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年齡階段,最容易培養孩子愛上做家務!

這兩個年齡階段,最容易培養孩子愛上做家務!

很常見的幾個現象:

在一個孩子想要自己洗澡的時候,是不是有成人在旁邊說:“你又不會自己洗,看你把地上弄得到處是水!”

當孩子站在小凳子上,想要去洗碗,奶奶是不是在說:“你會洗什麼碗啊!把衣服袖子都打溼了!小心把碗也打破了!”

......

別說現在的小孩子,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80後90後,從小做家務的並不多。有一個80後的媽媽回憶,她直到初中畢業,幾乎從來沒有洗過自己的衣服,更別說洗爸爸媽媽的衣服了。

當你不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你其實就是在貶低家務勞動的價值。那麼孩子怎麼可能會有做家務的熱情呢?

各國小學生每日家務勞動時間相關數據:

美國1.2小時

韓國0.7小時

英國0.6小時

法國0.5小時

日本0.4小時

而中國0.2小時

即每天僅12分鐘,城市裡的孩子家務勞動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關於孩子做家務

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得結論:

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

失業率為1:15

犯罪率為1:10

離婚率與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差別。

這兩個年齡階段,最容易培養孩子愛上做家務!

由此可見,參加家務勞動不僅僅是孩子為父母分憂的權益之計,更重要的是它關係到孩子今後的就業成才和生活幸福。

讓孩子從小做家務,不僅僅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通過承擔一定 的家務責任,孩子能夠形成自我意識,建立起自信心,更有助於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培養出心理上的安全感。

而且孩子還可以發展計數、分類等認知能力,學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等等,這些都為孩子以後的成長打下基礎。

孩子6歲前,其實有2個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愛上家務的重要時期

1)“幫倒忙”時期

當寶寶1,2歲時,他們總愛幫忙,也很勤勞,這是孩子動手能力的“萌芽”。比如媽媽拖地Ta也拖,奶奶擇菜Ta也要擇,爸爸燙衣服Ta也要來……雖然對父母們來說,這是寶寶們幫倒忙的階段,但卻是一個珍貴的培養孩子從小做家務的最好時機。因為在這階段,寶寶們不懂累,對所有活兒都充滿熱情。這時,父母不要潑冷水,更不要阻止寶寶所有家務都“插一腳”。讓寶寶把家務活兒,變成了就像呼吸空氣般自然而然的習慣,那是家長送給孩子成長最好的財富。

在一個家庭裡,媽媽做餃子搓麵粉時,2歲的男寶寶兩眼發亮跑過來,小手也在麵粉團裡抓呀抓。

媽媽捏了一小塊麵糰,給寶寶佈置了小任務:“你要幫媽媽捏一個鴨子形狀的餃子哦!”

小寶寶很盡責,把麵糰捏成一個個媽媽看不懂的形狀,非常高興。

2)“好奇心”時期

英國兒童心理專家華斯Sam Wass曾經調查了1500個家庭,發現3,4歲至6,7歲的孩子最愛問“為什麼”,4歲尤其是巔峰。在孩子們的好奇心爆發階段,爸媽們也可以趁機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引導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因為在強大的好奇心驅動下,孩子們也常常不覺得累。

小女孩:媽媽,為什麼盆裡的泡泡有些大有些小?

媽媽:大概是不同的洗刷力度導致的,你可以用刷子刷刷這隻小襪子試試看!

小女孩:好!真有趣!

這兩個年齡階段,最容易培養孩子愛上做家務!

關於家務勞動,孩子能做什麼呢?

2-5歲:收拾玩具,把髒衣服放進洗衣筐,撣灰塵,整理書籍雜誌;

4-5歲:餐前擺放餐具,把自己用過得碗碟收進水池,準備簡單得早餐或午點,清洗塑料碗碟、吸塵,取報紙信件,澆花;

6-7歲:為自己挑選符合時令的衣服穿,摺疊整理自己的乾淨衣物,保持自己房間的整潔,起床收拾床鋪,準備上學要帶的午餐,把洗乾淨的碗碟收進碗櫃,掃地,摟樹葉,給花園拔草,把買回來的食物和雜物歸放在相應的地方,飯後收拾餐桌,喂寵物;

8-9歲:剪草,為全家人做簡單的飯,為家人洗衣服並摺好放進櫃櫥,打掃洗澡間,擦窗戶,在家長指導下自主購買衣物;

10-12歲:整理壁櫥和抽屜,縫釦子或小補丁,換床單,用洗衣機洗衣服,餐前擺餐具,餐後收拾餐桌。擦洗車子,遛狗或打掃寵物垃圾;

家長需要從小提供給孩子接觸家務勞動的機會,讓他們在自然情景中探索、學習、練習,並最終在日常中培養自身的技能和信心。

如此一來,未來的某一天,家人才有可能安心地放手讓孩子獨自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