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過兩次央視春晚,卻還被觀衆批爲「台上撒狗血的相聲」!

他上過兩次央視春晚,卻還被觀眾批為“臺上撒狗血的相聲”!

  “撒狗血”是相聲門一句行話,多指相聲演員在臺上用過於誇張的形體和表情來製造包袱笑料,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捧哏演員刻意搶包袱,喧賓奪主。總而言之,“撒狗血”是相聲演員的大忌,或許能在一部分觀眾面前買下好人緣,卻不能得到同行的認可。可能老觀眾們最熟知的“撒狗血”代表就是年輕時的楊少華。

他上過兩次央視春晚,卻還被觀眾批為“臺上撒狗血的相聲”!

  而在青年相聲演員中有一位佼佼者,他標誌性的大牙讓觀眾過目不忘,他與搭檔董建春於2016年、2018年兩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可謂一夜成名,他就是北京大逗相聲社的李丁。看過董建春、李丁現場演出的觀眾應該都對李丁“搶鏡”的表現記憶深刻。雖然上過春晚,但也遭來諸多批評的聲音。很多受傳統相聲影響的觀眾看不慣捧哏演員撒狗血式的表演。究竟李丁的相聲風格算不算撒狗血呢?

他上過兩次央視春晚,卻還被觀眾批為“臺上撒狗血的相聲”!

  撒狗血與包袱在捧哏一頭是有區別的,當年兩對子母哏的火檔牛群、馮鞏和奇志、大兵的作品大多是子母哏形式,而且不少包袱都留給捧哏演員抖,這是作品的需要,不能稱之為撒狗血。再舉個例,楊少華晚年時與趙偉洲搭檔的《危言聳聽》、《枯木逢春》都是為趙偉洲為他量身定製的包袱,反而作為逗哏的趙偉洲在作品中擔當起穿針引線,舉火點鞭的作用,在這些作品裡作為捧哏的楊少華也不能算撒狗血。

他上過兩次央視春晚,卻還被觀眾批為“臺上撒狗血的相聲”!

  反觀李丁在給董建春捧哏時,話多、搶話、搶包袱的情況屢見不鮮。借用搭檔董建春的評價就是:李丁是個在相聲表演中很強勢的人,一般人摟不住他!李丁師承北京捧哏名家李增瑞先生,但從捧哏風格上看,卻與師父大相徑庭。李增瑞先生量活不急不躁,張弛有度的特點在李丁的表演中很難尋覓到。

他上過兩次央視春晚,卻還被觀眾批為“臺上撒狗血的相聲”!

  反而,讓觀眾對他們的產生了“漫才式相聲”的印象。臺上撒瘋、賣萌、起飛般的鬧騰與身上穿的大褂顯得格格不入,種種標籤也反映出“撒狗血”並非是莫須有的詆譭。

他上過兩次央視春晚,卻還被觀眾批為“臺上撒狗血的相聲”!

  至於李丁會不會有所收斂,一本正經的捧哏呢?當然會!在一些演出李丁是可以用正常狀態捧哏的。以往在《男朋友女朋友》、《量廣相》等作品中表現出的癲狂式捧哏或許真的是他們追求的個人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