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特級教師的忠告:高考結束後,這六件事可能關係孩子的一生(發給他看看吧)

一位特级教师的忠告:高考结束后,这六件事可能关系孩子的一生(发给他看看吧)

中西家庭教育

200萬家長共同關心的育兒話題

一位特级教师的忠告:高考结束后,这六件事可能关系孩子的一生(发给他看看吧)

給你最輕鬆、實用、有效育兒策略

◆ ◆ ◆ ◆ ◆

高考結束了,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帶著孩子好好休息一下,出去玩玩呢?

但正如不少人所說,高考僅僅是人生的開始,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所以如何好好規劃這個假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連開發區第八高級中學(政治教師)、遼寧省特級教師崔慧娟就這樣給了孩子們忠告:“高考後,上大學前,還有這六件事,你必須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因為這不僅直接影響你的大學,甚至改變你的人生!老師只能打預防針,可不買後悔藥哦。”

1.選擇:我的大學

【老師建議】選擇一所好大學,就像選擇了一個好的人生伴侶

牽手“我的大學”與牽手人生伴侶一樣,都需要經過選擇、戀愛、結婚三部曲。而這一切都將在這個假期完成。在這三部曲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選擇,而選擇的主動權恰恰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其實,無論你考了多少分,都有成百甚至上千所大學歡迎你,所以每個人的大學都是百裡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報志願就是你對大學從挑選、暗戀、單相思,到表白的全過程。而錄取則是大學對你的選擇,一張錄取通知書彷彿一張訂婚契約,宣告戀愛關係確立,從此你便名花有主,同時,再也沒人追求,無人問津了。等到開學報到,就相當於正式“結婚”了。到那時,如果你才發現專業不喜歡或大學不理想,為時已晚,再想重新選擇,你就沒有主動權了,若退學或轉學,相當於離婚改嫁。這其中的成本和風險,你可懂得?

小夥伴們都非常重視12年苦讀的量的積累過程,而且超級重視兩天高考的集中展示機會,但遺憾的是,你們很多人對選擇大學和專業這一質的飛躍環節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是漫不經心,隨意從眾,其後果往往是你所上的大學嚴重對不起你的學習過程和高考成績,或者不適合你自己,因此並不理想,令人遺憾。

所以,別瘋玩了,趕快研究你的大學吧,報志願好比選對象,專業好比是小夥,大學好比是家庭,你要先確定擇偶的標準,小夥優先,還是家庭優先。有的人是隻要能嫁入豪門,不論是哪個兄弟;有的人是隻要白馬王子,管他什麼出身。你會怎麼選?怎樣兼顧小夥與家庭,難得很呢!

【家長能夠做點啥?】

1.充分收集資料,及時瞭解教育部門最新的招考信息,比如招生簡章、投檔規程、錄取時間安排、各院校專業計劃及往年錄取情況統計等,萬萬不可忽視。

2.要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校期間的性格特徵、興趣點及潛力所在等。

3.花時間去了解意向學校的辦學資質、學習氛圍、各專業就業前景等數據信息,儘可能做出全面的考量,為孩子遴選最適合的學校和專業。

4.一定要和孩子及時溝通,將全部信息轉達給孩子,並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切莫擅自為孩子做決定,畢竟未來的路還得孩子自己走。

2.拿下:開車駕照

【老師建議】開車這事,不如早點學

開車,這是汽車大眾化時代基本技能,拿下開車駕照,對你們來說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既然如此,晚不如早。

高考事畢,第一時間就要去報考駕照。利用這將近三個月的長假,一鼓作氣拿下駕駛證。要知道,上大學和工作以後就再也沒有如此自由任性的長假了,對駕照這種馬拉松式的考法,這個假期再合適不過了。

【家長能夠做點啥?】

1.家長們可以幫忙瞭解一下駕考流程,如報名條件與方式、體檢、具體考試科目等情況,要是有精力抽得出時間呢,順便幫孩子報個班那就再好不過了。

2.炎炎夏日,“後勤”保障那可是必不可少滴,煮個冰糖雪梨粥什麼的,高溫天氣要謹防孩子中暑。

3.體驗:全職保姆

【老師建議】 學會自立,為未來獨立打下基礎

體驗全職保姆(太太),你方能理解父母,也為成家過好小日子奠定基礎,同時,你大學生活也不至於太狼狽哦。

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要宅在家裡至少一週的時間,注意:可不是打遊戲,追影視劇哦!而是體驗一下全職保姆(太太)的角色。早晨要比父母起得早,晚上要比父母上床晚,像他們照顧你那樣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做好一日三餐,刷碗,擦地、洗衣服,收拾家,搞衛生等等。這些只有親自做過了,你才會明白:家裡窗明几淨,馬桶光潔無味,餐桌三菜一湯的背後,媽媽爸爸有多辛苦,還有哪些體會呢……也許,你並不喜歡幹家務,可這就是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君不見,年輕的小兩口經常為誰洗衣服,誰刷碗等雞毛蒜皮的瑣事吵得地覆天翻。

