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爲新時代的對外工作劃了這些重點

習近平為新時代的對外工作劃了這些重點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一是要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國際形勢近年來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國際上的問題林林總總,歸結起來就是要解決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問題。我們需要不斷推進和完善全球治理,應對好這一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戰略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已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久前寫入了上合組織青島宣言,表明這一“中國理念”已成為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彰顯了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對全球治理的重要貢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方面在國內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一方面在國際上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指出:“不論是國內治理、還是全球治理,都要以人民的獲得為目標,要不斷為民眾提供信心和穩定預期。”“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

二是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實走深、行穩致遠,推動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習近平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要遵循平等,追求互利,充分尊重各國差異,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共同探討符合各國國情的合作模式;加強經濟、金融、貿易、投資等領域宏觀政策協調,實現優勢互補,協同並進;不斷增強各參與方的獲得感,尋找與沿線和世界各國更多利益交匯點,以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三是要運籌好大國關係,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大國之間相處,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俄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夥伴,兩國要鞏固戰略和政治互信,增強在涉及對方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相互支持;擴大務實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密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和配合,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穩定。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當前關係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已經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要本著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則,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確保中美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歐洲是多極化世界的重要一極,是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要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提升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全球影響力。全面深化金磚夥伴關係,致力於推進經濟務實合作,致力於加強發展戰略對接,致力於推動國際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致力於促進人文民間交流。

習近平為新時代的對外工作劃了這些重點

四是要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推動周邊環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周邊是我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中國始終將周邊置於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視促進周邊和平、穩定、發展為己任,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共同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指出:“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要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周邊外交,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使我國發展更多惠及周邊國家,實現共同發展。”要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要共同維護和平安寧,深入對接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安全合作,不斷鞏固人緣相親。中國願意把自身發展同周邊國家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讓中國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周邊,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五是要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形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新局面。習近平強調:“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好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同路人。我國雖然取得巨大發展成就,但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切實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把我國發展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緊密聯繫起來。中國和發展中國家需要同舟共濟,堅定信心,聯手營造有利發展環境,努力實現更大發展。要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把握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機遇,建設廣泛的發展夥伴關係。

六是要深入推動中國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學互鑑。“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要堅持這幾點: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鑑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鑑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鑑的動力。習近平指出:“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

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習近平指出:“未來5年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要開篇,其中有一系列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對外工作要以此為座標,通盤考慮,梯次推進,既整體佈局又突出重點,既多點開花又精準發力,發揮綜合積極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