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品牌日」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以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品牌

周麗

「致敬品牌日」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以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品牌

新時代,新起點,隨著高質量發展時代到來,品牌經濟的發展正當其時。5月10日是第二個“中國品牌日”,品牌建設不僅影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對於提升我國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致敬品牌日」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以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品牌

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 朱劍敏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完全有能力與實力讓‘中國智造’、‘中國品牌’、‘中國建造’站到世界舞臺的中央。國務院辦公廳提出設立‘中國品牌日’,大力宣傳知名自主品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體現了國家的戰略思考和發展趨勢。”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朱劍敏在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專訪時表示。

如何打造中國品牌?以房地產企業為例,朱劍敏認為,在新發展理念下應該以高質量發展支撐起品牌建設。“碧桂園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一直推崇‘建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給業主‘一個五星級的家’。碧桂園是惟一一家在一二三四五線市場全面均衡發展的大型房地產公司,我們追求有質量的發展,而不是追求片面規模的增長。”朱劍敏表示。

高質量與高週轉的“雙贏”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房企奉行“唯快不破”的發展策略,通過追求高週轉實現規模效益。那麼,如何平衡好高週轉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從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這成為房企打造品牌不可迴避的問題。

數據顯示,包括已建成和在建的項目在內,目前碧桂園有超過1500個項目。如何在玩轉這麼多項目的同時又能保持良好的口碑?朱劍敏表示,碧桂園能連續實現跳躍式增長,得益於不斷優化的品質管理、持續快速的項目週轉、定位精準的產品線、精細嚴格的標準化、積極進取的科技創新等競爭優勢。

“集團楊國強主席一直強調‘質量和物管是我們的生命線’,要求15萬員工用工匠精神推敲公司經營的每一個細節。比如,碧桂園首創SSGF(“Sci-tech科技創新”、“Safe&share安全共享”、“Green綠色可持續”、“Fine&fast優質高效”)工業化建造體系,在工程質量管理中引入‘十條紅線’制度,但凡觸犯,項目負責人就地免職。”朱劍敏透露,碧桂園始終努力不斷優化品質管理。

碧桂園的高週轉能力領先行業。朱劍敏表示,碧桂園顛覆了房地產外包經營模式,“一條龍”開發模式實現了項目從拿地、規劃、方案設計、建築施工、裝修到銷售和物業管理整個作業鏈條完美整合,在此基礎上實現高效率運轉,達到高週轉與高質量的“雙贏”。

此外,碧桂園有著定位精準的產品線,一二線城市面向剛需,三四線面向改善性需求。摩根士丹利近日在研報中預測,基於人口增長,三四線城市的購房需求會高於一二線城市,並保持長期的持續增長,碧桂園在三四線城市的佈局比重,有助於推動增長預期。

“精細嚴格的標準化是保證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之一,碧桂園依託超4000人的龐大設計系統,推行標準化設計和反覆優化設計,擁有數以百計成熟戶型,提供高度吻合不同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節省管理成本,提高經營效益。”朱劍敏認為,標準化是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保證,是現代化生產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條件。

「致敬品牌日」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以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品牌

碧桂園總部大樓

全面的高質量發展體系讓碧桂園成為業內的品質標杆。截至目前,寧鄉碧桂園外國語學校項目、碧桂園總部獲得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就在4月27日,在“2017~2018CREDAWARD第四屆地產設計大獎•中國”活動上,碧桂園憑藉武漢晴川府、森林城市海之貝中心、森林城市鳳凰酒店、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的優秀設計,從數百份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捧得大獎。其中,武漢晴川府摘得2017~2018年度地產設計大獎地產項目金獎。

「致敬品牌日」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以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品牌

碧桂園森林城市鳳凰酒店

“碧桂園設計院多年來,在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方面碩果累累,多次獲得中國精瑞科學技術獎以及中國建築學會人居生態建築、規劃金獎等多項國家級設計大獎,併成為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築產業化分會理事單位。”朱劍敏表示。

“一帶一路”倡議是傳播中國品牌的重要契機。朱劍敏表示,碧桂園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一帶一路”要衝馬來西亞依斯干達經濟特區修建了一座國際產能合作新城——碧桂園森林城市,為促進中馬“民心相通”作出了積極貢獻。該項目不但得到中馬兩國各級領導的關注和支持,還在2018年3月被《福布斯》雙週刊網站評為“影響未來的五座新城”之一。

構築“中國建造”產業生態圈

「致敬品牌日」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以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品牌

碧桂園不僅是一家房地產企業,更以其科技創新能力推動行業發展,倒逼行業升級。以碧桂園首創的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為例,它以客戶和行業痛點為內驅動力,有效解決了滲漏、開裂、空鼓等傳統建造方式中的痛點,首創“全天候工地開放”,建造週期大大縮短,實現了“年頭買房、年尾住”。同時,該體系通過降低環境和能源成本,實現綠色發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充分肯定。

