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點認爲我們已經是世界老大,這是非常危險的思潮

有觀點認為我們已經是世界老大,這是非常危險的思潮

關於中國對外開放,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講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話,對我們具有十分重要指導意義。習主席講到: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過去4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首先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所作出的重要戰略選擇,同時也是通過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習主席的講話,對這二者的關係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論斷。下面,我想談談我個人對這一問題的幾點理解和認識。

1、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過去40年來看,中國在開放方面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且對於促進改革和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對外開放和適應錯綜複雜外部環境變化,特別是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相比實際上存在一定差距;

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不充分、不平衡的實際,也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

例如,當前我國服務業開放不足,是導致金融、物流、教育、醫療、文化等現代服務領域缺乏創新和競爭能力,難以充分滿足老百姓上學、就醫、出行、文化消費不斷增長的需要等諸多問題的原因之一。按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的2016年外資限制性指數。我國在調查覆蓋的62個國家中,綜合限制性指數值排名很靠前,比OECD國家平均水平高得多,服務業限制性指數差距更大。另外,汽車及其部分日用消費品關稅過高,也是造成國內外存在價差,消費者大量海外購買的重要影響因素。正是由於這些問的存在,習近平主席宣佈了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把大幅度放寬金融等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主動降低商品進口關稅等內容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目前,中國正在加快落實這些舉措,今後開放領域的廣度和深度還會進一步拓展。

所以在討論中國發展問題時,我們一方面要看到成就,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對現實情況、尤其是存在的問題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存在一種聲音:

似乎認為中國已經在經濟實力上遠超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這種觀點認為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一,所以可以做世界老大應該做的事情。

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視角來看,這是缺乏對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客觀認識的一種錯誤思想,也應該說是非常危險的思潮。

我們應該看到過去40年,中國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6年經濟總量佔到了全球的14.8%,比1991年的1.7%整整提升了13.1個百分點,這是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現,但是就綜合實力而言我們和發達國家還是存在著一定差距的,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距。2017年我國人均GDP是8600多美元,僅僅是全球的第71位,我們要知道美國的人均GDP是56000多美元,全球平均的人均GDP水平是10700多美元,所以在目前的階段我們連全球的平均水平還沒有達到。

雖然指標不足以完全說明我們的實力,但是一定客觀上反映出我們存在的差距。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對外開放的問題同樣如此,我們還是存在著差距。所以這也正是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為什麼把開放作為主旨演講的一個重要主題,其中的許多內容都和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有關。習主席審時度勢,正是在對中國所處開放發展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差距做出綜合研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

所以中國要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高質量的發展,對外開放是我們自身的需要,絕不是因為特朗普有這樣的訴求,西方有這樣的要求。

2、不斷擴大的開放將為全球化注入持久動力

全球經濟形勢現在日趨複雜,我們一方面看到了全球化取得許多重大進展,但是更讓人擔憂的是,當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特朗普朝著挑起全球貿易戰越走越近。

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已經啟動,中國也面臨大約500多億美元輸美商品輪續杯沒放加徵關稅的嚴峻形勢,這一規模甚至存在進一步翻兩番的可能性。為防止這種變本加厲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動持續擴大,我們對此必須作出反制措施。不管我們主觀願望如何,事實上貿易戰已經開始了。這將為全球化走向和全球經濟回升蒙上陰影,帶來巨大的挑戰和衝擊。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用實際行動來推動全球化,這是中國作為全球化的一個受益者和參與者,和其他國家一樣必須做的一件事情。

首先就要從自身的擴大開放開始。在過去很長時期內,美國實際上始終是一個堅持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應該說它的開放也為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創造了重要的機遇,當然美國也從中獲得了巨大收益,同樣是全球化的一個重大受益者。這一點毋容置疑。

而恰恰由於美國現在的政策轉向,使得逆全球化進一步加劇。這對於中國來說將面對的是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中國還處於一個重要的的戰略機遇期,自身的發展還需要一個長期、穩定、良好的外部環境,過去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發展環境離不開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中國擴大開放、就是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注入持久動力。

通過一個簡單的測算,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在開放上的嚴重倒退對全球化和全球經濟產生的危害、目前全球美國以外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金額,佔美國以外國家出口貿易總額15.2%左右的份額。如果美國由於貿易保護主義,導致這些國家出口下降10%,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些國家的出口貿易收縮1.5%,這會使得美國以外所有國家GDP增長平均下降0.37個百分點。但10%的比例很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而且通過產業分工鏈條的傳導,乘數效應和疊加影響可能會擴大3到4倍,這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和不開放的政策對全球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長期持續對經濟全球化的危害會更大。

3、更加開放的政策有利於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作基礎

實現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離不開建立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的國際合作關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數一數二的貿易投資大國,中國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將為世界各國通過擴大對華貿易投資合作、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創造更多機遇。這是中國主動承擔新興大國責任的重要體現。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6年GDP統計,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的14.8%;而從中國對全球增長的貢獻率來看,2016年達到35% ,即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量來自中印的貢獻。由此可見,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對於穩定全球經濟形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一個國家自身的經濟增長並不必然會產生或增加正面外溢效應、並不一定必然會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產生直接推動作用。只有在堅持開放政策的條件下,才有可能通過進口擴大、跨境投資獲益機會增加等途徑,將自身經濟發展效應傳導到其他國家,增加夥伴國的經濟和就業增長的機會。

做一個簡單的測算,根據WTO統計2016年數據計算,中國進口占中國以外全球出口的10.2%,如果由於市場開放程度提升導致進口增長10%,將會為其他國家帶來總額大約1392億美元的出口增長,相當於這些國家國內生產增長率平均提升0.21個百分點;加上通過產業分工鍊形成的疊加和乘數效應,這一結果還可能擴大3—4倍。另外,按照中國2016年對外投資金額換算,中國對外投資每增加10%,會為其他國家帶來170億美元左右的新增直接投資。這些還僅僅是更加開放政策外溢效應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中國的進口和對外投資還有可能實現更大幅度的增長。

上述測算說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外溢效應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國家開放政策的走向。大國經濟由於開放政策不同產生的外部效應差異尤其顯著。因此,中國更加開放的政策必然會為其他國家帶來更多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的機會,其他國家可從擴大出口和投資增長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有觀點認為我們已經是世界老大,這是非常危險的思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