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公布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血糕、皮渣、五陵熟肉製作技藝等入選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血糕

我市公佈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皮渣

“此次公佈的非遺項目名錄共有23項,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體育、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6大類;非遺拓展項目名錄共有9項,涵蓋傳統美術、傳統舞蹈等5大類,以上項目共計32項。”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完善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按照《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規定,2018年3月,我市開展了第五批安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和評審工作,組織有關方面專家對我市各縣(市)區及相關單位推薦申報的若干項目進行審議。評審專家按照申報條件和相關標準進行了認真評審和認定,提出第五批安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32項,並進行了公開公示。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伯當故里畫燈籠

“此次非遺項目名錄的公佈,進一步豐富充實了我市的非遺名錄庫,對於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具有促進作用,為保留安陽區域傳統人文風貌、保持民間文化的多樣性打下了堅實基礎。”該負責人說。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馬蕭的泥塑絕技引來學生爭相拍照。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城隍出巡

血糕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血糕是河南安陽傳統的地方小吃,和皮渣、粉漿飯合稱安陽的"三大寶"。始於清乾隆年間。用蕎麥麵、豬血加調味料蒸制,食時切片油煎,抹上蒜泥,香辣鮮美。安陽血糕營養豐富,酥香適口,味道鮮美,經濟實惠,風味獨特,深受當群眾和外地遊客的歡迎。

歷史

相傳血糕創制於清乾隆年間。當時安陽暴雨成災,莊稼淹沒。災後官府發放大量蕎麥種,以解饑荒。蕎麥豐收後,人們以蕎麵為食。當時縣城北洪河屯村一劉姓農民將蒸制的蕎麵糕用油炸後,拌以蒜汁食用,鮮食味美。後又在蕎麵中加入豬血,味道更濃。於是他遷居城內,以賣血糕為業,生意十分興隆。

做法

正宗的血糕是用蕎麥麵、"活血"和在一起,佐以其它配料,放到籠裡去蒸。蒸好的血糕放涼,切片油炸,然後抹上蒜泥、少許鹽、醋、香油調製而成的蒜泥汁,方可食用。外焦裡嫩,香辣鮮美,風味獨特。

皮渣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皮渣是冀南、豫北地區著名特產。冀南峰峰地區、磁縣西南部地區、成安地區、安陽西部地區的婚宴三下鍋文化、三道飯文化、八大碗菜系均使用皮渣作為主要食材,是獨具地方特色菜餚。此菜可煎可燴,炒菜作湯,味美可口,別有風味。口感筋道、香而不膩、後味綿長,為澱粉的再加工副食。在粉條的加工過程中配調味料後盛入模具定形而成,也有用粉條進行二次煮食後加入海米,蔥花、蒜片、薑末、醬油等,加水攪拌蒸制而成。

由來

很早很早以前,林慮縣任村古鎮(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部)有一戶王氏窮困人家,家裡來了幾個親朋好友,主人要招待客人,家裡窮,買不起肉,便炒了一盤雞蛋,一盤小白菜,請客人吃飯,收拾家裡的粉條粉皮做大鍋菜招待客人,可粉條已吃完,剩下一堆粉條渣,粉皮也用完,剩下些許粉皮碎渣,主人將兩種渣子一齊扔進沸水鍋中煮,煮了一會覺得太稀,於是突發異想,乾脆再勾上粉芡。勾上芡後,鍋裡著實變稠了,等倒入盆子晾涼後,主人招待客人回來後很驚異,一盆粉皮粉條渣子糗(QIU)在一起,比平常的涼粉硬的多,於是主人便將盆中的粉皮粉條渣切成塊,同其它菜類、豆腐一起放入鍋中做成了常吃的“大碗燴菜”給客人盛了一碗,心想這也就算是稀裡糊塗的打發客人了。客人吃時,對其它常吃的豆腐、蔬菜感覺一般,每吃到這種鬆軟食物時,總覺得別有風味,有個人就問了:“你這是啥東西?吃起來還很可口呢!”主人想了想:這東西是粉皮粉條的渣做的,就隨口說道:“這是自家釀製的‘皮渣’,客人來了沒啥吃的,請原諒吧。”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還想吃,主人嚐了後,也覺口味不錯,於是皮渣誕生了。

製作方法一

原料:

半斤上好的粉條,四兩紅薯澱粉(土豆粉和玉米澱粉不行)。蔥、姜、蒜、十三香、蝦皮、鹽少許。

做法:

1、將澱粉加水或高湯稀釋,拌開即可,不能加入太多水;

2、將粉條放到滾開的水中煮一下,變軟即可,不能煮的時間過長。另外,價格便宜的粉條有可能加入食用膠較多,煮的時間可能要略長一點;

