5萬元,在廖某討要時,從村裡的“小金庫”拿出了5萬元還款,後來在主持上湖村養老院建設項目時,她又把這5萬元記成了養老院工程支出。至此,上湖村的“小金庫”問題露出了冰山一角。

隨著調查的深入,更多事實浮出水面。自從擔任上湖村黨支部書記後,何清秀為上湖村建設東奔西走,做出了一些成績,得到群眾認可和支持,也獲得上級表揚,一度被樹為典型。然而,讚譽面前,何清秀卻被衝昏了頭腦,私慾也開始膨脹。她荒謬地認為“項目資金是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應該留作己用”,為了規避集體資金使用流程和群眾的監督,違規設立“小金庫”。幾年下來,上湖村“小金庫”高達200多萬元,其中涉及扶貧資金就有80多萬元。

設立“小金庫”是手段,方便為己所用是目的。利用職務便利,何清秀通過以親屬名義騙取扶貧資金、私吞上級下撥項目資金、用“小金庫”資金向他人借款等方式,非法佔有、挪用集體資金歸個人使用或進行營利活動。就連本人買高檔服裝、餐費、汽車油費等個人消費,以及丈夫足浴按摩、兒子新購手機等家庭支出,她都“理所當然”地用公款買單,儼然把村委會當作自己的“後花園”,將扶貧款當成了“私房錢”。

在利慾薰心又心懷僥倖的何清秀看來,只要賬面做平、訂立攻守同盟,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為了掩蓋違紀事實,她召集上湖村村委會幹部共同偽造村級假賬,並偽造上湖村養老院收支流水賬目為“小金庫”打掩護,整個上湖村的真實財務情況只有她本人清楚。

2015年底,在市紀委因調查財政局原局長違紀問題查閱各鄉鎮財務賬目時,做賊心虛的何清秀認真翻看了一遍假賬,結果發現借廖某5萬元一事竟然一不留神記錄在了裡面,情急之下將該頁紙撕掉了,但她也發現了印在後頁的痕跡,於是乾脆指使王某重新做了第二套假賬,把原先假賬裡不合規的內容重新梳理了一遍,並將封面做舊。沒想到,弄巧成拙反露馬腳,機關算盡仍然逃不過調查組的“火眼金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