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淳安人來說,茶葉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有時候比金銀還貴重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中國是茶葉之鄉。茶史之悠久,品種之繁多,質地之優秀是舉世公認的。淳安地處於亞熱帶的北緣,重巒疊翠,溫暖溼潤,霧色空濛,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茶宜林。茶葉便成了淳安人賴以生存的主要特產之一。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淳安北鄉民間流傳著支撐淳安經濟是“黑”、“白”、 “紅”三隻老虎,所謂“黑老虎”就是茶葉, “白老虎”是桐籽肉, “紅老虎”是紅棗皮。如今山民們對桐籽肉已不感興趣了,“白老虎”早已退出了淳安經濟的歷史舞臺,代之而起的是山核桃。然而山村農民種茶葉的勁頭卻是越來越足,當前茶葉生產已成為淳安農村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之一,是淳安農村經濟的頂樑柱。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淳安人種茶葉已有悠久的歷史,據宋代的嚴州圖經》卷三土貢條載: “《唐志》舊經載雲‘貢交梭絹,白苧布、紅花、竹、簟、鳩坑茶、麥冬、煎白密’。”這就是說,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淳安鳩坑的茶葉已成為李氏皇室的貢品了。由此也可知,那時候的淳安人已在種茶、製茶、喝茶。因此,淳安人對茶葉有了一種特殊、深厚的感情,這就是既把茶葉看成是一種極其平常的、普通的農家解渴的健康飲料,又把茶葉看成一種神奇的、神聖的物質。民以食為天,稻穀很普通,也很神聖,淳安人把種茶葉放在了像種稻谷一樣的同等地位。這是因為它關係到淳安人的生存問題。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淳安農家好客,不管親朋好友,還是素不相識的過路人,只要走進農家,好客的主人一定會泡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以表歡迎。另外,每家每戶家中都備有大茶壺或大茶缸,頭一天晚上就泡滿茶水,一方面便於自己種地回家時喝,同時也為路過家鄉的外地人喝。行路人每到一個村莊,如口渴了,任意走進一戶人家,都能喝個夠,不花一分錢。今淳北的左口、文昌、臨岐、屏門、瑤山等地農村至今還保留著這種好客的風俗。特別是臨岐、屏門、瑤山地區,農民家中常年備有火爐,客人一到,拿下擱在火爐上的銅壺,首先給客人衝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客人們喝上一杯茶,行路的疲勞頓時消除了一半,讓人好不舒服。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淳安山多、嶺多、坑多、橋多,涼亭也多。淳安人有在涼亭中擺上一隻茶桶或茶缸,泡上茶,好讓行路者一走進涼亭就能喝上一杯茶,歇個腳,好繼續趕路。現有國家提倡把茶葉作為國飲,要求人人喝茶,其實在萬山環峙的淳安縣,早就把茶葉當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普通飲料了。這種現象在全國其他地區是不多見的。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在淳安人的眼中,茶葉不僅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健康飲料,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茶葉看成是一種純潔的、高尚的,可以避邪免災的神聖物質。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自古以來,淳安人每當舉行祭神活動,都要在香案上擺茶葉、大米、黃豆,以表對神的敬意和尊重。每年春節舉行的謝神、請神和祭灶神活動時,都必須要擺上茶、米、豆三種祭品,而且把茶葉看成是首要祭神禮品,把它放在了祭神的首要位置。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傳說茶葉可以避邪,也可以表明一個人清白,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明、清時期,淳東太平洋一帶(今千島湖鼓山工業區一帶)的山村裡,曾經流行著一種婚俗,姑娘在出嫁的那年春天穀雨日,必須躬身採摘、製造四兩(二兩半)茶葉。在姑娘出嫁那天,用白色綢緞或白手帕,把四兩茶葉包好,放在內衣的懷中,傳說可以避邪,保證新娘平安到達婆家,意則四兩撥千斤。在夫妻雙雙入洞房時,新娘從懷中拿出茶葉,親自泡一杯茶給新郎喝,以表白新娘純潔、清白之身。以後,這茶葉就是深深地藏在新娘存放衣物的箱中,除每年六月六日拿出來晾曬一下之外,平時均不出現。直到當年的新郎新娘變成子孫滿堂、兒孫繞膝的老者,才把這珍藏年長月久的茶葉拿出來泡給兒孫們品嚐一下。這時候泡的茶,其色黃中帶黑,其味甚苦,說是可以防病治病。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在中外的建塔史上,都用佛骨舍利子或金銀寶物來鎮塔,卻極少有用茶葉來作鎮塔之物的。在新安江水庫未形成之前,我縣東南隅有一個出了名的進士村,叫作賦德村(今石林鎮鎮治所在地)。此村文物古蹟頗多,有宏偉的仙翁祖廟,有高大的石牌樓群,有石拱、木板等二十四座,有梅花城朵,有鱗次節比、古色古香民居,有方、王兩的多個書院,更有光照淳安的七層培風寶塔等等。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培風塔的建造者方尚恂,方家連續七代單傳出了七個進士,其中明末的方尚恂考取進士後在北京為官。一六四四年,明末農民起義攻佔北京城,方尚恂帶鉅款逃回家中,就用此款造橋樑、修祠廟、建書院、建造梅花牆朵。最後還造了一個七層的寶塔,起名培風塔。何謂“培風”?筆者不知。在建塔典基時用了一千餘斤精製的茶葉,作為鎮塔,存放在塔基內。方尚恂還在塔的第一層觀光者人口人處的內側牆壁上,用茶園石刻上了四句詞:

塔對塔,

尖對尖,

有人得的著,

銀子拾萬零捌千。

清朝末年,方氏家族中落,其後代子孫賭博、吸毒。許多敗家子孫都曾經到培風塔周圍破土挖基,想找金銀財寶,以維生存,但都一無所獲。直到一九五八年,省考古隊在塔基內挖出了一千多斤茶葉。

此事引起了當時人們的議論,都說:只聽說過當時建塔時,在塔基內埋放了金條元寶,沒聽說過有茶葉。由此也可以知道,在淳安人的眼中,茶葉比金銀元寶還要貴重。茶葉是何等地高尚、純潔、神聖!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淳安的山,重巒疊翠;淳安的水,碧清透澈。就是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培養、滋潤了味醇、色秀、香馨、液清的淳安綠茶;也是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培養、滋潤了淳安人的剛直、守信、儉樸的性格和涵容、機敏、純潔的品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对于淳安人来说,茶叶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金银还贵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