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樂|自由的代價——螞蟻先生新專輯《這個世界很民謠》隨記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赏乐|自由的代价——蚂蚁先生新专辑《这个世界很民谣》随记

跟螞蟻算不上特別熟悉的朋友,然而有民謠這樣的共同追求,我們之間,總算能維持一種默契的兄弟情緣。他的新專輯《這個世界很民謠》發佈已經有了三個多月,而在三月初,我自己也在臺下,全場聆聽了螞蟻在歐拉的新專輯南京站演出。這兩天,恰值春暖花開,有空的時候,總在一遍一遍地聽這張專輯,越聽越能從中找尋到某種久違的感動,於是跟螞蟻自告奮勇,為這張專輯寫下一點文字。

或許在進入體制內之前,我有過多年的媒體人經歷,才使得我在這些年的工作生活裡,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成為上述文字中那樣的人。儘管如此,隨著生活日漸安逸和年歲漸長,我真的還具有感知其他人群生活的能力嗎?在螞蟻這張專輯裡,聽到的那些生活細節,明確地告訴我:初心還在。

赏乐|自由的代价——蚂蚁先生新专辑《这个世界很民谣》随记

而在這張專輯的《浪莎》這首歌裡,螞蟻用他的身體力行,解答了我和很多聽者的疑惑。走進按摩店的螞蟻,要找尋的,或許並不只是肉體的歡愉,而更重要的,是孤獨感的緩解。正基於如此,他才能對按摩小姐,產生那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進而心生呵護。這樣的內心狀態,跟白居易的“江州司馬青衫溼”和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如出一轍。

從南師大數學系畢業這麼多年,螞蟻一直獻身於音樂,以民謠賣唱為生,坐過酒吧,擺過地攤,曾經遭受過風吹雨打,忍受過城管的惡語和追逐。有過這種生活體驗的人,在熱愛自由的同時,也會對人性與愛,有著更加深刻的洞察。記得我當年訪談著名獨立紀錄片——遊民三部曲的導演徐童時,曾經問過他為什麼會一直堅持拍攝遊民的生活,導演的回答直接了當:因為我自己就是遊民的一分子。同樣的話也可以用在螞蟻身上,他能夠寫出被網易雲的網友戲稱為最經典的關於小姐的歌的原因,就在於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跟小姐是一樣的人。

赏乐|自由的代价——蚂蚁先生新专辑《这个世界很民谣》随记

既然選擇了音樂,選擇了自由,就只能忍受居無定所,忍受漂泊,甚至還包括孤獨。在專輯主打曲《三畝水田》裡,他動情地為愛人描繪田園生活的簡單與詩意,然而這樣的生活卻如同夢幻泡影,在穩定工作和所謂門當戶對的社會價值導向面前,被擊得粉碎。面對離去的愛人,螞蟻多少感到無奈,卻並不傷感。而最重要的,是他仍然會沿著這條路,繼續前行。

記得多年前有一次跟螞蟻相約一起吃火鍋,等我們到了飯店之後很久,他才姍姍來遲。原來當時的他,正在熱戀之中,情投意合的兩人前一天晚上巫山雲雨,只恨時短,於是螞蟻當天就睡過了頭。講述完這一切之後,螞蟻略顯尷尬地對我們吐了個舌頭,說:“沒辦法,餓得太久了。”這句“餓得太久了”,從此也就成為我每次想起螞蟻時,自然而然想起的話。這樣的話,對於身在體制內多年,受到各種規則和條條框框約束的我來說,似乎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說出口過。由此,我羨慕螞蟻,甚至對他的這種生活狀態,有著一種無法言說的嫉妒。

螞蟻或許就是這樣一位充滿飢餓感的人,對生活飢餓,對情感飢餓,當然,對慾望,也是同樣飢餓。比如那首動感十足的《148毫米的抒情短詩》,或許就把螞蟻“餓得太久了”背後的意義指向,描繪得淋漓盡致。這首歌對於性愛的浪漫化書寫,總會讓我想拿來跟許巍的《在別處》相提並論。“我用盡力氣,怎樣都到不了你最深處”,跟《在別處》裡的“就在我進入的瞬間,我多想就死在你懷裡”,有著不謀而合的詩意共鳴。

當然,這張專輯裡的大多數歌曲,都是描繪那些曾經美好,而又不得不黯然收場的愛情。透過不斷變幻的地點和陰情難測的天氣,螞蟻對於這些過往情感的眷戀與無奈,盡在歌聲裡一一顯現。

赏乐|自由的代价——蚂蚁先生新专辑《这个世界很民谣》随记

在這樣不斷變化的生活之中,人難免會產生某些虛無感,正如那首《蒙著灰的天空》,是寫惡劣的環境,也是寫貪婪的人心,同樣是寫自己對於未來的惶恐與不確定。然而無論前方在哪裡,螞蟻的歌聲仍然明亮,仍然堅定,我們也衷心祝願,他的音樂之路能夠越走越寬,也祝願他的感情與生活,能有好的歸宿。

從三月初南京站那場演出多達三百多人的觀眾數量,或許我們就可以對螞蟻的未來抱有足夠的信心,相信這些源自真實生活的真誠歌謠,能夠打動更多的人。

就此擱筆。

2018.3.28晚作於竹林齋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