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說起秦嶺的古鎮,總忘不了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那些小城的水鄉美景,在門前流淌過的溪流上,在雨霧濛濛的巷口,在水花輕濺起的青石板路上,在樓臺殿堂的殘垣上……這裡煙雨朦朧,這裡青山碧水,這裡花紅柳綠,這裡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陝南十大古鎮】古鎮遊還要去麗江烏鎮嗎?你out了!!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俯瞰青木川古鎮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青木川古鎮魏氏古宅

茶馬重鎮寧強青木川:一腳踏三省的勝景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李白的筆下如此描繪了古金牛的山水。古金牛,今寧強也。寧強據“劍門蜀道”東端,為古今秦蜀咽喉,是漢水源地、嘉陵上水。峰巒崔巍,林木蔥籠,備秦巴之景色,匯南北之風情。境內奇峰秀水、雄關矗立。七盤關、西峽關、牢固關、五丁關、鹽茶關、鐵鎖關、陽平關、青木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陽平關,諸葛亮經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青木川位於寧強的西端,毗鄰川甘、鎖鑰三省,重巒疊嶂、山高路險、清溪碧灣、飛流濺珠。

青木川隸屬陝西省漢中地區寧強縣,位於陝西西南角,陝、甘、川三省交界處,因川道中有一棵古青木樹而得名,因魏輔堂和古建築而名聲大振。 ... 青木川發軔於明中葉,成型於清中後期,鼎盛於民國,是羌漢雜居地區。先後稱草場壩、回龍寺、回龍場、永寧裡、鳳凰鄉、青木川。

青木川遠離縣城,地處僻遠。雖為要塞,卻一直處於閉鎖狀態。有幾條逶迤石徑連通鄰省鄰縣,供山民來往交通。青木古鎮,聞名遐邇。逢三趁墟,山民結伴,來來往往,背扛肩擔,荷貨互市,互通有無。當年杜甫過境時曾吟到:“仰凌棧道細,俯映江木疏。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好鳥不妄飛,野人半巢局。喜見淳樸俗,坦然心神舒。”雖白駒過隙、日月如梭,世界的面貌日新月異,青木川中先秦遺風尚存,青山風貌依舊。

青木川山清水秀,自然生態秀美,民風古樸。一條“回龍場”古街從南向北把小鎮拉得悠長,兩邊的明清民居錯落有致地連綴在一起:四合院式的、船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古街中段,一座蓋頂華麗的“飛鳳橋”橫跨金溪河兩岸。整條古街呈現出“平盤端凳,雕窗扇門,院落集中,四水倒淌”的格局。現在還留存的幾處中西結合的老式豪宅,裡面有迴廊、天井,寬大舒展,土改時分給當地居民居住,現在仍然住著多戶人家。

民國時期的魏輔堂是這一帶的傳奇人物,那時的青木川繁華非常,有洋行、商戶、茶肆、酒店等,因地理位置位於陝、甘、川三省交界處,三省商人匯聚於此進行商業交易。農民安於種植,商人忙於交易,秩序井然,彷彿亂世中一處世外桃源,渾然不知戰爭的存在。很多逃避戰亂的人逃到青木川就安頓下來,以此為家,目前這裡老一輩的有四川人、湖北人、湖南人等,從他們改不掉殘存的鄉音裡還是覓到一點蹤影。(網友:綠玉潭煙、偷生黎德華等)

青木川旅遊攻略

1.青木川古鎮主要遊覽景點

金溪河,回龍場,魏氏宅院,唐世盛.輔友社(洋房子),榮盛魁(旱船房),風雨橋(飛鳳橋),輔仁中學,徐家茶館舊址聽徐種德老人講述魏輔堂及青木川王國的興衰,陝西青木川自然保護區,西溝棧道遺址,羌人墓穴-----古山,將軍石,玉泉壩的石梯、石門。

青木川往北走10公里可到馬家山自然保護區,往西走210公里可到九寨溝。暑假去青木川,一路風光旖旎,人文奇異。這裡有山、有水、有人家,有故事。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吃得到,生態環境絕佳,不失為消暑納涼、探索發現之旅。這裡可分別推出1-3日遊,適合各個階層、不同心態的旅遊者。

