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油畫家 關月

個人簡介

關月,滿族,1966年12月12日出生,職業畫家,1989年半業於北京教育學院美術系,1995年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研修班,1994-1995年間,在報紙上發表過《釋解》、《陰鬱的愛》、《席勒之死》、《離》、《逝戀》等詩。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自述:

繪畫是本位與仿位的重新組合。是高度感性與高度理性共築的結果。是主觀與客觀嵌合之後的重塑的一種狀態。是深深的內在的某種體驗、在無意識不經心的體驗之後,在外在感覺的主動或被動的流露。或是超越現實的一種微差。那種細膩感和透徹感,只有敏感的人才能體會到的微妙呈現。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來自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讀關月油畫作品有感

文·陳文驥

自照相術誕生起,對於繪畫存活的爭論始終未了。百年來,讓我們看到視覺藝術的突飛猛進,在諸多新思潮的衝擊下,繪畫的無疑受到無情的衝擊和排斥,但在搖搖欲墜中,依然還是能看到她的存在。客觀講,今天,繪畫方式處在藝術表達的主流邊緣無疑是不爭的事實,那又怎樣呢?簡單地以新舊來衡量藝術的存在意義不是藝術價值的本質。她或是一種魔力,是一種磁場,當每一位藝術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從中換取的卻是無窮盡的美感,這就是繪畫的收穫和魅力,也是讓無數的痴迷者為此全身心的去投入,甚至為其銷魂的原因。那作為畫家的關月是否也是一位沒能抵禦繪畫誘惑的痴迷者呢?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從她的油畫作品中我或許見到的是:一位虔誠的畫家,對於繪畫的敬畏感而去投入,讓身心完全付諸在畫面裡,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描繪著她心目中的自我世界。她必定有困惑、有無助、甚至迷亂,但繪畫所給她帶來的喜悅和收穫則是無法估量的,所以才有了她今天對繪畫信念的堅定。或我這些認為真正是多餘,因為她僅僅就是痴迷,沒有任何多餘的理由。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痴迷的畫家往往令人聯想到一個勤勉勞作的農夫,日日在他的土地上耕耘收穫,艱辛中透著自得其樂。這些畫家更甘願面對自己的作品去自問,從中獲取內心的平衡和解脫。因此,在關月的作品中,無論肖像畫或靜物畫,都有她自身的影子在畫面中飄忽,在她筆下所呈現的孤寂與憐惜,即是她女性特質的寫照,也是她情感注入下的投影,雖然有些冷豔,但非常真切亦深邃。她的作品很古典也很寫實,真正吸引我的卻是在寫實和古典畫面下那令人無法琢磨的情景,似真似幻中牽動的也正是每人內心中不由自主的那種超現實的奢望心結。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不難感受到來自她作品中所隱含的迷離感。但真正吸引我的卻是在她的作品中那揮之不去的一種孤獨情懷。確實,我只知道關月一直默默地在作畫,二十年前作為美院學生的她如此,今天,依然能看到曾經的她在繼續。我不禁會問,能支持她持之以恆的根本動力又會是來自何處?通常人們的解釋都會歸結為堅持的結果,但我難以苟同這一猶如口號式的豪言,到底繪畫不是一朝一夕的作為可以左右的,繪畫藝術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積累。所以我更信奉常態下的繪畫藝術態度,只有如此才是無限累計的可依賴的能量。最終,我便相信,除了對於繪畫的全身心的痴迷外,她沒有絲毫衝動下的驅動企圖,能始終陪伴關月在繪畫領域中走到今天的正是那種靜默的孤獨。孤獨在通常情況下是個負面現象,很容易被成為一個貶義詞,而繪畫領域恰恰成為孤獨者最佳的避風港灣,一旦孤獨成為激發藝術創作的正能量,作品中所呈現出的光彩也將是無法抵禦的,因為孤獨不僅能創造美,孤獨本身就是一種美感。日本女藝術家草間彌生在自傳《無限的網》中如此道來:“我相信,藝術創作的構想終究是出自於孤獨沉思。那是一股由心平氣和的寧靜,綻放出來的斑駁彩光。”這似乎更像來自於關月的心聲。無論是在她的肖像作品或靜物作品,她給我們最終營造了一個個孤獨的角落,以及處在角落中的每一個發光的生命和造物,因此也讓我們因循她的作品去感觸那一絲來自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無盡而綿長。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從畫面上的視覺效果來看我不禁會產生疑惑,她將我們引入何方?難以讓我理解的是她作品中所透露出來的懷舊情愫,因為她本身所處的年代與其所表達的情景是如此遙遠,但她盡將自己生生嵌入一個已被人們遺忘的時代。在她的每一個細微的表達對象裡:一把金屬刀、碎裂的玻璃瓶片、枯萎的月季和那些五光十色的紐扣與藥片,還有那些憂鬱自憐的少女… …,或許讓你因此能感受到來自穿越的美感,還有那來自遙遠的沉靜。這又不得不讓我們相信,懷舊並非其終極願望,個人情感的依託才是其實質所在。孤獨因此成就了她遊離於塵世間的心緒,而這自然成為她繪畫表達中的精髓,儘管有些許的苦澀和傷感,甚至有些萎靡,但仍然魅力無限。要知道,在藝術範疇內是沒有絕對的貶義詞,只有是否具有生命的活力。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她具備良好的造型素質,而孤獨又造就了她細微之至的作畫品質。另外也能看到她對於繪畫的虔誠態度,她能為一件作品不計得失的投入,所付出的代價也能在她作品中可見一斑。她能嫻熟地運用傳統的油畫技能,作品中也不難看到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畫風的古典精神,但少年時期曾經的一段學習中國工筆畫的經歷又使她今天的作品中留下了些許東方審美的印記,尤其在刻畫對象上所表露出來的對線的理解和運用,無形中構成了她的繪畫風格獨特的一面。這些因素無不構成了她對於繪畫全面的掌控力,繪畫依然成為她內心敘述的最佳媒介,可以說,也是她的一面人生明鏡。

油畫家 關月 孤獨角落的斑駁彩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