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網際網路」將統治一切

“AI互聯網”將統治一切

科技進步正在重新定義進步與落後,這次被“屠殺”的很有可能是傳統的“互聯網”。

從1995年左右互聯網萌芽開始影響中國,應該說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說長確實很長,幾乎兩三代人伴隨著互聯網成長,我們這些80後在這輪科技浪潮前應該說還是很前沿的,很多科技大佬接了70後的第二棒。如果說短呢,確實還沒有太多歷史的沉澱,從周掌櫃個人來看,現在的很多大佬在2000年左右剛剛起步,躊躇滿志的樣子還歷歷在目。但今天他們已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業帝國。這20多年,我個人其實一直關注和參與者互聯網,包括2次互聯網方向的創業。本文也是結合個人的看法和團隊最近對互聯網行業的調研研究,做一些簡單的梳理。

從企業家的角度看:在互聯網行業,其實大部分人一直處於兩種情緒之中,一種是亢奮,似乎每天都在顛覆甚至血洗著傳統行業,這種亢奮多少有一點道義上的制高點,或許大部分互聯網人一直認為自己做的是真正的高科技;兩外一種是焦慮,這種焦慮在互聯網公司高層身上感受的會更加清晰。目前BAT的三位創始人,似乎各自代表了一種情緒的極致,仔細揣摩起來很有意思:馬化騰是典型的工程師加潮汕商人氣質,一方面非常的親和低調,另一方面極其重視產品本身,具備工程師的細緻;馬雲屬於豪放和有想象力的,一個是和性格相關,另外和電商行業殘酷的生存環境有關,或許缺少一點革命浪漫主義精神的公司最後都死掉了,最早一波幾乎就活下來這麼一家大平臺;李彥宏一直從事技術研究,和馬化騰還有點區別,多少帶有一點技術原教旨主義的感覺,這也讓他在很多時候顯得不太容易被公眾理解,而且很倔強。他們三個人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危機感都極強!非常害怕被創新邊緣化!——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家和傳統企業家最大的氣質差別。

從企業的角度看:雖然看起來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創新是由於無數個小概率的創新組成的,甚至這種創新好像也不是線性進化,有很多偶然性。但真正從歷史的角度去梳理,我們還是發現了很多持續的規律。大體三點:其一,整個互聯網行業發展和其他行業最大的不同就是企業家要素、資本要素(風險投資)和全球化要素的共振,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行業先天具有全球化的優勢,一直在對標美國擁有清晰的戰略方向和主張,和很多行業糾結於方向情況完全不同,中國互聯網最清晰的方向就是學習美國;其二,在2010年之後,很明顯的看到中國本土互聯網創新的崛起,這似乎也和當時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有關係,充分吸收了國外經驗之後,本土十多億用戶的需求成為了新的驅動力。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誰下沉,誰本土化誰成功,最典型的就是好123和58同城、趕集網這樣的導航網站;其三,從移動互聯網後期,特別是2014年左右,中國互聯網明顯開始了本土化的前沿創新,這個時候一個重要的事件是智能手機的崛起,而且恰巧無論是終端的手機設備還是通訊設備的產業鏈都在中國。互聯網開始和硬件的移動終端發生共振,這也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創新“AI互聯網”的智能化創新鋪平了道路。

以上的三個特徵,也是中國互聯網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快速學習,本地化應用和趨勢性創新。周掌櫃諮詢團隊也將上面大的趨勢概括為《五段論:中國互聯網平行進化階梯》,如下表:

“AI互聯網”將統治一切

第一個階段是1995年以後的“信息互聯網”時代,這個階段的特徵是提高信息傳播及應用的效率,以搜狐、新浪等門戶的崛起為時代特徵,信息流平臺構建技術是這個時期的技術主流,媒體隨之進入了新權威媒體時代,媒體話語權開始轉移到控制互聯網的主體;

第二個階段式2000年以後的“社區互聯網”時代,中國互聯網在全球互聯網泡沫廢墟上重建,這個時候Web2.0等商業邏輯紅極一時,這個時代的天涯論壇、趕集網等都是用戶社區的代表,互聯網媒體也由此進入了社區分眾時代,開始探索很多基於超大型用戶規模的全新商業模式。從淘寶和天貓到京東的超大型電商平臺本質上也是一種社區互聯網,商業零售社區。

第四個階段是2013年的“泛化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的兩個重要特徵一個是互聯網公司的跨界投資,一個是智能手機的歷史性崛起。泛化互聯網時代表面上看是BAT展開史上最兇悍的擴張,但背後也有巨頭們對於顛覆式創新的恐懼,互聯網公司一方面擔憂智能手機阻斷其與用戶的數據交互關係,也擔心權力中心從軟件轉移到硬件,更擔憂5G時代全新的智能應用形態徹底顛覆現有的用戶邏輯;

第五個階段似乎又到了一個所有人重新站在全新起跑線的“AI互聯網”時代,也可以套用“AI時代”的叫法。但是智能時代是否還需要之前意義上的“互聯網”,這是一個值得追問的問題。這個時代從之前的“連接”邏輯到“智能“邏輯正在機型深刻的轉變,由“分佈式智能硬件”、“5G視頻化應用”和“無限雲基礎設施”正在構建一個全新的智能生態。這個時代互聯網具備明顯從社區到社群的轉變特徵。

以上變化,雖然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感知,但是可以預言不遠的將來,將從量變到質變發生很多重要的改變

1,以快手、抖音、微視為代表的AI級應用,以今日頭條、騰訊新聞、鳳凰網為代表的智能型新聞平臺正在體現出質量和效率的優越性,真正的競爭已經從“流量運營”轉變為“智能運營”,簡單說:誰的算法和智能技術最精準誰可能就會贏家通吃,而AI之外的應用形態都將快速被邊緣化。這裡有一個AI互聯網體現價值的重要基礎,就是短視頻在4G之後的爆發改變了互聯網內容的質量基礎,推薦算法在視頻的推薦上體現了更大的價值;

說的極端一點:傳統互聯網可能僅僅是人類進入新世界的一扇門,而AI互聯網的智能社會才是真正的新世界。

由此,周掌櫃團隊也大膽的預言:互聯網行業的真正顛覆已經開始,無論是巨頭革新的自我革命,還是後發優勢的顛覆式創新。互聯網真正成為了一個融合工業和科學精神的偉大產業,而非是一個販賣點子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