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陳官短穗花鼓是山東省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2006,陳官短穗花鼓入選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陳官短穗花鼓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漫話”陳官短穗花鼓

陳官短穗花鼓又名“打花鼓”、“打鼓舞”、“秧歌舞”等,起源於明清時期,清朝道光年間廣為流傳。短穗花鼓原是舊社會流浪藝人藉以乞討謀生的手段,每逢青黃不接之時或災年,藝人們師徒、兄弟或父子組成一班,上益都,下濰縣,跑田頭,走村巷,設地攤演出,藉以養家餬口。“花鼓長,花鼓圓,揹著花鼓離家園,家中要有二畝地,誰願逃荒下濰縣”等花鼓唱詞,就是他們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長年的流浪生活,使藝人們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絕技,形成這種技藝獨特的傳統民間舞蹈。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短穗花鼓藝人全家福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短穗花鼓演出

“打場腳微顛、八字腿弓箭、擊打頭略晃、跑鼓輕如仙”。短穗花鼓的動作奔放、舒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兩根三寸長的短杆,各系六十公分長的短鞭,短鞭中間部位兩個貓耳朵,貓耳朵上系兩個燈籠穗,表演時迎風飛舞,鞭頭手工加工成疙瘩穗,穗頭十二公分,用於擊鼓。花鼓在腰間是活動的,並不固定,在跳動中用鼓穗打鼓沒有高超熟練的技能是辦不到的。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短穗花鼓原形是一人打鼓,一人伴唱,伴唱者手擊小鑔,伴唱一些傳統段子,唱腔都是鄉味十足的傳統民間小調。如“串九州”、“枕頭記”、“十二月”等,唱久了藝人們也能即興表演,隨口就來。短穗花鼓的擊鼓套路有三四十種,像張飛騙馬、蘇秦背劍、喜鵲登枝、神仙盤蹲、就地十八滾、老虎大撅尾、鯉魚倒捲簾、菊花蓋頂、二龍吐須等。

陳官短穗花鼓的傳承譜系清晰:第一代短穗花鼓藝人是創始人張延水,第二代傳承人是張延水的兩個兒子張洪祥、張洪果和張延水的嫡傳弟子李宏元,第三代傳承人則是在學習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演員。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這一民間舞蹈非常重視,把它加工提煉,搬上了舞臺。1956年,李宏元參加山東省首屆民間藝術匯演,以嫻熟的打鼓技巧,榮獲一等獎。1958年李宏元又榮獲華東地區文藝會演一等獎。我國著名舞蹈家張毅曾不遠千里來到陳官鄉學習短穗花鼓,,參加了1957年在前蘇聯舉行的世界第六屆青年聯歡節,表演的長穗《花鼓舞》榮獲金獎。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花鼓新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官短穗花鼓”

第三代傳承人是在學習短穗花鼓過程中,逐漸成為主演與教練,他們在搶救、挖掘、整理和推廣短穗花鼓技藝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近年來他們又多次招聘、吸納了眾多青年演員,在吸收戲曲表演程式、創作新的唱詞曲調、改善服裝道具等方面都做了大膽革新,從而把短穗花鼓這門產生於民間沃土的藝術瑰寶推到一個新的更高的藝術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