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海外上市第一人,在逃美國15年揚言要培養100個億萬富翁


仰融原瀋陽金盃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航天華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理事長……現在他仍然擔任所謂華晨系下香港圓通科技董事長以及香港華博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仰融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在上個世紀中國大陸汽車工業剛剛起飛之際,仰融就是業內的風雲人物。

藉由把握時機與透過資本操作,仰融成為華晨汽車的董事長,不但爭取到與豐田、通用、BMW等國際汽車巨頭的合作,更早在1992年成功在紐約上市,締造中資企業赴海外上市的創舉,鋒頭一時無人能及。仰融堪稱中國現代汽車工業的教父。但就在他的汽車帝國要更上一層樓之際,他失去經營權。不過,這次的打擊並沒有讓仰融一蹶不振,反而讓他沉澱下來,在傳統汽車領域之外另闢一片新天地——新能源汽車。

在仰融自己的講述中:他在越南打過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傷,腿斷了,頭也打開了,三次進手術室,奇蹟般沒有殘疾地活了下來,這以後便開始既珍惜又藐視生命。20世紀90年代他先在江陰縣開了一家小商店,沒多久又跑到一家外貿公司做推銷員。有一陣子,他從江陰消失了,後來在香港註冊了一家財務公司,賺到第一桶金。當他再次出現時,人們發現他已是一幅暴發戶的打扮。


1991年7月22日,仰融以1200萬美元買下金盃汽車40%的股份,之後他又安排了一次關鍵性的換股,將控股比例擴大到51%,成為該公司的絕對控股方。仰融為此專門在太平洋小島百慕大設立了一個項目公司——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10月,“華晨中國汽車”在紐約成功上市,這是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第一例。這消息當年在海內外轟動一時。在汽車產業上,他曾主導與德國BMW、美國通用、日本三菱建立合資合作。

為中國積累大量技術、培養人才。他請兩名高級工程師給自己上課,培養自己對汽車行業的興趣和判斷力,此外還在1995年年底赴日本考察金盃的合作方——豐田汽車。他對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極為著迷,一回國便組織中層幹部赴日培訓。2000年,華晨的年營收達到63億元,佔據輕客市場60%的份額。次年,《福布斯》雜誌將仰融評選為“中國第三大富豪”,淨資產達70億元。仰融的事業和聲望都達到了頂峰,不久他便急速墜落。

2001年,仰融在一次員工大會上說,“到2010年銷售100萬輛汽車,有200億利潤。2010年我要在華晨培養100個億萬富翁、100個百萬富翁,我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2010年前就下臺!”羅孚項目立項源自發動機問題。一開始,仰融為中華轎車配備的發動機來自瀋陽航天三菱,但轎車下線後他發現這款發動機動力不足,與車型不匹配,要求三菱方面更新技術,結果被三菱回絕了,他只好尋找新的供應商。


羅孚項目是一個戰略級項目,仰融決定不把項目放在瀋陽,甚至不放在遼寧,他執意把項目地點選在浙江寧波,做出這樣的選擇,仰融有多方面的考慮。比如寧波擁有深水港,航運業發達,便於大宗設備的進口和羅孚汽車的出口。此外,寧波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周邊汽配市場發達,可有效降低零部件的採購成本。再者,寧波毗鄰上海,擁有人才、理念和市場優勢。這一決定也導致了仰融之後被華晨董事會解除了仰融的董事會、總裁等職務。

2009年初夏,不甘寂寞的仰融重出江湖,宣佈了一個新的造車計劃。根據該計劃,他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個產能300萬輛的汽車項目;同時在中國投資400億~450億美元,建設一個產能100萬輛的汽車項目和300萬套的發動機項目。雄心勃勃的仰融說:“我有那麼可怕嗎?”伴隨正道汽車的迴歸,這位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最著名的攪局者捲土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