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被人欺,檢測你是否足夠真誠

自欺、欺人、被人欺,檢測你是否足夠真誠

南懷瑾: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死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

如此而已。

如果能逃出了這三樣的話,就跳出三界外,真正的高境界了。

1、不自欺

一個人對自己認知清晰,不欺騙自己,其實很難。

孔子初次參加祭祀典禮,很多規矩都不懂,於是請教身邊的人。

有人就責備孔子,怎麼這麼不懂禮。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不懂規矩,不能假裝懂,所以要請教,這樣才能不出岔子。

對自己誠實,是一種極高明的智慧。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被矇蔽。

就像是狐假虎威的狐狸,因為背後有老虎撐腰,所以百獸辟易。

漸漸地,其他動物的恭維讓它飄飄然,覺得自己真的天下第一了,然後去挑釁了大象,最終慘死森林。

有時候,一個人的能力強,很可能是藉助了其他力量,別人奉承你,未必你自己能力強。

有可能是你的位,也有可能是他們見識太淺。

蘇軾曾經擔任朝廷的禮部尚書,聲名顯赫。

很多人就奉承他,說他一肚子的錦繡文章,但是蘇軾有很清醒的認識。

他知道自己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時刻保持反省的狀態,保持謙遜,一個人才能去掉外在的遮蔽,認清自己。

自欺、欺人、被人欺,檢測你是否足夠真誠

2、不欺人

一個人不欺騙自己,才能不欺騙別人。

保持內心的真誠,才能不向別人使用狡詐的手段。

蘇軾在烏臺詩案中“因言獲罪”,被人尋章摘句,扣上了反對皇帝的帽子,九死一生。

後來新黨垮臺,舊黨起復,蘇軾得以重返朝堂。

當時舊黨打壓一個新黨言官。同樣是“尋章摘句,羅織罪名”。

蘇軾反對,說,這其中的滋味我嘗過,不願意讓別人嘗。

言事無罪。這是宋朝的鐵律,也是蘇軾內心的自由。

他不能欺騙自己說:對待政敵,不擇手段也是合理的。

所以他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因為不欺己,所以不欺人。

只要內心的閘門不曾鬆懈,無論外界多汙濁,我們始終都能保住內心的善良。

3、不被人欺

一個人不自欺,不欺人,那麼誰又能欺騙得了你呢?

蘇軾一生歷經波折,在朝—外放—貶官—還朝—外放—貶官,大起大落,飄零四海。

如果他肯自欺,或者肯欺人,他的仕途就不會這麼坎坷。

就像他的朋友章敦,欺騙自己說,官場就這樣,我也就跟著一起混吧,開始自欺、欺人,於是官途順暢。

蘇軾的不自欺,不欺人,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真誠。

不迴避問題,不遮蔽問題,總是和挫折黑暗正面對抗。

這是一種煎熬,遠不如章敦隨波逐流來得舒服。

但,因為煎熬所以思索,所以讀書,所以寫作。

人生在世,若不自欺,誰沒有無法解答的困惑?

他熟讀儒釋道經典,用自己的思考去解答自己人生中的困惑。

最終自由出入儒釋道三家,世事洞明,淡然豁達。

人生的通達哪裡來?

在不斷的反省中來,在不斷的煎熬裡來,在不斷的思考裡來。

不自欺,不欺人,是智慧的源頭。

歷經風雨,他一眼就能看到人心裡,又有誰能欺騙他呢?

人,因為有“自欺”,才會“欺人”,最後當然要“被人欺”。

人不自騙,誰又能騙了你呢?

換言之,

人要自愛,才能愛人,最後自然可被人愛。

人要自尊,才能尊人,這樣才能使人尊你。

人要自立,才能立人,這樣才能讓別人立你。

王陽明說:“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一切問題都是自身的問題,都是自己內心的問題。

人,因為有“自欺”,才會“欺人”,最後當然要“被人欺”。換言之,人要自愛,才能愛人,最後自然可被人愛。也可以說,人要自尊,才能尊人,這樣才能使人尊你。

那麼,曾子所說的“誠意,毋自欺也”,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你必須要先注意一個“毋”字,這個字,在古代是和“弗”、“勿”、“莫”通用的,等於現代語的“不可”、“不要”。毋自欺,就是不要自己騙自己。

“意識”,是“心”起分別理想作用的先鋒。它旋轉跳躍變化得非常快速,而且最容易作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自我肯定或否定。它就在我們腦子裡盤據活動,發揮思想、理想、幻想等成千成萬的作用。但它本身是把握不住,想過了用過了便溜了。它把好壞交給我們的“知性”去判斷。它把種種影像收集歸納以後,又交給了“心”來安排收藏。要使“意識”淨化,除非你真要做到“內明”反省的學問,隨時留意它的活動,使它能“知止而定,定而後安,安而後靜,靜而後慮”,才能得到真正的“誠意”境界。這裡的“誠”字,是包括專一、安定、無私、明淨的意義。所以子思著《中庸》,便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誠者,自成也。”同樣是發揮“誠意”的內涵。這是“內明”之學的精髓所在。

同樣的,我們平常生活中,對人處事,也是這個“意識”的作用最為重要。但你如果對“內明”學養不到家,那被“意識”所“自欺”、或“欺人”、“受人欺”是勢所必然,事所難免。因此,孔子特別指出對於“外用”方面就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好。換言之,在“外用”方面,孔於是教我們對人對事的原則,不可隨便任意妄為,不可認為必然如此,不可固執己見,不可認為非我不可,這都屬於“意識”不自欺的警覺。因此,曾子開頭便說:“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譬如說,人人都會埋怨被別人騙了,其實,人不自騙,誰又能夠騙了你呢?相傳禪宗的初祖達摩大師初到中原,將要入山面壁的時候,有人問他,大師啊!你來中國的目的是做什麼?達摩大師便對他說,我要找一個不受人欺的人。達摩大師才是真大師,人能先不自欺,才能不受人欺(小心,也許我正在自欺,而且又欺了大家)。

——《原本大學微言》

不要管外界的環境如何,只要修好自己的身,守住自己的心,人生自然能得圓滿。

自欺、欺人、被人欺,檢測你是否足夠真誠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