2.交通 從西安出發

乘火車可選擇開往四川方面的多列火車,到陽平關站下車,車程約10小時,票價為65元;然後轉乘陽平關到青木川的長途汽車,票價12元,車程3小時。如果包7座麵包車前往,車費120元

自駕車建議走西寶高速公路,具體路線為西安---眉縣(40元)---太白(5元)---南河(5元)---馬道(5元)---石門(5元)---漢中東---寧強(40元)---七里壩(5元)---陽平關---燕子砭---廣坪---青木川,全程550公里。

走姜眉縣到漢中可少走100餘公里,但此線大車較多,但不攀爬較高山峰,只是穿越。到寧強後一定不要在寧強下來,要走七里壩,這樣不過縣城,節約時間。下了七里壩右拐即是前往陽平關的路,陽平關到青木川77公里三級公路路面好,車少,沿途風景絕好。

回來時,若去廣元方向,在安樂河有一處通往朝天的道路,只有42公里。切記:這裡只能走大車,越野都過不去,千萬別走!不過,喜歡暴走、穿越的驢友可以嘗試徒步,一定很刺激。(網友:鵝毛扇)

3.食宿

青木川暫時沒有商業化的賓館和招待所,客棧均為“農家樂”形式,住宿條件一般,但卻乾淨、整潔。住宿費為每人每天10元--20元,部分可用太陽能洗澡,鎮上有條件很好、很方便的浴室,收費為每人3元。青木川政府大院適合驢友紮營露宿。

青木川“金鑫飯店”的衛生條件較好,飯菜味道不錯,店主叫李錦芳,電話:0916-4341085

“農家飯莊”的飯菜也不錯,服務非常熱情,他家的火鍋經營了相當長的時間,聞名小鎮。這家可以住宿,條件相對不錯,每人每天10元。店主叫張素豔,電話:0916-4341009。另外魏氏後人開辦的“輔仁客棧”都不錯;

本地特產有木耳、香菇、蜂蜜、天麻;小吃有豆漿稀飯、菜豆腐、臘肉、豆乾、魔芋、酸菜、厥菜、熱麵皮、核桃餅、及農家“七大碗”等

4.建議 費用

來青木川旅遊最宜在春天及深秋。春天、油菜花黃燦燦地將青木川包裹在花海中;深秋、滿山的紅葉教人領略陝南獨有醉人風光;當然、如果避暑、休閒還是盛夏為宜。

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在這裡住2-3天,細細品味。如果時間非常充足,可西去九寨溝。或回來時在漢中停一天,遊覽三國遺蹟。如想在較短的時間(3-4天)內,將旅遊內涵更豐富一些,建議回到七里壩繼續南下60餘公里到廣元遊覽1-2天,住廣元朝天區。這裡人少環境好,吃住均很實惠。潛溪河邊的“重慶滿堂紅火鍋”堪稱一絕。這裡的“千層肚”、“耗兒魚”讓人食之難忘,回味無窮。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晨曦中的村莊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老縣城的城門

陝西最美麗的鄉村:周至老縣城

老縣城建於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位於秦嶺南坡胥水河中游的山谷之中,群山環抱,海拔1700米,已闢為保護區。縣城內地方也不大,但是城區裡很乾淨,這裡的空氣也很清新,道路兩邊的民房基本上都是土胚房,還保持著一些過去的風貌,原文廟及城隍廟仍有碑刻殘垣尚存,莊嚴的縣衙只有遺蹟可供憑弔了。大監佛廟、城隍廟和文廟等建築基址以及清朝時遺留下來的賭場客棧等等,更有清代的石碑、石刻二百多件。當地盛產漢白玉,在離縣衙遺址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座白雲塔,塔分四層,六面都雕有不同佛像,其整體都是由上等漢白玉砌雕而成,據說是當地一位得道高僧的塔墓。另有文廟遺蹟前神道上的三龍戲珠浮雕石刻在全國更是獨一無二,它集虎、獅子和麒麟於一體,三者皆為朝天怒吼的造型,其細膩流暢的刀法和傳神的神態令人叫絕。

