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薇《北京女子圖鑑》正在一步步扭曲我們的三觀

戚薇《北京女子圖鑑》正在一步步扭曲我們的三觀

文/易水寒

《北京女子圖鑑》在如火如荼地熱播中。

最早被吸引,是因為名字。圖鑑之所以為圖鑑,在於它全面、系統及準確。這部號稱“最扎心北漂必看”的大戲,我原以為它會真實還原北漂一族的艱辛,會是一部讓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感同身受的勵志大作。結果,刷了幾集,卻讓人大跌眼鏡。

首先在事業上,沒看到女主陳可絲毫的努力和能力的展現,卻讓她一路飆升。

初來乍到北京這樣一個人才濟濟的城市,的確讓人覺得偌大北京城,竟無我容身之所。找工作一再被拒,拼一個小公司前臺的工作都要熟人介紹才去得了。劇情伊始:陳可在街邊啃半個玉米,跟人擠在沒有窗戶,沒有信號的地下室……的確在北漂的心酸細節上做了鋪墊和刻畫。

可前臺的工作沒幹多久,在一次朋友介紹的飯局裡,就憑一位連珠海在廣東還是在海南都分不清的老闆的一句話,第二天就去了外企。而這樣一個飯局,還被陳可定義為“灰姑娘為自己的未來押下的一注籌碼。”這到底想表達怎樣的價值觀?是要靠在男人身上下賭注,才能贏得未來嗎?

外企白領的位子還沒坐熱,又因為一次與新媒體公司顧總的偶遇,換了新工作,從月薪2000飆到7000。

電視劇10多集過去了,我始終沒看到女主角因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不懈努力換來的成就。讓她輕而易舉升職的那份合同,靠的還是對方公司高管的青睞。

我想說的是,人生其實並沒有這麼多高歌歡唱的橋段,更多的是一地雞毛的掙扎。我們可以理解編劇希望將女主角塑造成一位從職場小白華麗轉身都市精英的形象,可這樣的蛻變太不真實,太不符合邏輯。

事實上,大部分的北漂,想努力在這座看似繁華的城市紮根,他們都要經歷生活無數次殘酷的碾壓,灰姑娘的故事永遠只存在於童話裡。

戚薇《北京女子圖鑑》正在一步步扭曲我們的三觀

其次,劇裡的愛情觀真的不敢苟同。

陳可來北京闖蕩的幾年,沒少談戀愛。

先是在一家新公司,遇到了張超。起初,張超的工作能力以及對愛人的貼心呵護,都讓陳可幸福感爆棚,她坐在張超自行車後面那種由衷的笑著實讓人為之動容。

張超是一個踏實、有責任感的男孩,他規劃的未來都和陳可有關。他想給陳可一個家,不想她像女強人一樣辛苦,希望陳可在他的保護下享受著平凡的幸福。

我想,最甜蜜的事莫過於在異鄉有這樣一個彼此相愛,從心底溫暖你的人和你一起為了美好的未來打拼。

可是,陳可來北京的目的可沒有如此單純。

在她過生日的時候,看到張超的LV袋子,料定會送她日思夜想的LV包包。可張超拿出的卻是一條299包郵,看著做工粗糙的LV睡裙,陳可失望到谷底。她不知道,張超真的給她買了LV包包,只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沒有及時送到。

就這樣,她感覺自己和張超想要的生活不一樣。在一次張超進藥店的時候,陳可沒打招呼便轉身離去,以極不公平的方式為他們這段感情畫上了句號。

陳可口口聲聲說自己跟張超不合適,張超享受當下的幸福,而陳可想要的更多。殊不知,她在乎的這些“更多”,其實是愛情裡最不值錢的東西。這樣捨本逐末,為了愛情以外的東西而放棄最值得珍惜的情感,將變成她一生永遠的遺憾。

告別了張超,陳可終於迎來了她夢寐以求的對象——多金單身男於揚。這是一個她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富二代,毫不手軟地給她買CHANEL包,明牌手錶,各種高檔化妝品,帶她打高爾夫,還給她報商務英語課。

陳可終於過上了她追求的“高品質”生活。當她沉浸在於揚帶給她的種種物質滿足感時,萬萬沒想到人家只是把她當成各種應酬的陪襯,根本沒有想過要真正跟她在一起。

於是,當陳可表示出結婚意向時,於揚很快露出了嘴臉,說自己從來不向往婚姻。可分手沒幾日,陳可就從別人那裡看到了於揚和方思的結婚請帖,女方背後是比於揚更有實力的財團。

生活,往往就是這麼猝不及防地對你啪啪打臉。

陳可的上司顧總在安慰她的時候,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誰都想過得舒服一點,得到多一點,自己少辛苦一點,我們都是這樣的人,請你允許別人也是。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這種觀念,但用在陳可身上卻恰到好處,她跟於揚在一起就是想從他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不單純的感情,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對你單純?

離開了於揚,陳可遇到了一個更奇葩的黃越彬,一個號稱自己滿腹才華無人賞識的攝影師,一個用自己玄幻的藝術氣質到處騙富婆的偽藝術家,他們的結局不言自明。黃越彬留了張紙條,說自己不適應國內的生活,就悄然離去了。

第二天,陳可就跟同事在商場看到他挽著另一個女人的手,這些都在意料之中。讓我大跌眼鏡的是陳可的反應。她說自己沒有上前質問的原因是,她看到那個女人手上拎著價值45萬的包,於是她服了,覺得黃越彬離開她是有道理的。

如果一個女人連自己都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一段感情的話,真的不值得同情。

輾轉幾任男友,陳可最後選擇了跟有北京戶口的稅務局公務員何志閃婚。一個她根本不瞭解的男人,一個典型生活不能自理的媽寶男,就因為滿足了她所謂的價值觀——成為真正的北京人,在沒有任何劇情交代的情況下,莫名其妙成了她的丈夫。不知前方劇情會如何演繹,我實在不看好何志和陳可的婚姻。

戚薇《北京女子圖鑑》正在一步步扭曲我們的三觀

為什麼陳可找的人一個比一個不靠譜?仔細想來,真正的原因,大概是她沒有一場戀愛是純粹的。愛情抑或婚姻,如果不是因為你真的喜歡那個人,而是喜歡他身上的附加值,那麼這些不純粹的因素,必然使你的眼睛像被矇蔽了一樣,看不到理智本該看到的東西。各取所需的感情,當有一方身上不再有附加值的時候,必然走向滅亡。

本來期待《北京女子圖鑑》是一部真正北漂的勵志史,誰知卻一再被扭曲著三觀。事實上,沒有一個北漂能如此輕鬆,像人生開了掛一樣,事業連跳三級,從地下室直接住上老闆名下的豪宅。更沒有人能這樣隨隨便便談著奢侈的戀愛,靠別人的力量實現一步登天。

這些價值觀對於想作為參考的現實北漂來說,沒有借鑑價值,甚至還可能拍碎你拼搏的動力。大家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打拼,都是懷揣夢想,相信有付出才有回報。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靠別人來讓自己少奮鬥幾年的想法趁早丟棄,否則生活遲早會讓你付出更大的代價。

真心期待《北京女子圖鑑》在以後的劇情裡,三觀出現神轉折。

戚薇《北京女子圖鑑》正在一步步扭曲我們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