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分數線較往年有提升,河南考生報志願咋選擇學校和專業?

2018高考分數線較往年有提升,河南考生報志願咋選擇學校和專業?

2018高考分數線較往年有提升,河南考生報志願咋選擇學校和專業?

寫在前面:

2018年是國家啟動實施“雙一流”高校建設戰略後的首次高考招生,我省高考人數也達到了近年來的峰值,高考分數線較之往年有一定幅度提升,加之我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使得2018年的高考志願填報面臨新的形勢。現結合我省實際,對河南考生科學填報高考志願提一些建議供參考。

1

根據分數選擇學校

今年河南省本科一批、二批及專科批次,均按照平行志願模式投檔和錄取,在平行志願模式下,各個高校的投檔及錄取最低分數的位次每年都是相對穩定的,比如,河南大學普通類一本文科近三年投檔最低分及位次分別是:2017年548分(位次8606)、2016年537分(位次8367)、2015年527分(位次8066),也就是說近幾年來高考分數位次在8000名之前的文科考生報考河南大學是比較合適的。

所以高考成績(包括分數段統計情況)公佈之後,考生首先應該根據自己高考成績所對應的全省排名(參考下發相關鏈接),參考各高校近年來在河南省投檔及錄取的最低分數與位次(參考下發相關鏈接),來初步選擇一些比較嚮往的目標學校,為下一步深入具體分析、確定志願學校做好準備。

舉個例子:河南省考生小王,理科考生,假設其高考成績600分、在全省理科考生中排名8000名,那麼近三年在河南省理科投檔最低分位次在8000附近(比如7000-10000名)的高校,都可以作為目標學校(可以選擇10-15所)。當然,投檔最低分位次在10000名以後的心儀學校也都是可以報考的,而且投檔分數位次越靠後的學校,錄取的把握以及對專業志願的選擇空間也會更大一些。因為高校大多數專業的錄取分數一般都是高於其最低投檔線的,一些優勢或熱門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可能會高出最低投檔線10分以上。

2

綜合考慮確定志願

今年,我省本科一批及專科批次可以填報1-6個高校平行志願,本科二批可以填報1-9個高校平行志願。目標院校選出來之後,在具體確定志願學校時,應綜合考慮院校的辦學類型、身份定位、發展歷史、優勢學科、校風學風、城市環境等因素。特別是2017年國家啟動實施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戰略(簡稱“雙一流”),首批公佈的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代表了我國最為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可以作為高分考生填報志願的首選。

目前河南省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的高校有兩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作為我們家門口的全國重點大學,同時也都是招生大戶(今年兩校在豫本科招生計劃近15000人,遠遠高於其他“雙一流”高校),為我省優秀學子提供了更多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

一本線上的考生,如果超出一本分數線的分值不夠高(比如30分以內),也可以把我省辦學歷史悠久、社會聲譽較高、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重點大學作為主要選擇對象。如果家庭條件許可或者將來有出國深造意向的考生,也可以選擇報考一些省內外重點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類專業,這類專業收費標準相對高一些,但教育培養質量是有保障的。比如:河南大學與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知名高校合作設有20多個本科辦學項目和一箇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河南大學邁阿密學院),招生計劃2000餘人。

2018高考分數線較往年有提升,河南考生報志願咋選擇學校和專業?

相對於一本批次,本科二批及專科批次的考生更為集中,招生院校數量也最多(在我省招生的二本院校數量估計有1000所左右),招生規模比較大。二本線上及以下分數的考生,在選擇學校時同樣要結合自己的分數排名,參考高校近幾年的最低投檔分數位次來合理確定。同時由於二本招生院校數量較多,所以考生還要注重瞭解清楚高校的性質類型(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獨立學院、高職高專等)以及收費標準、辦學條件、特色專業、學歷證書發放情況等等,全面分析衡量,可以立足於我們河南省的二本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填報志願。

對於選擇到省外高校就讀的考生,就更需要了解清楚所選擇學校的上述各方面情況,不要僅僅根據院校的名稱簡單判斷、盲目選報。 還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一點是,一本、二本壓線考生或者過線分數較少(10分左右)的考生,因為分數相對較低等原因,很有可能難以被所在批次的高校錄取,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心理準備,要認真填報好下個批次的志願,防止出現本批次落檔而下個批次又未填報志願的被動局面。

一般來說,一本壓線考生應立足省內一本院校及招生專業填報志願,同時要注重填報好二本批次志願。剛剛過二本線的考生,在立足省內高校填報志願的同時,若條件允許也可以考慮東北、新疆、內蒙等邊遠地區的高校(錄取分數相對低一些),同時應按照時間節點和要求提前填報好專科批次的志願,做到有備無患。