3、將切好的蔥、姜、蒜、十三香、蝦皮、鹽少許放入撈出的粉條內;

4、將攪拌好的澱粉汁倒入粉條內,用手抓勻;

5、倒入蒸蓖內,表層再用澱粉汁抹一下,這樣蒸好後看著比較光滑,然後大火蒸約五十分鐘皮渣就好了。

製作方法二

原料:

紅薯粉絲250克,紅薯澱粉200克,蝦皮30克;十三香適量,鹽適量,香油適量,姜1小塊,蒜6瓣,蔥1/2根。

做法:

1.準備好所需食材;

2.將紅薯粉條放到涼水中浸泡至變軟;

3.紅薯澱粉加入水(或高湯)調成澱粉汁;

4.姜蒜切末,大蔥切成小薄片;

5.鍋里加水煮沸,放入泡好的粉條煮5分鐘左右;

6.把粉條用漏勺撈出,控幹水盛到大小合適的小盆裡(或者分成幾個小碗裝也可以),放入蔥薑蒜末、蝦皮,加入少量鹽、十三香和適量香油拌勻;

7.把提前調好的澱粉汁倒進拌好的粉條裡;

8.表面用平鏟按平,可以用手配合抹平;

9.放進蒸鍋裡大火蒸1個小時左右,蒸好的皮渣像一塊皮凍,倒扣到菜板上,讓皮渣脫離容器,晾涼以後現吃或放到冰箱冷藏保存。

第五批安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共計23項)

一、民間文學(4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2

故城傳說

湯陰縣

2

Ⅰ-13

清泉寺傳說

湯陰縣

3

Ⅰ-14

四面佛傳說

湯陰縣

4

Ⅰ-15

姚家衚衕的傳說

文峰區

二、傳統音樂(2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

Ⅲ-3

馬投澗四大扇

龍安區

6

Ⅲ-4

嗩吶吹奏技藝

內黃縣

三、傳統體育、遊藝(3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7

Ⅶ-6

洪拳

湯陰縣

8

Ⅶ-7

錢氏龍頭拐

文峰區

9

Ⅶ-8

錢氏習楊掌

文峰區

四、傳統手工技藝(9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

Ⅷ-37

水冶燻豆腐乾製作技藝

[水冶曹家燻豆腐乾]

殷都區

11

Ⅷ-38

安陽血糕製作技藝

[喬記血糕]

殷都區

12

Ⅷ-39

安陽捋面

[王家捋面]

殷都區

13

Ⅷ-40

五陵熟肉製作技藝

湯陰縣

14

Ⅷ-41

傳統古琴製作技藝

文峰區

15

Ⅷ-42

紙紮燈籠製作技藝[老安陽劉氏紙紮年畫燈籠]

文峰區

16

Ⅷ-43

安陽皮渣製作技藝

[李記皮渣]

文峰區

17

Ⅷ-44

玉雕技藝

文峰區

18

Ⅷ-45

酒釀造技藝

[紅棗原漿酒釀酒技藝]

內黃縣

五、傳統醫藥(4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9

Ⅸ-9

都裡岳氏祖傳化石湯

殷都區

20

Ⅸ-10

張家祖傳秘製瘡藥

安陽縣

21

Ⅸ-11

艾灸療法[九頭艾灸]

湯陰縣

22

Ⅸ-12

白癬皮除癬膏

文峰區

六、民俗(1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3

Ⅹ-9

城隍出巡

文峰區

第五批安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項目名錄

(共計9項)

一、傳統美術(3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Ⅱ-1

木版年畫

[小馬屯周家木版年畫]

文峰區

2

Ⅱ-3

燈籠畫

[內黃伯當故里燈籠畫]

內黃縣

3

Ⅱ-6

泥塑[泥刀馬泥塑]

內黃縣

二、傳統舞蹈(1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4

Ⅳ-2

背抬閣[龍泉抬閣]

龍安區

三、傳統體育、遊藝(1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

Ⅶ-1

梅花拳[化村梅花拳]

內黃縣

四、傳統手工技藝(3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

Ⅷ-24

相州瓷瓷器製作技藝

[相州瓷製作技藝]

北關區

7

Ⅷ-16

根雕技藝[內黃棗木根藝]

內黃縣

8

Ⅷ-12

紙紮技藝[周氏紙紮]

內黃縣

注:1.原Ⅷ-16 龍泉根雕項目更名為根雕技藝[龍泉根雕]

2.原Ⅷ-12 蘇奇紙紮更名為紙紮技藝[蘇奇紙紮]

五、傳統醫藥(1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

Ⅸ-1

傳統膏藥[王瑞五膏藥]

文峰區

■您可能感興趣: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安阳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血糕、皮渣、五陵熟肉制作技艺等入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