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蓄勢暗戰秦皇島

房企蓄勢暗戰秦皇島

素有“京津後花園”之稱的港城秦皇島,一直是房企關注的重要城市之一,尤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下,秦皇島的區域價值備受青睞。近期,隨著中冶置業首次以三盤聯動的方式亮相秦皇島,港城的房地產市場再次引起關注。

從房地產政策來看,2017年,隨著全國各地接連進行樓市調控,秦皇島也先後出臺了三次調控措施,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今年4月份,河北省出臺《住房制度改革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秦皇島樓市發展被置於住房制度改革的大盤中。

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根據今年4月份出臺的《住房制度改革工程實施方案》,河北省住房制度改革工程包括五項重點任務:加快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進新一輪棚改工作、全力做好公租房工作、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借鑑北京、上海經驗做法,積極探索共有產權住房。

其中,今年的目標是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選取部分城市先行開展試點,啟動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建設。列入國家計劃的政府投資公租房分配率達到90%以上,各地出臺公租房租賃補貼政策,發放租賃補貼3萬戶。全省棚改開工23萬套。切實防範住房公積金風險,各市完成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實現全省統一的住房公積金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穩定運行。

在中冶置業秦皇島三盤聯動的發佈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分析稱:“從長期趨勢來講,國內大約還有100個城市的價值值得關注,當然包括秦皇島。河北人口淨增長的城市有三個,省會石家莊,最主要的經濟城市唐山,以及全國旅遊度假休閒城市秦皇島,其中秦皇島的城市天然條件更適合居住,這裡的氣候是北方最好的城市之一。”他認為,秦皇島是典型的旅遊度假型、休閒型城市,所以房地產業會先發展起來。

秦皇島是重要的旅遊城市,旅遊地產的發展是重要內容之一。“秦皇島作為沿海開放城市,房地產的外部需求一定存在,而且會越來越大,但這種需求不一定靠賣房來滿足,完全可以通過其他形式,比如發展旅遊酒店,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去年6月份,秦皇島市房管局副局長陸長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限購政策的出臺對旅遊度假型產品的銷售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從長遠考慮,從經濟結構轉型角度考慮,對旅遊度假型酒店發展是有利的。

房企蓄勢發展

當前,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推進,長效機制正在形成,房地產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對於房企來說,轉型發展與生存競爭的問題並存。梳理近些年房企進入秦皇島市場的潮流,可以發現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在2010年前後,恆大、萬科、華潤置業、遠洋等品牌房企紛至沓來,從2016年開始,包括碧桂園、綠城、富力、萬達等在內,其中部分已經正式入駐,一部分則已有明確意向入駐港城。

其中,中冶置業在今年五月底發佈了秦皇島“中冶·德賢公館”、“中冶·德賢華府”、“中冶·德賢新城”三大高端住宅產品,以三盤聯動的方式亮相秦皇島,顯示出蓄勢待發之勢。

“在房地產‘鍍金時代’,中冶置業開創多格局發展模式,作為中國領先的城市開發運營商,走出了專業化、品牌化、精細化的發展之路,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實現了從房地產開發商向城市開發運營商的跨越。此次中冶三盤聯動首發秦皇島,是中冶踐行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使命的重要舉動。”中冶置業董事長劉福明說道。

劉福明表示,作為中國五礦集團骨幹企業、中冶集團房地產板塊核心企業,中冶置業竭力培育“一主N翼”業務體系,實現企業從房地產開發商到城市開發運營商的跨越;實施綠色科技地產戰略,致力於打造以“綠色建築、科技住宅、智能家居、智慧社區”為特徵的高端精品;認真研判“地產金融化”的發展趨勢,“把低活的不動產變成高活的金融品”,探索輕資產運營的企業發展路徑。

事實上,除了中冶置業,其他進駐秦皇島的房企也在蓄勢發力。以碧桂園為例,在中冶置業三盤聯動亮相秦皇島的當天,秦皇島市人才安居工程正式啟動。根據《秦皇島市人才安居工程實施辦法(試行)》,秦皇島市人才安居工程主要通過租賃和出售兩種方式為人才解決在秦皇島市住房問題,共包含2個項目、843套住房。其中,碧桂園項目主要保障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等人才需求,項目5月29日奠基開工,預計2020年交付使用。

除此之外,房企合作開發也在秦皇島頻繁上演。例如,碧桂園與中交集團合作開發建設的金夢海灣地塊,將依靠海岸線資源打造滿足度假需求的高端度假項目。

在已經進駐秦皇島的房企中,還有的把重心放在了旅遊地產、產業小鎮、商業地產等的開發上。例如,去年初華夏幸福與秦皇島昌黎縣簽署協議計劃打造旅遊產業小鎮、乾紅產業小鎮、葡萄產業小鎮和詩詞產業小鎮,對約定區域進行投資、開發、建設、招商及運營等工作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