陝西周至老縣城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南麓,北接太白自然保護區,南鄰佛坪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611公頃,那裡棲息著30餘隻國寶大熊貓,同時還擁有羚牛、金絲猴、豹子等珍稀野生動物以及冷杉、竹葉草等珍稀野生植物。這裡不但風水好,風景美,而且老縣城的民風也非常淳樸,村中家家戶戶之間都非常熟悉,頗有“日不閉戶,路不拾遺”之古風。(網友:偷生、長虹一劍等)

老縣城旅遊攻略

地址:西安西南部的周至縣境內,距離西安300餘公里

門票:20元/人;自駕車輛也要收20元/輛

邊走邊吃:後畛子鄉餐館很多,價格略比西安高。老縣城只有農家樂,土雞40元/個,你需要怎麼加工就怎麼加工。臘肉也可以嚐嚐,還有蜂蜜!強烈推薦:炸土豆片!

住宿信息:後畛子鄉住宿條件很成熟,度假山莊、旅社、農家樂很多,10元—50元/人。農家樂和招待所一般是10元。老縣城只有農家樂,住宿10元/人。喜歡露營的驢友,可以帶上自己的帳篷、睡袋、防潮墊就地紮營,當地民風淳樸。

溫馨提示:在老縣城內,聯通、移動均無信號,無公話。

交通指南:由西安水司汽車站搭乘西安——周至、馬召、啞柏、眉縣等車均可,票價為5—8元,行車約2小時即可抵達周至縣汽車站。

周至汽車站出門,有“周至——後畛子鄉”的班車。但一般是1趟/天,在早上9點左右。(司機等人坐滿才會開車)節假日可能會有2-3趟/天。分別在9:00、10:00、11:00左右。票價10—15元。發揮你的砍價特長,盡情的砍吧,不過,一般當地人票價10元。走108國道盤山公路約3小時。瀝青路面,路況很好,不必擔心。如果人多的話就包車,昌合小麵包約100——150之間,周至汽車站門前有很多。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尋找遺失的舊時光——柞水鳳凰古鎮

柞水縣的鳳凰古鎮座落在秦嶺深處柞水縣東南部45公里的社川河畔,是一個經歷了宋、遼、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老鎮。根據當地史料記載,鳳凰鎮在唐代就開始有集市,而在清順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處水運交通便利的優勢,便紛紛來到鳳凰鎮經商並安居下來。在清末民初,各類商埠字號、店鋪錢莊遍佈街巷,市井繁榮。鳳凰鎮逐漸成為秦嶺以南連接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重要商貿集鎮,有柞水“小上海”之稱。

這裡為什麼叫鳳凰鎮呢,當地的居民介紹,那是因為古鎮的建築格局是按照一隻飛騰的鳳凰建造的,每當夜晚燈火燃起的時候,站在鎮東面山上俯瞰,網狀般的街道便可勾畫出一隻展翅的火鳳凰,左翅亮痕,便是“S”型老街的中央街道。可惜沒有過夜,那美麗的傳說不能親眼看見了。

在老街上人來人往,鎮上的居民經商採購,遊客東瞧西看,熱鬧非凡。店鋪把貨都擺在街上,日用百貨,土雜特產琳琅滿目。鐵匠鋪這一古老的行業也依然保留著。 (網友:溫馨樂樂)

鳳凰古鎮旅遊攻略

邊走邊吃:當地的特色農家飯,鍋盔,米湯、臘肉、豆乾、土雞蛋等等,臘肉和豆乾還有豆豉是當地的特產,還有苞谷酒。有興趣的話可以買一些乾果,比如核桃,柿子餅以及板栗什麼的,價格比較便宜,可以講價,也可以品嚐,當地的民風還是比較淳樸的。

住宿信息:鎮上的住宿條件比較差,老街上暫時還沒有旅館,公路上的旅館普通間15元/床

交通指南:在柞水乘坐發往商州的長途車,車票8員,約一個小時後達到鳳凰鎮。反之,從商州過來,車票19元。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鴛鴦雙戲樓

