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保險!沒有福利!靈活用工還能怎麼發展?

本文來源——用友薪福社研究院院長 楊鍇

前一段時間,與大家分享了“靈活用工”的不同類型,以及美國零工經濟的一些特性和產生的原因。

薪問題 | 靈活用工”類型和方式該如何選擇?

每週一薪 | 美國零工經濟(US Gig Economy)的現狀及產生原因

我們可以預期,隨著後工業時代的到來,以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工具的新經濟時期,“靈活用工”將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以順應企業快速、靈活的人力配置需求,適應業務模式的快速調整和變化。

今天,咱們來聊聊“靈活用工”的發展預期:

1 美日“靈活用工”的發展

根據CIEIT的調查報告,美國“靈活用工”在整體勞動力的佔比達到34%,日本達到40%,而中國目前“靈活用工”佔比只有9%。

美國自由職業者(freelance)約5300萬人,達到就業人口的34%,其中,獨立承包人為2110萬人。

除此之外,從事副業者為2360萬人,有僱工的自由職業者為280萬人,數月為企業從事短期項目的自由職業者為550萬人。

美國自由職業者調查同時歸納了以下幾個行業情況:

1、大多數自由職業者感覺良好,不懷念傳統職場

63%的自由職業者表示,他們選擇做一個自由職業者,而非被迫。

全職自由職業者對自己的工作更有積極性,他們比非自由職業者更有可能受尊敬、有能力,樂於工作。

大多數離職的全職自由職業者表示,他們比曾經的僱主更自由。

2、靈活性、自由和技術正在推動自由職業者興起

技術驅動自由職業,73%的受訪者同意技術推動自由職業的發展,在過去一年裡,在線獲得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佔自由職業的66%。

3、自由職業者對未來充滿信心,但仍面臨一些挑戰

一般來說,自由職業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積極(63%),而且越來越也被尊重(60%)的職業。

自由職業者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於穩定和支持,首要擔憂是:

1)公平支付;

2)不可預測的收入;

3)債務。

獲得社會保障也是一個問題:

20%的自由職業者仍然沒有保險,34%的受訪者不知道從哪裡獲得有關福利的信息,54%的自由職業者購買了商業保險。

自由職業者正在尋求福利解決方案來實現他們的生活方式:

日本自由職業者整體群體中,從事副業者為39%,為多個企業提供服務(類似中國的兼職)的自由職業者為25%,自由職業者6%,個體工商戶29%。

2 中國“靈活用工”市場預期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在“靈活用工”僱傭方面還處於初級階段。

但從2013-2017我國“靈活用工”複合增長趨勢曲線圖可以看出,過去5年間,我國“靈活用工”僱傭方面有增長加快的趨勢,成長態勢良好。

在2015-2017年,3年間平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走勢上升明顯。

一部分原因是企業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不斷尋找低成本、快速的業務和人力配置模式。

另一方面新生代勞動力對“自由”職業狀態的追求,使之成為可能,同時互聯網共享經濟眾包平臺成為推手。

隨著需求的日益提升,我國“靈活用工”行業收入規模逐年走高,按照複合增長走勢將呈“J”型指數型增長。

預測到2025年,整個靈活用工行業收入規模將達到120.4千億,具有可觀的市場前景。

樂觀估計,到2030年,中國“靈活用工”佔比可能超過40%(共享經濟用工超過30%)。

3 中國“靈活用工”發展的關鍵因素

1、組織變革需求

在商業模式快速創新的時代,各類組織都尋求能夠快速搭建和組合的資源,包括資本、技術、人才等等,因此對眾包、零工等低成本靈活的用工方式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同時,大型企業出於組織變革、提升組織活力,激發員工創造力和自驅力,把控整體成本和人力風險的目的,也在尋求更加“靈活”的用工方式。

2、新共享經濟持續發展

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共享經濟/分享經濟在各個行業領域的創新模式,使企業將自己前端營銷、中端技術研發以及後端的內部支持應用不同的業務組合方式成為可能。

在業務前端,眾包平臺可以實現業務引流,技術研發則可以通過產品、UI等專業性平臺,實現高性價比研發成果和成果轉化。

後端的財務、人力等板塊,已經有成熟的代理/外包模式可以採用。

3、勞動者自主性更強

90、95後逐漸進入職場,他們身上印有深深的互聯網時代烙印,信息壁壘似乎在他們身上已經不再存在。

他們更加關注自己夢想的實現,更有創造力,給其他人的感受似乎是更加“自我”,更願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職業道路,由此也誕生了一個自由職業的新群體。

4、不同類型“靈活用工”的關係確認

無論是非標準勞動關係,還是非勞動關係/合作關係,在組織不斷創新和嘗試過程中,需要逐步明確概念和方式。

在“靈活用工”方式逐步成為眾多企業的選擇的背景下,相信政府層面也會調整適配相關法律法規,對新型勞動力配置方式起到良好的疏導和規範作用。

5、分層的個人保障

2018年,個人所得稅將迎來修法,將逐步實現“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申報繳納模式,同時將允許特定費用的稅前扣除,此舉措有利於參與“靈活用工”的個體,合法合規地取得收入並享受合理費用抵扣。

我們同時也看到,已經有呼聲希望社會保障體系能夠對“靈活用工”人群,特別是非戶籍地的個體,能夠提供靈活的社會保障選項。

4 結語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第一個要解決的難題就是:還有一億人沒有參加社保的問題。

這一億人主要包括三種:

第一種,靈活就業人員。

第二種,新業態就業人員。現在新業態發展得非常蓬勃,比如互聯網業、快遞業等。

第三種,中小企業人員,特別是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從業人員。

這三類人員現在還沒有全部參加養老保險。

沒有保險!沒有福利!靈活用工還能怎麼發展?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從“靈活就業“的任務發佈、認領、完成與提交,到個人的合規收入、社會保障等環節,將形成完善的規範體系和形態。

讓我們共同期待“靈活用工”時代的全面到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