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賺了100億!占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在快消品界裡提到,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銀鷺!沒錯,這個品牌號稱“中國粥王”,因為它僅靠一碗粥佔據了全國市場的60%,從1985年到現在已經有33個念頭了,依然是中國罐頭和飲料行業龍頭企業,位居全國農業產業化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年產值達600萬噸!而33年的堅持離不開他的付出,銀鷺的創始人——陳清淵!

一碗粥賺了100億!佔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高中畢業,6個人集資1.8萬辦廠

1958年,陳清淵出生在廈門馬塘村也叫為“瘦馬塘”,雖然三面環山,但是卻藏不住水,一到旱季,水井基本上都是見底。要是趕上年景不好,顆粒無收也是經常發生的事。久而久之,當地形成一句順口溜“有錢不借馬塘人,有女不嫁馬塘郎。”

人窮志就短,所以在馬塘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孩子唸完小學就回家務農。”為啥?一是家裡孩子多沒錢交學費,二是山裡的孩子淘氣,坐不住板凳,一翻書就頭疼。

大哥早早就不上學了,種地、放牛、餵豬,直到30還找不到媳婦,不出意外,陳清淵也將不起後塵。8歲那年,村裡來了個老道,非要拽住陳清淵給算一卦。沒有想到這小子上來就抽了個上上籤,卦曰“靠山吃山,必成人龍”。父親很高興,決定把孩子好好培養,“只要你想讀書,砸鍋賣鐵也要送。”陳清淵也爭氣,愣是衝破魔咒,在村裡一口氣唸完初中,並於1973年秋天順利考入縣一中。清淵是馬塘村歷史上第一個高中畢業生。他高中畢業後返鄉任生產隊會計,算是馬塘村的高級知識分子了。

一碗粥賺了100億!佔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1985年村民小組長改選時,這位全村最高學歷的年輕人被推上了村民小組長的位置。為了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經常在外跑運輸的陳清淵及其兄長陳清水,瞭解到以水果為原料的罐頭加工業的產銷行情看好,而本村恰好有豐富的果蔬資源可供利用,於是便萌發了回村辦罐頭廠的念頭。1985年6月,在村裡的支持下,以陳清淵為主的六位青年農民以股份集資的方式,興辦了同安縣第一個村辦企業——興華罐頭廠。

一碗粥賺了100億!佔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恩人相會,銀鷺誕生

四年後,罐頭廠迎來一個重大機遇。1989年,一位名叫黃福華的新加坡華人回到家鄉同安,在考察了同茂罐頭廠後,他決定投資10萬美元,因為他看好罐頭廠的前景,同時亦被陳清淵的勤奮和闖勁深深打動。甚至在合約還沒有完全談妥的情況下,黃福華就果斷地將10萬美元全數打入罐頭廠的賬戶,不久他又再投入10萬美元。

一碗粥賺了100億!佔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如果沒有當年黃老先生的20萬美元,就沒有銀鷺的今天。當年那20萬美元,比今天的1000萬元還要重要。”陳清淵說。資金引進後,同茂罐頭廠拿到了中外合資企業的正式批文,同年,同茂食品罐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為僑資企業,公司享受到了“三免四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

整合後的同茂以翻番的速度發展起來,這一時期,最成功的產品就是銀鷺八寶粥。在此基礎上,陳清淵逐步吸引外資,並創辦了中外合資廈門同茂食品罐頭有限公司、廈門興茂礦泉水飲料有限公司、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業。2000年,陳清淵組建了廈門銀鷺集團。

一碗粥賺了100億!佔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一碗粥粥賣到全國1000多個城市,從1.8萬元變為了百億元!

從當年的1.8萬元已經變成了100億,從6個人的創業者變成了如今,在全國擁有5個投資超過10億的大型生產基地。在每條生產線上,每分鐘就有1000罐成品下線,擁有員工15000人的大型集團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陳清淵的八寶粥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全球。

一碗粥賺了100億!佔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現在不止銀鷺八寶粥這款產品,已經擴展到了果汁飲料、碳酸飲料、蛋白質飲料、利樂包飲料、茶飲料、飲用水等食品。同時也更加多元化發展,除了食品行業,還擴展到了裝備製造、園區開發、工程建設、酒店服務、進出口貿易等行業。

納食認為,陳清淵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家鄉人對他的幫助,因此,他也不忘回報於家鄉人,為馬塘村做了十件實事:

一、興建水庫一座、水壩、電灌站各兩座,治理溪流120米,實現農業旱澇保收,全村糧食產量比改革開放前增長1倍多;

二、修建直通山坡的機耕路3條,組織村民開山種果,開發果園120畝,新種龍阿艮1500株,改造老龍眼樹1600株。僅龍眼一項戶均年收人就達1萬多元;

三、對全村的山、田、水、路、電進行綜合規劃,繪製藍圖。集體統一平整山地12畝,作為村民建房用地;

四、實施高標準、高起點的新村建設,拆除舊民房28座、新建別墅樓44座、修建村間道路8條,拓寬入村公路1條,並全部鋪上水泥路面;

五、全村重新按規範整修電路,安裝路燈108盞,鋪設電力、通訊地下電纜,安裝程控電話70部;

六、建蓄水塔兩座,水廠一座,打深水井3口,引出經省級鑑定、國家審批的天然優質礦泉水,讓村民用上清潔衛生的啟來水;

七、填掉舊茅坑,新建無害化公廁1座,集體補助每戶500元,讓村民自建家庭衛生間170間;

八、填平大山溝2條,石砌排水溝3條,把山上直瀉而下的雨水及村閣的生活廢水收集流人水庫,再排入農田灌溉,既防止水土流失,又改善村間衛生環境,促進農業生產;

九、新建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0平方米的兩層幼兒園樓,讓全村學前兒童就近入學;

十、安裝衛星接收裝置,率先在全縣普及村級有線電視,全村實現“七化”:民房別墅化、道路水泥化、通訊程控化、用水自來化、照明電氣化、村莊園林化、廁所衛生化。

一碗粥賺了100億!佔據全國60%市場,33年都沒人能打垮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