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信鏈初殿松:讓區塊鏈落地職場,爲社會創造增量價值

20年,初殿松始終專注一個行業。

作為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他在1998年成立了青島英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從一開始就定位做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

旗下的招聘應用“HR伴侶”,是國內最早的互聯網招聘平臺之一,鼎盛時佔據青島90%的市場,平臺付費企業用戶達7.8萬家。升級後的品牌“小職了”已經成為一家新三板上市企業。

2016年,初殿松發現把區塊鏈技術引入人力資源領域,可以更好地解決個人履歷中“摻水”的問題。於是,隨後他與孟巖、陳菜根等人共同啟動了“職信鏈”項目,希望在解決行業問題的同時,為職場人創造一份有價值的職業信用數字資產。

用區塊鏈技術真正解決行業問題

目前大多數企業的招聘方式都是通過個人履歷以及一段簡短的面談來了解一個人,應聘者虛增薪酬、誇大工作業績、虛報任職背景、虛構教育培訓經歷等各種虛假資歷讓企業難辨真偽,常常造成了企業篩選成本高,卻效率低的問題,而優秀者以往的工作經歷由於沒有可查的記錄,在應聘新職位時也很難被知曉、相信。

對個人而言,基於職信鏈上的職業信用數據就是自己未來求職最好的憑證。這些信用數據也會在未來的交友、信用貸款、保險等眾多場合中起到重要的增信作用。

對於企業而言,職信鏈不僅能幫助企業提升招聘效率,還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員工自管理。原因很簡單:職信鏈檔案的建立會讓員工更加註重維護個人的職業信用,以往遲到、早退、非正常離職等問題將大幅度減少;員工做事兒會更加認真,因為現在的每一筆職場成就,都能被記錄,在未來個人升職、跳槽中起到非常好的背書作用。

事實上,職信鏈不對人做任何評價,員工信用數據完全根據企業情況與員工崗位自主設定、填入。職信鏈起到的作用只是檔案保管的作用,保障數據不可更改,再讀出時的資料真實可靠。

Token真正為社區創造價值

職信鏈擁有完備的token(通證)流轉生態,企業查詢人才的職信鏈數據、發佈招聘信息等行為都需要消耗一定的token;用戶在使用社區增殖服務時需要支付token;企業也可以使用token對員工進行工作激勵。

同時,職信鏈將總量超20%的token用作生態激勵,其中包括激勵企業優秀員工:職信鏈通過智能合約為高評分的員工直接發放這部分獎勵。在初殿松看來,這種大規模的激勵制度,能引導起非常大的職場正能量,從職場擴散到整個社會。

據介紹,職信鏈另外一個獨特的地方是,從一開始就成立了職信鏈全球公益基金:將總量高達5%token作為初始基金,隨後逐步增大至10%左右,全部用於社區公益活動,該基金的未來目標是:資金總量不少於100億元人民幣,存續期不少於100年,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公益基金之一。

初殿松告訴節點財經,這大約是全球唯一一個從一開始就成立全球公益基金的區塊鏈社區項目。

職信鏈後續還對職場人開放token自金融服務。基於職信鏈上優秀的信用數據,個人也可以發行自己的token,只要你夠優秀你的token是可以被相信和認購的,這將有利於解決目前職場人普遍融資難問題,使個人信用資產能夠快速進行價值變現。

創造社會增量價值

“一個真正的區塊鏈項目,是能夠為社會產生新的價值增量的,而不只是存量財富相互收割的投機。”在初殿松看來,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應該是一個項目最基本的價值所在。

職信鏈一方面能真正解決行業問題,激發出職場自律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為職場人創造一份可以受益一生的職業信用數字資產。

經過初期的市場推廣,目前已有100多家企業入駐職信鏈合作關係,用戶達5萬多人。對於未來,初殿松的規劃是,三年左右實現100萬家企業用戶,1億個人用戶,30億職信數據以及10個國家的分佈。

“職信鏈的主要作用是對員工的激勵,是企業和社會高效率的人才激勵工具,是幫助企業員工樹立優秀者不會吃虧,敬崗愛業定有回報理念的高效工具,而不是對人的懲戒。”初殿松強調,“企業通過對人才每月的職信記錄,為人才提供了寶貴的職業背書,這是人才之前從未有過的寶貴職業信用數字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