3

保持梯隊填報志願

我省本科一批、二批及專科批次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志願雖然是平行志願,但依然有先後次序(自然順序)存在,計算機投檔時首先會檢索排在前面的學校志願,一旦符合條件就會投檔,排在後面的院校即使符合投檔條件也不會再有投檔機會(平行志願是一次投檔)。所以,無論是填報6個還是9個學校,在志願填報順序上都要保持一定梯度,一般來講應按照“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把較為嚮往但有一定挑戰難度的學校放在靠前位置(1-3位),把較為滿意並有一定把握錄取的學校放在中間位置(3-6位),把可以接受且有足夠把握錄取的學校放在靠後位置(6-9位),同時要儘量填滿院校志願,以提高投檔和錄取的幾率。

同樣,對專業志願的填報,結構順序也要合理。在當前平行志願條件下,對於普通類文理科考生來說,一般每個學校可以填報5個專業志願,考生應將5個專業志願填滿,可以把自己喜歡和能接受的專業都填報上,並把最心儀的專業放到靠前位次。考生須明白,雖然每個高校在某一錄取批次的投檔線是一樣的,但具體到不同的專業,其錄取分數卻是不盡相同的,有的高有的低,甚至彼此可以相差數分、數十分,所以在填報專業志願時,也必須參考往年該校各專業錄取的分數情況,合理搭配、排序。

2018高考分數線較往年有提升,河南考生報志願咋選擇學校和專業?

4

結合實際選擇專業

目前我國設有12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這12個學科門類下設有92個專業類,共包括具體專業500餘個,文、理科專業大約各有200多個。各高校設置的專業都在其中,一般會有數十個至上百個不等(如:河南大學目前有本科專業97個)。我省考生可以在省招辦印發的《招生考試之友》專業目錄以及各高校招生網站上公佈的招生信息中,查詢各高校具體招生專業、招生計劃等。

大學所學專業在較大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考生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無疑是很重要的。考生選擇專業志願時,首要的是結合考生自身實際,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志向等選擇專業,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考生沒有明確的興趣和喜好,也可以用排除的方法,儘量避開不感興趣的專業。其次是結合社會發展形勢對人才需求的實際,以發展的眼光研判未來社會需求量大的行業人才,據此選定專業。再次可以結合家庭、家族從事或經營的產業實際,選擇與之相關的專業。

2018高考分數線較往年有提升,河南考生報志願咋選擇學校和專業?

同時,還要結合高校的專業設置及辦學實際,儘量選擇優勢和特色專業,比如:具有博士、碩士點,屬於國家級、省級重點(或優勢、特色)學科(專業),擁有省級以上的重點科研機構、教學團隊、教學科研成果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家確定的各高校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共465個),都是各高校優勢學科的代表。另外,2017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排位在A檔、B檔的學科也都是比較有優勢的,考生也可以作為重要參考。 考生填報專業志願時,需要提醒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最好選擇同意專業調劑。考生檔案信息投到某一高校後,如果考生所填報的1-5個專業志願均無法滿足,那麼,若該生同意專業調劑,高校會將其調劑到其他分數合適的專業錄取;若不同意調劑,那就只能做退檔處理。退檔就意味著考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者降到下一批次投檔,就會很遺憾和被動。

所以這裡想提醒一些考生不能太任性,特別分數不夠高時,最好同意專業調劑。因為即使被調劑錄取到其他專業,入校後還有調整專業、選修第二學位等機會,將來考取研究生時還可以改變專業方向。另外,今年很多高校按照大類招生,方便考生報考,報考時不用選定具體專業,入校後經過一年以上的通識課程學習再理性選擇具體專業,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河南大學2018年共有15個專業大類招生,涵蓋具體專業37個。

2018高考分數線較往年有提升,河南考生報志願咋選擇學校和專業?

5

把握要求確保錄取

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政策性強,考生和家長要注重瞭解清楚有關的政策規定。

一是

要認真閱讀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公佈的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指南》及河南省招生考試之友《專業目錄》,學習瞭解有關填報高考志願的注意事項、平行志願投檔辦法、時間安排等等。

二是要認真查看各高校公佈的《招生章程》,瞭解把握高校的基本情況、錄取規則、錄取要求等具體規定,避免盲目填報志願。特別是要注重瞭解專業錄取原則,這是高校實施錄取的根本依據,各個高校都會在本校的《招生章程》中明確表述各類專業的錄取原則,考生須瞭解清楚。對於普通文理科專業,多數學校錄取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即在進檔考生中優先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志願。體育、藝術類考生在填報提前批志願時,尤其要注意瞭解清楚擬報考學校相關專業的錄取原則,因為對於相同的專業,不同的學校錄取原則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藝術類專業,有的是文化分過線後按照專業分由高到低錄取,有的是文化分、專業分各佔一定比例綜合評價錄取等等,不一而足,還有的對考生的身高、文化及專業最低分等有限制要求,考生都需要把握準確,揚長避短,以免因為對錄取規則和要求瞭解不夠、志願填報失誤而影響錄取。

三是要注意通過電話諮詢、網絡諮詢及實地走訪等方式,對把握不準的問題深入諮詢高校招生工作人員,提高志願填報的準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