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妙招告訴你公司制度如何寫


企業在各個時間都會進行制度建設,筆者發現很多企業的制度起草者乃至決策人都不清楚制度該寫什麼,怎麼寫。下面將筆者輔導過程中的一點小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四點妙招告訴你公司制度如何寫

首先,制度結構要健全,執行要可追溯

制度是為了規範工作行為,防範風險的。所以在初建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總則。說明建立本項制度的目的

2、適用範圍。說明本制度在哪些人群、組織、場所內有效。

3、內容。即主體部分,闡述本制度要規範什麼,辦事流程或程序是什麼,標準是什麼,誰來負責。

4、獎懲。即按照制度要求,符合什麼條件怎麼獎;不符合什麼要求,怎麼罰。

5、制度監察機構或人員。即誰來檢查制度履行情況,誰對獎懲負責。

6、制度解釋與修訂單位或人員。一些條款詳細由誰來解釋,由誰來修訂。

7、附表。即制度要求中所需的表格、表單等工具。

經常會發現企業在建立制度的過程中結構不全,尤其是第四、第五點常常缺位。如果制度落不到獎懲上,執行就會大打折扣,制度就沒有約束力。如果制度沒有監察,就沒有相關組織和人員對制度履行情況進行檢查,制度規定範圍內的事項到底是否按要求做的,做的怎麼樣,就會沒人在意,制度也就落空了。

四點妙招告訴你公司制度如何寫

其次,制度主體內容要突出,結構要合理

在企業剛開始做制度建設時,經常會發現制度起草者將總則、附則寫的很多,恢宏鉅製、大氣磅礴的,但在主體內容部分就兩三條。或者在劃分章節時採用三段式:總則、內容、附則,並不實用。

一般而言,對務實的企業制度總則、附則儘量精煉,而突出制度的主體部分。如果制度的主體部分規定的較細,建議分幾個章節,或者分類。如果制度只針對了某個小的方面,只有幾條;建議不用章節結構,直接用條目: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

四點妙招告訴你公司制度如何寫

第三,制度語言要書面,簡潔精煉

筆者審閱企業做的制度初稿時,常發現以下情況:

1、口語化:張總、李姐、小楊等不規範的稱呼常在制度中見到。

2、長句多,標點用的少。整段讀下來,得大喘氣。

3、語句囉嗦:常常詞不達意,一句話能講明白的事,一整段都表達不清楚.

。。。。。。

制度要用規範化的語言,單位名稱、職務或崗位等用詞必須要規範。在制度文件做出初稿後,大聲朗讀幾遍,發現有沒有句子過長、詞不達意、錯字白字的地方。再者,可以讓幾個同事一同審稿,大家都讀同一個制度,都提修訂意見。

第四,格式要統一

有些制度可能在內容上有摘抄借鑑,或者在文件起草過程中有修訂;如果不仔細研讀,在發文後會發現制度某些條目上單位名稱、字號、格式等都不統一。在制度發文前,要再次仔細審稿,看結構是否完整,章節是否一致,條款書序是否對稱,格式是否統一等等。

制度建設考驗的是文稿起草者的文字功底,更考驗著起草者對制度規定內容及針對問題的瞭解程度,工作的細緻程度。希望以上幾個注意點對你有幫助。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