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文丨趙小冊 圖丨網絡

01

村裡的夜特別靜,夜晚就是夜晚的樣子,沒有光汙染,也沒有聲汙染,只有一院子的月亮和星星,抬眼就能望見。

晚上9點多,爸媽已經睡了,我也洗漱好圍坐在被窩裡,一會兒看看手機,一會兒打打字,偶爾還聽見遠遠的狗叫聲。這樣安靜的夜晚真好。

白天天氣不錯,鄰村有集,就跟老媽去趕集了。

02

一路上全是乾乾的樹枝,在微藍的天空上勾勒出不同的形狀。跟江南滿眼的綠色不同,這兒的冬天是黃黃的、枯枯的,很有種蒼涼古樸的味道。

路上偶爾有人在梨樹地裡剪樹枝。雖然是冬天,但這些樹枝也在悄悄地積蓄著能量。

過不了多久,當春天來到華北這片大地的時候,這些乾枯的樹枝就會變成千樹萬樹的梨花。到時候梨白桃紅,這裡就是一片花的海洋了。

我知道,不管是我也好、你也好,我們都在悄悄的積蓄著能量,等待著屬於我們的春天。儘管這春天可能早,可能晚,也可能很遙遠。

過了這片梨樹地,就看見一片小樹苗,直直的,還沒有膝蓋高。我問這是什麼?老媽說是海棠。

我驚訝:“咱們這還有海棠?”老媽說:“海棠長大了是要嫁接成蘋果樹的。”我這才知道我們這的蘋果樹都是海棠嫁接的。

以前在印象裡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竟然神奇的聯繫在一起。

這就像紛繁流轉的人事一樣,不知道怎麼回事,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事、物,竟然就聯繫在一起了。

在路上也有碰到熟人、或者同村的人,有的是在去的路上,有的已經回來了,大家遇見了就打聲招呼或者笑笑。

有的招呼還沒打完,就騎著車一個往東、一個往西的去了,只剩下彼此的招呼聲還飄蕩在空氣裡。

03

路很近,很快就到了。老媽停車的時候,我去旁邊的鄉村教堂看了看。

放好車以後,我們就去集上。因為是年後的第一個集,所以攤位比平時少一些。

不過還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在丁字路口還出現了“交通堵塞”,我們好不容易才過去了。

街上有賣雜貨的、賣水果的、賣煎餅的、賣元宵的、賣衣服的、賣鞋襪的,還有賣日用品的,另外還有一些超市和商店。

我跟老媽一邊走一邊看,東一攤、西一攤的逛。

這樣陪老媽逛逛街也蠻好的,可以一起東看西看,一起討價還價,一起說著有的沒的話。也許這樣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

不過有一點就是,凡是碰到我需要的東西,老媽就幫著挑、幫著看;凡是想給爸媽買的,老媽就說這也不需要、那也不需要,就怕花錢。我想天下的父母可能都是這樣的吧。

往南走的時候,老媽說前面新開了家二元店。我很好奇,以前村子裡是沒有二元店的,現在也從城裡傳過來了。於是我們就饒有興致的進去逛了逛。

進集市的時候我們空著手,出來的時候手裡就拎了剛買的牙膏、瓜子、小蘇打,還有套袖和超小的桌布。

除此之外,臨走的時候,我們還買了幾個鹹食。

這是我們這兒的一種小吃,外面的餅軟軟的、蓬蓬的,就像大米做的鬆軟的餅一樣,裡面夾著韭菜餡兒。在上海是買不到這樣的小吃的。

就這樣在中午陽光正好的時候,我們就往回走了。

04

下午就接著跟老媽看87版《紅樓夢》,現在就剩最後幾集沒看了。

前半部分富富貴貴、熱熱鬧鬧的還好,尤其有劉姥姥的部分,更好玩兒。

老媽剛開始看不大清楚人物關係,我就用現在的稱呼解釋一下。

比如這是賈寶玉的大爺、大娘,那是他同族的大哥哥,這是他的姑舅妹妹,那是他的兩姨姐姐。這麼一解釋老媽就明白了。

不過今天看的後半部分不像前半部分那麼繁華,慢慢就轉悲起來了,先是迎春慘死、探春遠嫁,後來黛玉焚稿、賈家被抄,一件接著一件。

老媽是一個看戲特別容易感動的人。看著看著,我就見老媽在那抹眼淚。

我也是一個看戲挺容易感動的人,但看著老媽邊看邊抹眼淚,就想老媽比我淚點低多了。

前兩天看的是《士兵突擊》,跟這會兒看的《紅樓夢》不一樣。那個就像小品一樣,裡面的人都特逗兒,我們都是一邊看一邊哈哈大笑。

突然感覺,就這樣陪著父母一起經歷喜怒哀樂,也是一件蠻溫暖的事兒。

05

也許真正的陪伴就是這樣的吧,不止是空間上的陪伴,更是心靈上的陪伴,是真真切切的陪他們一起經歷平常日子中的喜怒哀樂。

夜更靜了一點,那邊父母已經睡了,我也要睡了。

我知道在一個寧靜的夜晚之後,早晨7點左右的時候,窗外的鳥就又會嘰嘰喳喳的叫起來,好聽的就像唱歌一樣。

然後我繼續賴在被窩裡,不一會就會傳來老爸或者老媽的聲音:“小冊,起床啦”~

來自:趙小冊(yinhuatong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