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經濟奇點」即將來臨?|AI&Society 第七期回顧

2018年6月3日,集智俱樂部與騰訊俱樂部合作的 AI&Society 系列活動第七期在北京舉辦。主講人陳永偉是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法律經濟學,現為《比較》研究部主管,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和主任助理。今天,他主講的是人工智能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開篇:

AI帶來的是新時代還是大蕭條?

陳永偉給自己的演講起名為“天堂的方向”,出自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我們面前應有盡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正在邁向天堂,或是走向另一個方向?”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這句話形容現在 AI 對社會的影響再恰當不過——AI 可能會把人類帶進生產力飛躍的新時代,也可能讓我們走進失業、蕭條的黑暗。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就曾提出暢想:如果梭子會自動工作,樂器會自己演奏,奴隸主將不需要奴隸。面世200週年的小說《弗蘭肯斯坦》則描述了人們對人工製造出的生命體的恐懼。這些想象,在今天已經成為我們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首先,需要給人工智能下一個定義。其實AI的定義有很多版本,甚至一些人工智能專家都無法準確地定義 AI。陳永偉基於 Russell & Norvig 2013年的論文,給出一種理解:人工智能分為3個等級——弱人工智能(ANI),專注完成某個特定任務,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強人工智能(AGI),與人類能力比肩;超人工智能(ASI),在所有領域都比人腦聰明很多。例如電影《機械姬》展現的是強人工智能,《復仇者聯盟》裡的幻視、奧創,就是超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發展的不同階段,我們面臨的社會問題是不一樣的。在弱人工智能階段,由於它可以替代人的一部分智能,所以會引發一部分人失業,進而引發收入不平等問題。當強人工智能階段到來,AI 能夠自己做決策,這時我們面對的社會問題是,人類如何認識 AI 的主體性,例如如果 AI 傷人,是誰的責任?超人工智能階段的問題則是,人工智能將會毀滅人類還是造福人類。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主講人:陳永偉

我們面臨的近憂,仍是弱人工智能的問題。對於研究發展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的陳永偉來說,這也是他在研究的幾個問題:

問題1:

人工智能會不會搶走人的飯碗?

凱恩斯就提出“由於技術進步而產生的失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列昂惕夫也曾表達相似的憂慮。“技術性失業”,是一個在經濟學中長存的概念。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人工智能革命相比傳統的技術革命,對就業的衝擊有獨特性。它的範圍更廣,不是從一個產業影響到另一個產業,而是滲透到各行各業(Ford,2015;卡普蘭, 2016)。它的力度更大,例如在美國,49%的崗位都可能受到衝擊(Frey,2013)。它的持久性更長,原本在一個行業中被取代的人可以學習新的技能尋找新的機會,但如今,人工智能降低了整體人力成本,失業者在換行業後很可能很快又被替代(卡普蘭,2016)。它帶來的極化效應更為顯著,

在弱人工智能時代尤為如此,從事重複性勞動的人會受到強烈打擊,創造性活動、AI 技術創造者和使用者則會受益,這樣就會加劇兩極分化(Sachsand Kotilikoff, 2015)。

Frey、Osborne兩位學者發表了統計學模型,從三個維度(社交智慧、創造力、感知和操作)和九個屬性,給出分數,預測一個職業是否容易被 AI 取代。在騰訊研究院的幫助下,陳永偉用這個模型預測出了中國的場景中400多種職業的被取代概率。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結果顯示,最難以替代的職業有宗教領袖、文藝創作者等。最容易被替代的是農、林、漁從業者、建材工人等。還推測出了受影響的地域範圍等數值。

陳永偉開玩笑說:“我推薦你們去學按摩,也推薦經濟學家這個職位——每次經濟蕭條,經濟學研究的需求就特別的高”。

那麼如何認識人工智能技術革命衝擊?技術革命並不必然導致技術型失業,當補償性措施發揮良好時,可以緩解衝擊。長遠來看,人工智能也會創造新的崗位,因此,社會就業崗位並不是被消滅的過程,而是重構的過程,需要社會公共政策助力重構。

對公共政策的建議如下:

  1. 鼓勵服務業發展;

  2. 鼓勵新的就業形式,包括分享經濟、零工經濟;

  3. 做好持續教育培訓;

  4. 應用新金融工具,考慮“工作抵押貸款”;

  5. 加強社保。

在面臨老齡化問題的社會,不可勞動的人與可勞動人的比例在不斷增長,將來我們嚴重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可能會由人工智能緩解。

問題2:

“經濟奇點”會不會到來?

