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兩隻大雁的愛情故事竟然能上熱搜!

震驚!兩隻大雁的愛情故事竟然能上熱搜!

來源|喜馬拉雅FM 酈波的精品課程《酈波品千古最美情詩》

前不久,上海電影節上傳出消息,金庸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神鵰俠侶》又將翻拍,並由老怪徐克執導。金庸與徐克二位武俠大佬,時隔三十年再次合作,也的確引人期待。楊過大概是金庸所有男主角里最有女人緣的一個,基本上書中所有適齡女子都對他有些曖昧的心思。

震驚!兩隻大雁的愛情故事竟然能上熱搜!

唯獨只有一個人例外,彷彿楊過就算鑲了金邊也入不了她的眼,而她的一生卻也為情所困。這個人,就是整部書裡看似最無情的李莫愁。而她最喜歡唸的,竟然是一首最有情的詩。

世間有情,大雁也不能例外

《神鵰俠侶》裡,李莫愁經常吟唱一首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甚至連最終葬身火海都還在唱這幾句,可見其深情錯付的遺恨。金庸先生捧紅了這首《摸魚兒》,可大多數人卻不知道這首千古情詩背後的故事。

這首詞是金代著名詞人元好問的代表作,在當時眾相傳唱,可謂熱搜。金章宗泰和五年,年僅十六歲的元好問赴幷州趕考。時值南宋與金對峙,北方大片國土落入金人之手。生於山西忻州的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

震驚!兩隻大雁的愛情故事竟然能上熱搜!

他的“喪亂詩”可以媲美兩宋名家,絲毫不遜色。這首雁丘詞,原本是元好問在趕考途中偶遇了一雙大雁。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中也還原了這一幕。

郭靖和黃蓉養的兩隻白雕,一雄一雌、恩愛非常。在絕情谷救郭襄時,雌雕不慎被金輪法王打死,雄雕不肯獨活,一頭撞死在山澗之間。元好問看見的,也差不多是這麼一種情形,只不過主角是兩隻大雁。有感於此,年輕的詩人提筆寫下這闕《摸魚兒》:

震驚!兩隻大雁的愛情故事竟然能上熱搜!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一對大雁的生死相許,雖是悲歌,卻堅貞不屈。

花開並蒂,雁過留痕

除了這首雁丘詞,元好問另有一首《詠並蒂蓮》,可與此篇對照參考。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臥風雨。

這首詞前的小序,記述了一個非常悽美的愛情故事。一對相戀的愛人,因被雙方父母反對,相約投河殉情。人們在河裡發現了他們的屍體,後來每年盛夏這條河裡都會開滿並蒂蓮。

震驚!兩隻大雁的愛情故事竟然能上熱搜!

這兩首詞,記下的都是殉情的悽婉愛情。兩個年輕人反抗封建禮教的決心和對愛情的忠貞感動了元好問,而大雁的生死相隨更是讓他年輕的心中充滿了纏綿悱惻的情思。元好問是金人,卻崇敬儒學,並致力在金國推廣中原文化。他的詩,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國破家亡的現實;他的詞,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別有一番風味。

他博學多才,官至知制誥。因為目睹親歷金朝的衰亡和蒙古滅金的全過程,作為一個憂國憂民的士大夫,他熱愛著自己的國家和土地。他以一己之力編纂金史,推崇儒學治國,抱著“以詩存史”的目的,將自己的詩作結成《中州集》。正因如此,今天我們才能對宋金時期北方的形勢有諸多瞭解。

震驚!兩隻大雁的愛情故事竟然能上熱搜!

但是愛情總是永恆的主題。元好問的詞流傳下來的有300多首,但是人們最熟悉的卻還是那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元好問秉承“身後是非誰由得”的思想,生前勤於政事,先天下之憂而憂,可是非功過皆有後人評說。去世時,他命人在碑上只刻“詩人元好問”幾字,一生視詩詞、文學為最愛,自問詩人二字便可概括一生。

關於主播:

酈波,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一個教書匠,常在學校和《百家講壇》的課堂。講述中國古典文化與詩詞的美,將傳統文化與通俗故事相結合,深入淺出,廣為傳播。

關於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