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研?大家讀研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不得不說讀研是現在大多數在校大學生,尤其是大三大四面臨畢業的大學生的首選。原來人們常說上大學才有出息,許多人也都是大學畢業後開始找工作就業了,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選擇考研,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要讀研?大家讀研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1、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增加。每天的畢業生是越來越多,但是崗位卻沒有隨之而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業的壓力是越來越大。那想在這些人當中脫穎出來,就只有讓自己的競爭力增大了。提升自己的學歷,是很好的一個方法。所以,每年的畢業生當中,除去考公務員的學生,讀研的學生也是一個很大的部分。

2、個人的愛好。有的人是真的很喜歡做研究,他們喜歡這種天天和資料、文獻打交道的感覺。在這種愛好的驅使之下,讀研是一條必經之路。比如,有個小學弟就是這種情況,從大一就表現出來。他喜靜不洗動,喜歡天天泡在圖書館,天天搜索文獻等等。他這種情況,選擇考研是很好的方式。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又可以得以繼續深造。

3、專業的限制。有的專業確實是要達到一定的層次才能出一點成果的,比如文獻專業或者是考古專業等等,不像有些大專或者是本科直接出來工作的。所以這類專業是必須讀研的,不然確實是積累不夠的。

4、逃避就業壓力 。現在的就業壓力之大自然不用說,每年都有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於是為了逃避這樣的就業壓力,都要待在校園這樣的舒適區域裡去逃避找工作就業的壓力。這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對待方式,哪怕是研究生畢業了也是會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如果通過讀研究生能夠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當然也是一件好事,最怕的就是渾渾噩噩度過了研究生的幾年時間。

5、隨波逐流,看到身邊的人都準備考研,於是自己也稀裡糊塗地報了名。這種人跟第一種有類似之處,就是都沒有想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些什麼,找不到目標和方向。同時還可能覺得學歷高一點對未來就業有幫助(儘管事實並不一定是這樣),於是選擇了考研。和第一種人不同的是,第二種由於一開始就是隨大流才準備考研的,他們的目標性沒有那麼強,所以在痛苦的備考過程中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7、讀研能增長知識和社會經歷。研究生期間的學習和本科是很不同的。如果真的想在一個學科領域學習到內容的話,繼續深造是比較好的選擇。讀研才是進入學術的入口,本科不過是基礎知識的教育。在讀研期間,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崗位去實習,真正摸索自己的想做的事情。研究生畢業之後,學歷本身也是一個踏入社會的砝碼。雖然有人會權衡到底是工作三年收穫多,還是讀研三年收穫多?事實是,很多參加工作的人還想去讀研究生,但是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了。所以,能讀研的時候就去讀,趁早才好。

8、讀研最大的益處就是掌握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讀研給我帶來的最大的收穫不是什麼具體的知識,而是面對新的問題獨立解決它的能力。讀研以前,別人問我一些事情,或者佈置的任務,我可能會說“不會”,讀研之後,當遇到類似的情況,我會說“給我一點時間,我琢磨琢磨。”然後,我可能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就會學會新的技能。

9、讀研是一種經歷。人生最好的一段時光就是在大學校園中。單純而美好,雖然青澀稚嫩,但是卻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朝氣和闖勁。校園生活也要比社會工作單純簡單許多。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總是會讓心情更加愉悅。所以高校生活在人生的經歷中,也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當考上研究生之後,不僅可以延長大學生活的學生經歷,更長時間的體味那種單純美好的生活。還可以通過高校的生活,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結識更多的人,為以後的更好的生活積累足夠的資本。

10、讀研也是一種磨礪。因為研究生生活將更加接近真實的社會生活,很多為人處世的方式,很多待人接物的態度,都將決定你在未來的社會工作中,會有一個什麼樣的表現。而它和社會生活中不同的是,畢竟這裡還是相對單純的高校,不像在社會中那樣充滿你死我活的爭鬥,也更加寬容,可以有更多的改正錯誤的機會。當然,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自己從中摸索自己的生存之道,為未來的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的: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為了能夠與別人競爭而不被別人打敗。現在無論是企業還是在教育行業,招人標準都在研究生以上。你一個本科生連人家的門檻都進不了,那肯定要選擇讀研,根據社會形勢、標準,從而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來提高自己。

很多在外工作有幾年的人都紛紛選擇回來考研,是因為社會用人標準提高了,再不給自己充電,真的就要失業了。讀研對於師範類的學生更為重要,現在教初中生的老師都要研究生以上的學歷,何況還想教高中學生。不讀研,你只能去偏遠落後地區去教書,或者在城市、縣城裡面教小學生和幼兒園之類的,這樣你還不想去讀研嗎?

現在大學生那麼多,你不優秀一點,將來你在這個社會還有什麼立足之地。現今讀研人數每年都在增加,他們已經意識到讀研的重要性,也明白未來社會發展需要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