“奇點”(singularity)從數學中被引申到人工智能領域,是透過庫茲韋爾的著作《奇點臨近》。它指的是人工智能超越人類,從而引發人類社會劇變的關鍵時刻。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經濟奇點,根據學者 Norhaus 的定義,是指一個關鍵的時間點,越過這個時間點後經濟會持續增長,且增長速度會加快。

學過經濟學理論會知道,經濟高速增長是非常困難的,經歷了快速增長的經濟會逐漸放慢發展速度,然後穩定在一個水平。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多因素生產率的增長

Aghion et al(2018)論文提出,經濟奇點能否到來,主要看知識增長的瓶頸能否打破。

也就是說,除非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從事創意工作、進行知識生產,這一瓶頸就很難突破。Upchurch& Moore (2018)論文的觀點則是,經濟奇點的到來面臨三個約束:技術約束、政策約束、資源約束。

人們很容易把經濟奇點和技術奇點搞混,認為技術突破就會帶來經濟奇點,其實二者的關係更加複雜。經濟首先要有供給,同時要有需求。電力帶來的技術革命,雖然帶來了經濟發展,後因產能過剩、需求不足,也產生了經濟蕭條。綜合來看,經濟奇點到來在近期是不太可能的。

展望:

下一階段的社會問題

陳永偉接著談到了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的相關問題。

幾個月前,無人駕駛車輛導致死亡事故發生,在追責時歸結為“產品責任”,類似於因為產品質量引發的事故。接下來,我們會遇到更多人工智能相關的主體責任認定問題。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美國亞歷桑納州坦貝市發生一輛 Uber 無人車撞死一名女子的車禍。這是全球首宗無人車撞死人的交通事故。

陳永偉認為,這種和主體類問題,是“算法合謀”,也是經濟學上“卡特爾”的概念(指多個企業聯合在一起,控制其產量並抬高其價格)。在反壟斷法中,卡特爾是非法的,競爭法中合謀也是非法的。人的合謀會受到處罰,然而如果合謀是一個算法、並非人類合謀而是機器合謀呢?

現在,人工智能不僅僅是被動進入一個案件,作為主體或課客體,它正在成為裁判者。例如人工智能輔助辦案,可以根據大數據給出判刑的參考。其中會不會造成歧視?再進一步,將來是否可以提前處置可能犯罪的人?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少數派報告》

陳永偉暢繼續想了一下超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超人工智能可能會帶領人類實現數字烏托邦,可能超出人類的控制範圍,可能淪為獨裁者的工具,可能成為仁慈的獨裁者,也可能滅絕人類……現在人類有這種自負,即使AI再聰明,可以通過斷電、斷網等方式控制AI。但我們要意識到,在超人工智能面前,人類不過都是5歲小孩。

因此,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要為 AI 設定與人類一致的目標。但這一點實現起來很難。人工智能水平較低時,它會難以理解人類的目標。當其水平很高時,會對目標有自己的評判。另外,人和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不同,人工智能可能會誤解目標。比如看到消防員衝進火場,人能理解他的目的是滅火救人,但人工智能可能會理解為他想取暖。

最後,陳永偉用豐子愷的話總結了他對人工智能的看法: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隨後,活動在集智俱樂部粉絲與主講人的問答互動中結束。作為經濟學家,陳永偉推薦了羅伯特·戈登的《經濟增長的起落》,以及自己近期的文章——《人工智能與經濟學:關於近期文獻的一個綜述》。

現場照片集錦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AI&Scociety學術沙龍簡介

人類已經全面進入了智能社會,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必將逐步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徹底改變我們的社會形態。那麼,新一代的人機共生社會需要怎樣的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又如何促進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工智能會怎樣影響人類社會?社會科學研究又如何借鑑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

計算社會科學(Computational Social Sicence)

社會計算(Social Computing)

多主體系統(Multi agent systems)

算法經濟學(Algorithm Economy)

人工智能社會學(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ciology)

群體智慧(Swarm Intelligence)

人類計算(Human Computation)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技術與人類社會(Technology and Human Society)

人工智能與城市科學(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Urban Science)

AI&Society 往期回顧

全息計算打造“公司大腦”;簡單規則驅動複雜系統 | AI&Society 第六期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侯世達:機器可以翻譯但不能真正“理解” | AI&Society 第五期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大鏈接與大數據 AI&Society第二期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審校:劉培源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奇点”即将来临?|AI&Society 第七期回顾

集智QQ群|292641157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 ◆ ◆

加入“沒有圍牆的研究所”

讓蘋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