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孝昌這個貧困戶靠養雞脫貧,年收入達10萬元!

走進小河鎮夏廟村,熱辣的太陽曬得人都睜不開眼,50歲的楊合玲正在雞場裡忙活著。一頭精幹的短髮,穿著一雙雨靴,眉眼間很精緻的一位女子,很難猜出她就是這個養雞場的貼身管家。“咯咯咯,咯咯咯”伴隨著聲聲吆喝,成群結對的土雞,從灌木叢中冒了出來,將她團團圍住,爭先恐後吃著楊合玲灑下的玉米粒兒。

勵志!孝昌這個貧困戶靠養雞脫貧,年收入達10萬元!

楊合玲告訴我們,原本她的家庭很幸福,一兒一女,她和老公在外打工補貼家用。好景不長,老公糖尿病加重,引發急性腎衰竭,每年的醫藥費及日常生活開支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些年,為了給老公治病,楊合玲家裡負債累累。

“散養土雞走俏,城裡人都愛買。”家門口有好山好水好生態,楊合玲覺得山林養雞是條“好路子”,但沒有錢買雞苗楊合玲也是乾著急。懷揣著僅有600元,楊合玲四處借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雞場迎回了第一批雞寶寶。購買雞苗,搭建雞棚,楊合玲夫婦甩開膀子幹起來。

在山林裡養殖,土雞可以覓食林間青草、蟲子和飛蛾等,每天還要吃兩餐主食,以苞穀米、麩皮為主,輔之以青草料。楊合玲介紹,為了保證土雞的活動空間和質量,每畝林地最多投放100只雞,飼養必須超過180天,養雞場內建設了幾個雞棚,進行分批飼養。到了夏天以後,他們養殖的土雞開始產蛋,散養的的土雞蛋1元1個,在小河、小悟和孝昌縣城十分暢銷。

勵志!孝昌這個貧困戶靠養雞脫貧,年收入達10萬元!

“2016年,遇到禽流感,好在前期經營比較好,剛好保本。”楊合玲說起那次禽流感事件,至今還心有餘悸。為了全心照顧這些雞寶寶,楊合玲和老公決定把家搬到雞舍,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更方便伺候好雞寶寶。除了睡覺,楊合玲其他的時間不是在雞場幹活就是到處請教養雞“秘訣”,村裡人給楊合玲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雞管家”。

勵志!孝昌這個貧困戶靠養雞脫貧,年收入達10萬元!

勵志!孝昌這個貧困戶靠養雞脫貧,年收入達10萬元!

如今,楊合玲的養殖場銷售蒸蒸日上,養殖場裡不僅有雞,還養了鵝、豚。高峰時期,土雞平均每天可以產2000個蛋,土雞蛋供不應求。到了冬季,土雞、豚一批批出欄,銷售十分火爆。“20多一斤,一隻雞六七斤重,能賣100多元。”楊合玲說,掌握了養雞技術,現在年收入在10萬以上。

談起未來的發展,楊合玲夫婦充滿了信心,下一步她將擴大養殖規模,讓更多的人吃上綠色、無公害的土特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