商洛漫川古鎮:被遺忘的千年古鎮

漫川古鎮位於商洛市山陽縣城東約40餘公里處,昔日秦楚之界,今陝鄂之邊,漫川關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秦楚分界碑今還尚在;南宋時,這裡是宋金雙方反覆爭奪的迂迴戰場。歷朝歷代風雨變遷,至清為裡,民國為鎮。

漫川街道長而狹窄,均用石條石塊石子鋪成。兩旁民宅,多以木板為牆,房屋小巧玲瓏,上有一層閣樓,繪畫山牆,翹龍鳳角,明鏡懸頂,古色古香。街道日日有集,商鋪頗多。民風頗具秦風楚韻,口音接近湖北。

明清兩代,這裡水運發達,由湖北沿水運北上的物資在這裡集散,再通過陸路繼續北上,當時興建的船幫會館、湖北會館、武昌會館、騾幫會館,武聖宮等建築物今被列為保護文物。

據悉,山陽縣政府投資1.8億元重新打造漫川古鎮,而福銀高速陝西商洛段將於國慶節前開通,屆時西安距漫川關將是一路高速,距離約170公里,更有風光崔嵬而奇險,聞名遐邇的天竺山相距不遠,相信這又是一個旅遊休閒的好去處。(網友:壹壹零)

漫川古鎮旅遊攻略

旅遊攻略:從山陽至漫關的路,是一條非常漫長、美麗、精彩的路,公路一直沿著溪流在群山中穿行,兩邊的群山高聳,公路猶如在峽谷底。路上山景水景處於不斷變化中,間出現一些石板屋頂、鐵索橋,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住宿信息:鎮上菜市場那裡的古鎮賓館是漫川最好的賓館,標準間100元/天(帶空調),電話0914—8565625。古鎮裡的小可以旅館,衛生條件不錯,普通間60元/天(帶空調)。

交通指南:從商洛市乘車到山陽,10元,再從山陽乘車到漫川關,16元。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古鎮老街

越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感受洋縣華陽古鎮

在秦嶺南麓大山深處,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古樸小鎮,那裡依山傍水,人們生活悠然,今天我帶您去那裡感受一下走過千年風霜的華陽古鎮。華陽古鎮位於洋縣城北77公里處,短短五、六百米的街道上住著一百多戶人家,古鎮上現存的房子大多建於明清時期,門前小巷深幽,屋後古樹老藤。

走在小鎮上,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撲面而來,華陽鎮曾經是唐朝儻駱古官道上一座繁華的重鎮,興盛的時候,當地的人口有上萬人,兩天一小集,三天一大集,每逢集日,秦腔戲班就會在戲樓上演出,場面非常熱鬧。如今,歷經了千年的風雨後的華陽古鎮,棧道遺址猶存,老街風情仍在,與展翅飛舞在田間的朱䴉,悠悠繞鎮而過的酉水河,形成一幅世外桃源的悠然畫卷。

華陽古鎮旅遊攻略

交通:長青華陽---漢中 185公里 (每半小時一班,票價18元/人);長青華陽---洋縣 37公里 78公里(每一小時一班票價14元/人)長青華陽--洋縣(14元/人) 最早早上6;00--------下午4;306個班次洋縣-----西安(63元/人)發車時間 7;00 8;00 9;00 10;00 14;00。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遠眺後柳古鎮

石泉後柳古鎮:夢裡醒來聽流水

後柳古鎮,位於石泉縣南23公里的漢江沿岸,東與池河接壤,南與喜河交界。後柳鎮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歷史上這裡曾是連接陝南和川北的重要商埠。憑藉漢江水運的便利,陝南的茶葉、生漆、木耳等山貨土產從這裡銷往各地,來自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客商紛紛在此建鋪中轉貨物,這曾是一個商賈雲集、熙來攘往的繁盛小鎮。