【家長能夠做點啥?】

1.大多數孩子都久經考場磨礪,卻未必能輕鬆搞定家務活,所以做家長的就不要太追求完美啦,別因為不滿意又自己跳下來代替孩子做,那就失去了讓孩子參與家務體驗生活的意義啦。

2.千萬別吝嗇對孩子的讚美,適時地鼓勵與稱讚會有助於建立一個正向的家庭氣氛哦~

4.挑戰:自食其力

【老師建議】嘗試著走入社會,給自己心靈經歷的積累

挑戰自食其力,至少連續一週以上的時間。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看看你美好的職業理想與嚴酷的就業現實之間究竟還有多大的差距。

看看市場需要什麼樣的勞動者?現在,你能幹了哪些活兒?你想一天掙多少錢?老闆肯出多少給你?看看你能不能掙夠一天的飯錢?能不能養家餬口?能不能生存發展?總之,在這段時間裡,不花父母一分錢,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自食其力。從此,你就會明白:大學的四年該幹什麼?而不是迷茫虛度了!

【家長能夠做點啥?】

1.作為家長最重要的就是轉變心態,該放手時就放手。高考結束孩子就真正成人啦,可不能一直躲在父母的庇護下,不然很難獨立。

2.在讓孩子嘗試走向社會、自食其力的同時,也要格外注意人身安全教育,要是外出的話買個意外險那絕對是標配。

5.陪伴:爺爺奶奶

【老師建議】跟爺爺奶奶多溝通,讓你明白“數字鴻溝”

陪伴爺爺奶奶,當然還有姥姥姥爺。要與他們同吃同住,至少連續一週的時間。最重要的是你要陪他們步入互聯網+的新時代。

在陪他們嘮嗑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興奮點你一點興趣都沒有,你所說的,他們甚至一點都聽不懂。原來,你們之間的差距已經不是簡單的代溝,而是數字鴻溝。你在“網內”已經步入信息社會,而他們在“網外”,仍處在工業社會甚至停留在農業社會。

【家長能夠做點啥?】

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呆在一起,作為父母的你們怎可缺席?這可是祖孫三代一個難得的相處機會,要是有可能的話儘量和孩子一起陪伴老人、聊天嘮嗑,共同感受大家庭生活的溫馨與幸福~

6.設計:大學規劃

【老師建議】留學、考研、就業、失業,你要成為哪一批孩子?

大學四年畢業後,同學們都去哪了?無非四種去向:留學的一批,考研的一批,就業的一批,失業的一批。你屬於哪一批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這個假期的大學設計與規劃。

設計大學規劃包括:學業規劃、職業規劃、素質提升規劃、戀愛規劃等等。大學畢業後,你要出國留學,考研深造,還是直接就業呢?你要獲取雙學位嗎?你要參加學生會、參加社團組織嗎?選擇哪個部門,為什麼而去,去幹什麼呢?你要參加各種比賽嗎?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演講比賽、辯論大賽、做課題、搞項目研究、發表論文,參加公益活動,志願者服務,社會實踐等等。這些活動大學天天都有,究竟哪裡是你的舞臺?你在哪兒能贏得掌聲?還是在哪兒你都選擇當觀眾呢?大學要談戀愛嗎?擇偶,什麼標準?什麼動機?你的戀愛是為了結婚還是一場遊戲而已呢?所有這一切,此時還不思考規劃,更待何時?

【家長能夠做點啥?】

1.這個過程中,家長們要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探索,啟發孩子思考:未來希望幹什麼,能幹什麼,適合幹什麼等問題。

2.做為過來人,給孩子講講自己的大學往事與回憶,一定會給孩子不少啟發,也是加深和孩子情感聯結的一個妙招。

總之,高考後,上大學前,這段寶貴的自由支配時間,值得做的事太多了!請不要再浪費時光、頹廢青春了,你的大學及日後的差距,現在已經開始了!如果這個假期荒廢了,無異於輸在大學的起跑線上了!

因此,上大學前的這六件事做的如何,不僅影響直接影響你的大學,甚至改變你的人生!老師只能打預防針,可不買後悔藥哦。

各位家長朋友:孩子要做好以上六件事,哪一件都離不開你的支持、配合和幫助。作為老師,我拜託您了!

作者 | 崔慧娟,大連開發區第八高級中學(政治教師),

遼寧省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培訓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