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各行各業都想蹭一波熱度 汽車圈更是竭盡所能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已開打近10天,多少球迷和偽球迷過著沒日沒夜的觀賽生活,就像白巖松說的,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沒去,基本上其他的都去了。事實的確如此,在賽場上我們看見了五星紅旗、看見了中國球迷、看見了某牛某某高的廣告、看見所有能看見的中國元素,有多少人還有精神順便看看那些蹭熱度的廣告商。先不說別的行業,就單單汽車圈,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以世界盃之名開始了花樣百出的營銷活動。

世界盃各行各業都想蹭一波熱度 汽車圈更是竭盡所能

世界盃各行各業都想蹭一波熱度 汽車圈更是竭盡所能

除了簽約單一球星之外,還有另一種玩法,就是直接跟球隊一起。今年5月,日產汽車成為阿根廷國家足球隊官方贊助商。早在2017年7月,大眾汽車正式取代奔馳成為德國國家隊官方贊助商,它與德國國家足球協會DFB簽訂了為期五年半的合同。雪佛蘭長期贊助曼聯,比亞迪選擇贊助英國阿森納足球俱樂部。 這還沒完,上述的汽車品牌起碼是拿出白花花的銀子來為世界盃做貢獻,下面說的這些才是蹭熱度的最高境界。吉利博越開展世界盃門票抽獎活動,奇瑞帶領車主舉辦俄羅斯世界盃之旅,也算是有點誠意,但有些品牌卻選擇“空手套白狼”,例如北汽福田控股的“德國”寶沃“沃愛綠蔭場”,東風雪鐵龍“GOAL競猜,‘購’精彩”,以及東風風光“百萬競猜”等促銷活動,真可謂是廣告和賣車兩不誤。

世界盃各行各業都想蹭一波熱度 汽車圈更是竭盡所能

這些年,隨著消費階層的迭代,汽車市場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如何與新消費時代同頻共振,加強與年輕消費群體的溝通成為了汽車市場的新課題。這一批被稱為“網絡原住民”的80後90後人群,他們興趣更多元、決策更果斷。藉助體育賽場上拼搏、樂觀、進取的運動精神,塑造出來的積極向上的企業形象,比冰冷的銷售數字更能貼近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更能夠使消費者對企業文化產生認同和共鳴。

不過,無論是請明星代言產品,還是植入賽事,無非也是想推動銷量,建立良好口碑和形象。調查表明,影響消費者的購車因素主要有:價格、品牌、油耗、功能、服務以及安全性。另外,明星名人代言的影響力根本不在考慮之列,甚至有反效果。這不得不說是汽車這一特定行業的消費者購買習慣所決定的,消費者受到口碑傳播的影響可以達到38%,而代言人的影響力則遠不及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