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爲什麼會被科學家稱爲類地行星?只是因爲它們的距離較近嗎?

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的左右兩邊分別是火星和金星,但是兩個星球差別卻很大。火星是溫度比較高的一個行星,與地球相比是人類無法居住的環境,但是它卻被稱為類地行星。可見,火星存在某些與地球相似之處。而這些相似之處又是怎麼體現的呢?在火星被發現的時候,科學家把目光都放在了火星上,因為火星可能會是另外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下面由此分析一下火星。

火星為什麼會被科學家稱為類地行星?只是因為它們的距離較近嗎?

火星,顧名思義,溫度特別高,顏色呈現紅棕色。地球,從外來看,是由藍色與綠色兩個主色構成。地球在太陽系中排位第三,火星相比地球來說,更遠離太陽,排位第四。排位順序決定了公轉的時間。

火星的體積大小僅有地球的一半左右,擁有的面積大小卻不分上下。火星的公轉速度是每秒14.5英里,而地球由於表面存在著大面積的海洋,公轉速度會比地球慢一些,則地球的公轉速度是每秒18.5英里。而且一年的時間兩者也有不同,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是365天,火星公轉一圈的時間是680天,相差地球一年的時間。

火星為什麼會被科學家稱為類地行星?只是因為它們的距離較近嗎?

從位置判定,火星的溫度也會低於地球。火星和地球一樣,也分佈著春夏秋冬。地球表面的溫度平均是57華氏度,火星表面的溫度平均是-81華氏度。之所以目前人類無法移居到火星的原因之一便是溫度問題。

火星的溫度一冷起來可以說是低於地球的南北極,一熱起來比沙漠還要乾燥。這種生存環境對於人類來說,可能都適應不過來。拿引力問題來說,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40%,當一個人來到火星,體重將減少60%。

火星為什麼會被科學家稱為類地行星?只是因為它們的距離較近嗎?

火星的空氣氧氣含量很低,不足以提供人類正常的呼吸氧氣來源。火星輻射也非常高,容易導致人體癌變,生命體走下坡路。因此,火球暫時沒有生命生存。在未來,是否能夠改變這種局勢,這一切都要等待科學家慢慢地探索了。

火星為什麼會被科學家稱為類地行星?只是因為它們的距離較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