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銀行全渠道佈局數字化轉型,螞蟻金服舉辦首屆移動智惠金融會

如何使用AI營銷模型,讓營銷效果提高10倍?如何通過人臉識別、生物核身打造最安全的金融支付平臺?如何讓數據中臺真正“理解”手機端用戶,這被視為銀行業數字化轉型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5月11日,螞蟻金服在杭州西湖畔西子賓館舉辦首屆"移動智惠金融峰會",除了螞蟻金服技術高管團隊之外,還有國內著名高校的金融學者、全國頂尖的技術專家,以及超過200家金融機構500多位金融領域的行長、總工程師、CIO等嘉賓共同出席了本次峰會,共同探討銀行數字化轉型之路、智能銀行App、無感支付、數字化中臺體系等金融科技領域重要問題與解決路徑。

助力銀行全渠道佈局數字化轉型,螞蟻金服舉辦首屆移動智惠金融會

《2017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手機銀行交易達到了969.29億筆,同比增長103.42%。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博導、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直言,這預示著移動入口會成為未來整個金融業務最為主要的渠道和入口,也是引領銀行整個數字化轉型的排頭陣地。

據數據統計,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突破7億,人均每天打開移動設備150次以上,人均每天在移動端耗時超過3小時。在移動為王、體驗為先的今天,便利化、場景化、人性化的互動體驗成為成就客戶價值的關鍵要素,建立移動時代的統一數字化渠道,構築移動智慧銀行平臺3.0已經是全球金融行業的一股浪潮。

助力銀行全渠道佈局數字化轉型,螞蟻金服舉辦首屆移動智惠金融會

“我們正在通過技術開放的能力,致力於服務銀行業提高發展質量,”螞蟻金服副總裁劉偉光指出,過去幾年,國外頂級銀行如花旗、匯豐關於數字化轉型的討論,其中80%話題都集中在如何構建在雲上基於移動終端的未來數字化銀行。

“今天,當生物核身技術、安全風控技術足夠強大,意味著銀行可以將所有的業務移植到手機端上。未來的手機銀行將已經不再只是APP、超級APP的概念,將是融合APP、大數據、安全、核身、風控於一體的新型的全渠道的業務。”

助力銀行全渠道佈局數字化轉型,螞蟻金服舉辦首屆移動智惠金融會

未來,銀行的差異化核心競爭力將在於,如何以用戶洞察為基礎,以大數據+AI為引擎,以AR/VR、LBS、移動小程序場景為依託,以人臉、指紋等生物核身技術為手段,為客戶提供安全、智能化、個性化、好玩有趣、極致體驗的多元化移動服務。

本著“開放”和“共贏”的出發點,螞蟻金融科技一直將科技開放、科技輸出作為螞蟻的重要使命之一,致力於打造中國自主品牌的“科技脊樑”,向全社會提供經過螞蟻自身驗證的、完善成熟的、世界級的金融科技產品。本次大會最吸引觀眾的,也是分享的技術方案都來自螞蟻真實的業務場景錘鍊和實踐經驗。

螞蟻金服副總裁劉偉光表示,“對移動金融、移動銀行整體戰略而言,金融App只是冰山一角,底層看不到的為移動渠道和環境所打造和優化的風控、大數據、智能化、營銷、分佈式架構等是能支撐移動體系的堅實和基礎。螞蟻從自身實踐與市場研究來看,這些所有相關的技術與應用體系,才是未來移動銀行的藍圖。”

基礎設施與大數據的能力,堪稱金融機構轉型進步的兩個車輪。縱觀峰會現場的技術報告,從金融支付技術架構演變,到移動金融時代數字銀行的大數據應用,以及人工智能、生物識別保駕護航的智能風控系統,螞蟻金服科技技術對外開放的金融級核心數字化能力,可謂為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從平臺、數據到應用場景落地和開拓的全渠道部署的技術能力,以及從元數據存儲和處理到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挖掘的全鏈路數據化分析技術支持,賦能銀行成為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強大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為底盤,以互聯網數字化運營能力為手段的開放性平臺金融企業。

中國的銀行在數字化轉型中要有一顆“中國芯”,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金融科技,就是一顆面向未來的“中國芯”。

以螞蟻金融科技戰略合作伙伴華夏銀行為例,螞蟻金服與華夏銀行的合作涵蓋四個階段與層次,包括:連接科技能力、並蓄服務理念、融合共耕市場、再造生態系統。以華夏銀行和螞蟻金服各自的獨特優勢為雙方的各類客戶提供極致的金融服務體驗,共同開拓市場。業內人士稱,這可以說是中國銀行業里程碑式的標杆事件。對於移動金融、互聯網金融業務而言,對應的運營能力中臺,核心業務支持等系統在未來會互相滲透和融合,完成整個銀行數字化轉型。

據瞭解,未來,螞蟻金融科技將舉辦更多技術論道,向各國合作伙伴與開發者交流螞蟻的技術進展與技術思考,分享最新的技術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