看小鎮的臨江處,是小鎮古建築的集中區。最東角處,有幾間土牆青瓦民居,土舊的程度少說也有百年之久了。其間有一棵大樹從房屋中間昂然而起,直出屋頂,傘蓋全房,被人稱為“屋包樹”。屋包樹的旁邊便是一條曲折石階小徑,彎彎折折向上,形成一條小街。小街旁邊,有一火神廟,至今保存。還有一家王氏,上個世紀家中出了一名抗日名將王範堂,在臺兒莊戰役中以敢死隊長的身份帶領敢死隊殺入日寇群,大獲全勝,美名遠播,至今王範堂的英雄大名還留存在臺兒莊戰役紀念館內。

後柳古鎮旅遊攻略

交通:在城南客運站乘車:西安——石泉8點坐車,約中午11.40到縣城(現在每日5班車,8點—5點,間隔1小時左右一趟)

自駕車:由繞城高速上,在寧陝收費站下高速,大約1小時40分,再經310國道1小時到石泉

門票:免費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熨斗古鎮

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鎮:石泉熨斗古鎮

熨斗鎮位於石泉縣城漢江以南50公里,與漢陰縣、西鄉縣、鎮巴縣相鄰,被譽為“雞鳴四縣之地”,古時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鎮。

熨斗鎮名稱歷經多次變遷:據記載,清嘉慶23年前該鎮名為永興場;道光年間當地遍佈60多架筒車,澆灌著兩千多畝良田,該地由此更名為筒車壩;道光23年不幸遭遇洪水,大部分筒車被毀,筒車壩名不副實了,又改名熨斗鎮。其由來是,當地有個構家壩,有水田百餘畝,其地形酷似燙衣服的熨斗,故以此得名熨斗鎮。

熨斗鎮是石泉縣歷史上有名的古鎮之一,四十分鐘就可抵達西鄉縣的高川,大半天便可出陝入川。據祖居熨斗鎮的老人們講:解放前在鎮下街頭立有一個閘子門,門額上書“川楚通道”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落款為道光二十年。明清時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陝客商雲集,商貿興隆,古戲樓上演的漢劇韻味悠長。當年熨斗街上有十多家百年老字號,如:源茂盛,天成祥,天成福,天成和,義順和,金盛堂,義順鑫,德懋鴻,昆泰豐,長興久,榮壽堂等。這些老字號大多是藥鋪和旅店,生意十分紅火。據70多歲的吳明森老人講,他家祖上是開旅店的,小時候他就記得每晚至少有十多個馬幫在他家住宿,旅客中有四川客商也有漢中地區的客商。當時有一種民謠叫“白龍下川,黃龍入陝”。白龍指棉花,黃龍指黃表紙。也就是說通過熨斗鎮將陝西的棉花運往四川,將四川的黃表紙和食鹽運入陝西,由此可見熨斗鎮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商旅要道。距熨斗鎮15公里的喜河鎮(現名稱),因位於漢江邊,交通便利,市場繁榮,早在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就在此設立魏寧縣,古有“小漢口”之稱。早年,川陝的客商趕著馬幫將貨物通過熨斗鎮運到喜河碼頭,再裝船走水路運抵漢口,同時馬幫又將從船上卸下的貨物運回四川以及漢中的西鄉,鎮巴,洋縣等地。(網友:秋林夜雨貴虎等)

熨斗古鎮旅遊攻略

自駕交通:西安——西漢高速(2.50小時,約170公里)——石泉出口(大河壩收費站)——約10分鐘路程後至兩河鎮,上210國道——前往石泉縣(38公里)——前往燕翔洞(行程約1小時)

燕翔洞:門票60元/人、導遊服務費20元/次、燕棲湖竹筏漂游15元/人(單程)、漢江遊船票50元/人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鳥瞰流水古鎮

流淌千年的山水畫卷:安康流水古鎮

從安康瀛湖的火石巖碼頭乘船沿蜿蜒曲折的瀛湖上行兩小時左右,瀛湖兩岸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眼睛應接不暇,視覺略感疲勞的時候,煙波浩淼的湖面上,一座座雕樑畫棟,飛簷吊角,青磚黛瓦馬頭牆的古建築群,若隱若現,似海市蜃樓般地浮現在你眼前,使你頓然耳目一新,宛如步入人間仙境,這便是瀛湖上的重鎮——流水古鎮。

