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隊表面倒腳如佛實際嗜賭成魔,賭徒贏錢哪管場面?

日本隊通過最後十分鐘磨洋工的倒腳,如願保住了0比1的“負果”,並最終憑藉黃牌少兩張換來了晉級十六強的“勝果”。

這是我二十多年看球生涯中見過的最不要命的一場“默契球”。因為只要隔壁的塞內加爾隊打入絕平球,日本隊就將分分鐘“玩脫”。屆時,塞內加爾將升至小組第一,並和哥倫比亞隊攜手出線。而日本隊則將成為“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足球經典梗,並收錄進《國際笑話大全》。

更刺激的是,日本隊的比賽早於塞內加爾隊一分鐘結束。這意味著,有六十秒鐘,該隊都是在靜候命運判決並不做任何反抗。

日本隊看似閒庭信步,實則步步驚心。

有人對日本隊的“默契球”大加批評,但你見過這般玩險的“默契球”嗎?

傳統的“默契球”是2004年歐洲盃丹麥2比2瑞典聯手做掉意大利攜手出線的經典名局——只要達成這一比分,兩隊就穩穩撞線,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日本隊營造的默契球有點“半吊子”,並不完全可控。他把“半條命”搭在了本場,又把另“半條命”掛賬在了隔壁。

日本隊表面倒腳如佛實際嗜賭成魔,賭徒贏錢哪管場面?

的確,日本隊的確和波蘭隊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後者在取得1比0領先後並未實施逼搶,讓日本隊始終呵護著這一比分。這是因為,兩連敗的波蘭隊已經沒有了出線希望,他們只需要一場勝利來解渴。用本場進球功臣貝德納雷克的話說:“這場勝利讓我們不必在國內成為眾矢之的。”

但問題是,叫停波蘭隊進攻的日本隊,並不能阻止求生欲很強的塞內加爾進球哇。

制定這一戰術的日本隊主帥西野朗,實質上是在進行一場狂野的賭球運動。

最後十分鐘,他以“終身名譽”為籌碼,篤定地投注了兩個1比0的比分串。他一邊瘋狂押注日本,一邊瘋狂投注哥倫比亞。

如果其中任一比分賭輸,他都將含淚“上天台”,成為在全世界觀眾面前丟人現眼、不可救藥的蠢貨。

表面上,日本隊倒腳如佛;而實際上,他們嗜賭成魔。

外行人看到的,是西野朗本場指揮的消極;而內行人看到的,恰是西野朗開闢第二戰場的狂野。

表面上,日本隊為保一條命不思進取;而事實上,日本隊早已豁出命去不管不顧。

最終,西野朗賭贏了。

日本隊表面倒腳如佛實際嗜賭成魔,賭徒贏錢哪管場面?

用大將本田圭佑的話說:“如果換作我是教練的話,我不會採取那樣的安排。”他又補充道:“當然結果就是一切,我認為西野教練是非常出色的。”

日本隊表面倒腳如佛實際嗜賭成魔,賭徒贏錢哪管場面?

一個出色的賭徒,一個以贏錢為目的的賭徒,是從來不需要漂亮場面做裝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