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位卑休勸人」,難道人窮就沒「親戚」?

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位卑休勸人”,難道人窮就沒“親戚”?

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老農口中的這三條俗語,究竟有何含義,如果您有不同的理解,請在留言區進行評論!

一、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

其實,這句俗語大家都瞭解過,就是說,我們這一代的親戚能維持的不錯,而下一代感情稍微有些疏遠。而倘若到了第三代,那麼也就是嘴頭上的親戚,沒有什麼實質上的交往了!尤其城市中獨生子女較多,親戚不讓農村那樣的複雜,我們不再過多的講解!在農村,這種現象還是很常見的,闢如說“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同輩人之間親緣的紐帶斷了,下一代都很少來往了,何談到第三代呢?

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位卑休勸人”,難道人窮就沒“親戚”?

二、人死飯甄開,不喊人自來

在農村,“飯甄”其實可以說是招待宴席用的座椅板凳、酒具、鍋碗瓢盆的一種統稱!在農村,一般情況下,舉辦喪葬儀式中午要招待親朋的,在我們這裡俗稱:喝豆腐湯!然而在農村,喪葬的儀式是很繁瑣的,這就需要有很多的人前來幫忙,而在我們這稱這些人為“執客”。通常情況下,對於“執客”婚慶時要新郎上門去請,而在喪葬時,只有聽到誰家有喪事了,就會自己來!這也是我們村的傳統,然而,“五里不同俗,十里該規矩”不知在你們那,有這樣的規矩嗎?

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位卑休勸人”,難道人窮就沒“親戚”?

三、人窮斷六親,位卑休勸人

對於老農說的這句俗語很是扎心,難道“人窮”親戚也不親嗎?其實,在農村不管你同不同意,富貴在親戚中扮演了很大的角色!何為六親?其實指的你身邊最親近的六個人,如父母、兄弟、妻子、孩子!而如果一個人生活潦倒、貧窮,不思進步,那麼他最親近的人也不願意與他聯繫!而位卑休勸人意思是,在農村一個人說話要有分量,一是德行;而大多數人把金錢當做衡量人的一個標準,如果你貧困那麼說出的話就算有道理,別人也不採信,認為在吹牛皮!其實,這也是農村的一個現狀,隨著移風易俗的推進,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農民的認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相信不久之後,以金錢定身份的錯位的觀念將逐步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