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公水”多式聯運的黃石探索:大交通 大物流 大發展

夏至時節,長江貨輪的汽笛,進港列車的嘶鳴,在黃石新港上空交織迴響。

6月12日,黃石多式聯運地方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鐵路、公路、水路無縫銜接的港口物流模式已然開啟。

依託大交通,構建大物流,促進大發展,黃石發展史上迎來濃墨重彩的一筆。

加快建設現代港口城市,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黃石風帆正舉、破浪前行。

“鐵公水”多式聯運的黃石探索:大交通 大物流 大發展

立體佈局,“鐵公水”無縫銜接

6月21日,黃石新港水陸碼頭。

九大泊位一字排開,吊臂林立,一派繁忙;江面上,貨船來往穿梭;新開通的進港鐵路整齊排列,貨運班列進出有序。

以港區為中心,大棋路、沿江大道、新建315省道等一批疏港“毛細血管”正在被打通。一個立體交通網絡逐漸形成。“打造‘鐵公水’多式聯運模式,黃石從夢想走進現實。”在黃石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看來,這是城市發展的戰略定位,是建設現代港口城市的必由之路,更是發揮黃石交通優勢的迫切需求。

攤開地圖,黃石“黃金區位”優勢一目瞭然。大廣、杭瑞、滬渝、福銀等6條高速公路穿城而過,武九客專全境通過。黃石坐擁79公里長江“黃金岸線”,港口枯水期水深均在6米以上,5000噸級貨輪可常年往返。

“鐵公水”多式聯運的黃石探索:大交通 大物流 大發展

然而,曾幾何時,“黃金區位”並未產生黃金效益。

黃石市交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黃石是全省老工業基地,銅、鐵、建材等傳統支柱產業“大進大出”,物流運輸支出佔據生產成本的半壁江山。根據測算,同等條件下公鐵水貨運成本分別約為:2元、1.5元、0.1元,多式聯運又比單一運輸方式節約30%左右。為此,黃石部分企業無奈捨近求遠,跑到武漢、九江報關通行。

多式聯運的短板成為城市發展無法迴避的痛點,甚至一度掣肘城市轉型發展。

痛定思痛,黃石市委市政府決定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黃石新港在幾乎是一張白紙的陽新棋盤洲區域開工,黃石新港身後100平方公里預留陸地,為多式聯運建設提供巨大想象空間。

“鐵公水”多式聯運的黃石探索:大交通 大物流 大發展

鐵腕推進,創造“黃石速度”

2015年9月29日,黃石新港投入運營,定位“億噸大港、百萬標箱”。黃石市政府引進深圳鹽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從開工到建成開港,只花了一年時間。

2016年12月18日,新港口岸開關運營,建成我省地級市首家保稅物流中心。再次實現當年申報、當年建設、當年驗收、當年開關。

2017年9月29日,黃石新港進港鐵路正式貫通,成功獲批國家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項目。

2018年6月12日,黃石多式聯運地方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格局成型。

四年四大步,一年一臺階。連來自深圳、見慣“深圳速度”的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林中都發出感嘆:“這是了不起的‘黃石速度’。”

成就“黃石速度”的背後,是黃石市委市政府壯士斷腕的決心、不勝不休的拼勁和久久為功的毅力——

黃石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項目總指揮,列出項目清單,倒排工期,用釘釘子精神,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多式聯運項目建設。

鐵腕治理非法碼頭,掃除發展障礙,避免碎片化、分散型競爭。黃石採取行政、司法、經濟、市場等多種措施,兩個月內將106個非法碼頭和123個非法泊位全部拆除,被省政府認為在全省非法碼頭整治工作中“態度最堅決、行動最迅速、工作力度最大、整治效果最好”。“黃石速度”見證黃石鉅變。“鐵公水”多式聯運實施,為黃石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鐵公水”多式聯運的黃石探索:大交通 大物流 大發展

對接國家戰略,打造現代港口

“建成多式聯運的綜合運輸形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面對成績,黃石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顯得格外冷靜。

如何做好多式聯運大文章?以“港城聯動、以港興市”為目標,堅持“一城一港一主體”,黃石把目光鎖定在高標準建設現代物流園區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打造現代港口城市。

截至目前,黃石新港物流園區已吸引國內多家物流龍頭企業落戶——佔地1500畝的鹽田物流園區初具規模,傳化誠通公路港已於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多式聯運貨物吞吐平臺日益完善。目前,黃石正在申報綜合物流保稅區,著力培育一批外向型企業。黃石市政府將出臺多項多式聯運扶持政策,對進出黃石新港貨物給予真金白銀補貼,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如何利用黃金水道的天然優勢、擴大多式聯運效能輻射半徑?黃石新港多式聯運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尋找最佳契合點。西部城市的汽車及其零部件經鐵路運輸進入黃石新港,貨物即可通江達海;水路運來的貨物抵到黃石新港,通過疏港鐵路,可穿越歐亞大橋,直達漢新歐腹地。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國家戰略,一個交通閉環已經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