說流水鎮是古鎮,是因為古鎮歷史悠久,據《縣誌》記載古鎮東南陳家壩,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後因漢江洪水經常氾濫,才逐漸廢止。明清之際,由於漢江航運的發展,古鎮成了入川下漢口的重要碼頭,又加之本地盛產漆、麻、耳、棓、生絲、茶葉等農產品,古鎮又成了重要農產品集散地,一時間商賈雲集,許多人逐漸喜歡上這山這水,樂不思蜀,在這裡定居下來,人多了,古鎮便成了規模,人們就以街中心的幾棵柳樹命名為“柳樹鎮”。後來,也許人們更鐘情於這裡的青山綠水,於是在口口相傳出現了錯訛,便把這裡叫做流水鎮。這便是流水鎮的由來。(網友:黑驢順風、陝西野鶴等攝)

流水古鎮旅遊攻略

相關景點

祖師殿

祖師殿位於流水鎮七里村,因五個山頭直對其中,故稱為五龍山祖師殿,古有玉帶纏腰、五龍捧聖之說。面臨瀛湖,山勢險要,四周環水,湖水山色如畫。登山遠跳,流水集鎮盡收眼底,是漢濱區境內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

祖師殿最早建成時間已無從考證,但據碑文記載,清嘉慶十八年重修,文革期間遭嚴重毀壞。公元2000年經多方籌款,重修祖師殿。現分為上下兩殿和鐘樓等建築宏偉,古色古香,精雕細琢,巧奪天工。上殿門牌上鑲有原陝西省常務副省長徐山林親筆書寫的“道法自然”四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將軍墳

將軍墳位於流水鎮星火村,佔地近十餘畝,立石碑10塊,主要埋葬著清二品官員太學士吳華林和清四品官員文林郎謝溫全兩位將軍。太學士吳華林曾被咸豐、光緒等皇帝誥封武將軍,晉封武顯將軍,緒八年葬於流水鎮田心村,後延址於此;文林郎謝溫全,為清庭四品大員,原葬於流水鎮快活村,後遷於此,合稱為將軍墳。

仙姑廟

仙姑廟位於流水鎮愚公村,臨漢江。這裡保留著一個美麗的動人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對岸有一貧苦善良人家,家中有一姑娘正值豆寇年華,十分美麗善良聰明。鄰村有一惡霸,自侍錢多勢大,想納姑娘為妾,派媒婆去說。姑娘心高氣傲,一口回絕。惡霸惱羞成怒,發了話來,不論行不行,第二年正月十五晚必來迎親。自此以後姑娘食無甘味,日夜以淚洗面,無奈之下,經常乞求神靈,寄託於奇蹟出現。奇蹟還真的出現了。有一天夜裡,姑娘在恍惚間,看見坐在蓮花寶座上的觀音菩薩對她說,正月十五晚子時之前你騎馬著你家的大公雞走,我將收你為徒。姑娘就等呀等,終於等到了這天晚上,沐浴燻身,靜心養氣,等候吉日的來臨。子時左右,姑娘騎上紅公雞一時驚慌,就把姑娘丟在河對岸的山岩上,自個飛走了。第二天早上,人們在山岩上發現了姑娘時,她已經斷氣了。

為了懷念姑娘的堅貞不屈和美麗善良,鄉鄰自發地組織起來,要山岩開鑿了兩個一米見方一丈餘深的石洞,上洞埋葬著姑娘的遺體,下洞擺放著香爐供品,自此人們日夜供奉,香火不斷。兩個石洞在庫區還設有形成之前確實存在,並間斷有香火和搭紅放炮。庫區形成後,石洞被淹掉,民間善男信女便自發集資修了現在的仙姑廟,建有兩間平房,廟內供奉有仙姑神象。

交通:從安康火車站乘坐安康至達州的火車在新莊子下車,然後再坐船就可以到達目的地流水店了。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蜀河古鎮

