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道教三清水陸畫|元始天尊像

水陸畫是中國古代宗教繪畫的一種,供佛教和道教舉行水陸法會時懸掛使用;是我國工筆重彩人物畫的珍貴遺產。水陸畫主要是運用傳統工筆重彩人物畫法,因製作工藝和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壁畫和卷軸畫兩種形式。

明代道教三清水陸畫|元始天尊像

三清,道教用語,全稱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又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之稱始於六朝,開始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

明代道教三清水陸畫|元始天尊像

元始天尊像 絹本 高195釐米 寬154釐米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頭罩神光,手持太極珠。在"三清"之中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供奉在道教三清殿的主神位。最早出現"元始"之名的是晉葛洪的《枕中書》,書中記載: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遊於其中。南朝梁時,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始有"元始天尊"之號。《歷代神仙通鑑》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認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根據道經的描述,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

明代道教三清水陸畫|元始天尊像

元始天尊玉臺說經像 絹本 高167.2釐米 寬106釐米

元始天尊背依神光,肩披青帔,烏髮垂肩,左手虛拈,右手垂劍,跣足端坐玉臺之上。《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二《玉震大道品》謂:"元始天尊玄坐空浮玉文寶臺之上,說經一遍……"該幅畫像即表現元始天尊玄坐玉臺之上說經的場景。

明代道教三清水陸畫|元始天尊像

元始天尊萬葉錦雲說經像 絹本 高169釐米 寬102釐米

畫中元始天尊皓首慈顏,背依靈光,手拈丹珠,坐於寶葉錦雲之上,面對芸芸眾生傳授無為之道。《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之18《素景曜靈品》稱:"元始天尊坐空浮萬葉寶蓮之上,說經一遍……"該畫當為元始天尊傳道圖。

明代道教三清水陸畫|元始天尊像

元始天尊騎象說經像 絹本 高166釐米 寬109釐米

畫中元始天尊背依靈光,身著藍袍,雙手捧寶珠,騎於白象之上。象前一位馴象者引導,笑容可掬。一位侍者平託笏板,站於前側。左右各站一玉女,手持儀仗。畫中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