從效果來看,第一個採用SSGF的項目茶山碧桂園,接待行業觀摩超10萬人次,入圍“廣廈獎”候選項目,建造週期相比傳統建造方式縮短9個月。在去年交樓後,業主投訴相比傳統項目減少90%,房屋品質和客戶滿意度大幅提高。

“截至今年4月底,碧桂園已在54個區域、356個項目推廣使用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並將逐漸在全國推廣使用。”據朱劍敏介紹,為服務於行業全面推廣SSGF,碧桂園已成立SSGF實體公司——築夢高科建築有限公司,以SSGF為核心打造新型建築行業集成平臺。目前業務涵蓋SSGF研發創新、產業資源拓展、建築管理服務等,旨在打造開放共享、多方共贏的產業鏈平臺,創新構築“中國建造”領域的產業生態圈,促進房地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SSGF還在不斷更新。朱劍敏表示,在短期規劃內,SSGF以技術迭代、品牌鍛造為目標,針對客戶需求、痛點與現有工藝進行技術升級,針對全產品系列、全集團各區域推廣相對應技術需求進行研發。在中期規劃中,SSGF以自動化為契機,結合建築信息模型(BIM),實現施工過程中構件零切割,減少建築廢棄物產生,並強化可再生資源利用及管理。

SSGF最終是要實現美好居住生活。“在長期規劃中,SSGF以綠色生態、健康住宅為指引方向,積極創建綠色城市、綠色社區、綠色機關、綠色校園,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增強城市宜居性。與此同時,進一步提升健康要素,使居住環境更加衛生、安全、舒適、方便。”朱劍敏說道。 4月28日,因研發出新型裝配式建造體系SSGF,碧桂園新體系推進團隊組長孫軍還獲得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孫軍是碧桂園人的縮影,孫軍身上的這種認真務實、不怕吃苦的品質和工匠精神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是碧桂園人身上常見的特點。”朱劍敏表示。

產城融合豐富品牌內涵

「致敬品牌日」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以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品牌

碧桂園長租公寓

在專注房地產開發主業之餘,碧桂園也在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發展長租業務。“長租公寓是我們的試點,未來還要打造長租城市,通過資源整合打造一個全新公寓品類的城市綜合體。”朱劍敏表示,碧桂園還發展產城融合,打造科技小鎮;提供教育、醫療、物業、“鳳凰優選”等系列配套服務,滿足相關城市配套設施需求,更好地服務業主。

在發展長租業務方面,2017年年底,碧桂園正式對外發布了長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國際社區”,計劃在3年內建設100萬套長租公寓。“目前中國長租市場百花齊放,碧桂園只有迴歸消費本質,不斷把握人民對生活水平需求的升級變化,以空杯心態取百家所長,再結合碧桂園的特色基因進行創新,從產品端、設計端、運營端以及商業配套端開始規劃,結合互聯網+,植入軟性服務,嫁接多元跨界的IP或個性化產品,才能做出有中國特色的長租產品。”朱劍敏表示。

為了打造出品牌和特色,碧桂園深度探索了長租住宅的模式創新。簡單來說,把針對細分客群的長租公寓品牌有機組合在一起,加上社區商業及生活配套,就形成了“長租社區”。長租社區作為居住組團,再加上大產業、辦公、大商業、大配套,就構成了“長租城市”。朱劍敏表示,“長租城市”是碧桂園結合新時代消費升級需求,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提出的概念,代表了碧桂園對這個行業的思考以及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它是通過整合公寓、酒店、寫字樓、商業等資源打通上下產業鏈,引進零售、娛樂、健康、出行、教育等優質社會資源來打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長租產品。它是一個全新公寓品類和城市綜合體,是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城市生活生態圈。”

正如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強調的:“碧桂園做長租跟其他的企業有所不同,不僅在於是一種為國分憂的企業社會責任,更是一種實現新利潤增長的前瞻之策。”據介紹,碧桂園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和武漢開啟了長租公寓的項目。目前,上海、武漢、深圳、廈門、廣州、東莞等地10餘家門店已開門迎客。

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除了產業報國之外,碧桂園及其創始人楊國強更是孜孜不倦地投身扶貧公益事業,從1997年第一筆大額捐款算起,為全社會捐款累計超過36億元,累計受益近20萬人次。楊國強一直在探索,希望能為解決中國貧困問題貢獻力量,也希望提升國民素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前,碧桂園的扶貧公益項目覆蓋全國並走向海外,包括慈善辦學、捐贈助學、助力健康扶貧等方面,扶貧足跡遍佈廣東、廣西、四川、青海、海南、河北、陝西、江西、河南、安徽、湖南、甘肅等省和自治區。

“碧桂園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始終以‘做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陽光企業’為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努力追求自我超越與完善,以實際行動做出的諸多有益探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希望社會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朱劍敏說。

住房城鄉建設部唯一綜合媒體

中國建設報房地產融媒平臺

支持單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