旬陽蜀河古鎮:踏著漢江水路追尋歷史足跡

蜀河古鎮地處漢水之濱,依山傍水,與316國道相鄰,距旬陽縣城56km,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集鎮。古往今來,蜀河鎮都因經濟發達、水路繁榮,素有“小漢口”之稱,是漢水流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由於蜀河口地處水陸交通要道,水路船隻上通安康、漢中,下達老河口、漢口,旱路有通往西安的騾馬大道,尤以水路運輸最為發達,一直是漢江上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經由明清兩代的長期發展,商鋪由幾家發展到民國32年的69家,被稱為當時旬陽的“錢窩”。

蜀河古鎮人文歷史悠久,名勝古蹟各異。最具代表性的有楊泗廟、黃州館、清真寺。

位於漢江邊懸崖上的楊泗廟,因其內供船工始祖楊泗爺,取名楊泗廟。名為楊泗廟實為船幫會館。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楊泗廟,一則漢江灘多險急,修建此廟宇供奉船工始祖,祈求平安。二則過往船隻到此停駐,可供休息、議事聚會。廟內有戲樓、小院、神殿,其建築風格典雅大氣,錯落有致,結構合理,具有鮮明的南方建築風格。楊泗廟的宏偉壯觀有鑲嵌在正門兩側的對聯為證:福德庇洵州,看廟宇巍峨,雲飛雨卷巋屹立;威靈昭漢水,喜梯航順利,浪靜波平任遨遊。相傳在漢江水運興盛時期,楊泗廟有“夜照萬盞明燈,日受千人叩首”之氛圍。

黃州館是漢江上游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商人會館。位於蜀河古鎮下街後坡,坐西向東,依坡而築。結構為磚木結構,整個建築以中軸線為基準,左右對稱,層次分明,與我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格局相符,具有濃厚的南方建築特色。從史料看為清代黃州客商所建。從碑文“在蜀貿易之諸君倡舉”、“歷經數十載”、“幾費經營”、“罄數千金”等可以想象到黃州館建築的時間之長、花費的資金之巨。黃州館房高院深,每一塊磚上都有“黃州館”字樣。正面外牆壁上鑲著鐵製的蝙蝠、魚、鳥。石門墩上雕刻著鹿、鶴等。門前和臺階上有對稱的石獅和報鼓,門頂上刻有獅子繡球、太極圖,大門上有磚面陰文楷書“護國宮”三字,大門兩側有青瓷鑲字對聯:帝德興和,想當年楚江聲遠,萬古神功昭日月;幫歷盛極,信此際秦西威鎮,千秋俎豆祀馨香。其對聯做工精巧雅緻,充分彰顯秦風楚韻之絕唱。走進院內,裡面是個四合院,分門樓、樂樓、拜殿和正殿。院內護欄有形態各異的獅子大象等石雕。房簷上的飛龍游鳳,木刻精緻,造型優美。整個建築錯落有致,設計之精心,構築之巧妙,可謂獨具匠心,美麗如一幅雕塑。

蜀河的清真寺,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後來隨著回族移民的漸漸增多,在清末民初又進行了擴建。清真寺算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依山而建,傍水而築。四周綠蔭掩漾,樹木蔥蘢,有小溪繞寺而過。正門系磚砌牌坊式樣的門樓,頂部裝飾翼角飛簷,簷下壁面有蓮花、菊花、海龜彩繪圖案。門上中央懸置“清真寺”匾,兩側立柱刻“玉龍捧聖”紋樣。寺內有禮拜堂,大殿、抱廈、天井、對亭廂房、門樓、廚房等30餘間,均勻對稱,層次分明,結構嚴謹。清真寺建築風格獨特,既保留阿拉伯式建築風格,同時又有濃郁的南方建築特色。

蜀河古鎮,明清時期是漢江上游商賈雲集的集散地。這裡經濟繁榮,南北文化交融,從集鎮內現有的部分歷史小地名如八家巷、乾益巷、永安巷、興文橋、六合坊和沈家樓等和清真寺、黃州館、楊泗廟、三義廟、江西館、湖南館和武昌館等都給古鎮留下繁榮文明印記,是古鎮文化積澱的歷史見證。(攝影:幸福在唱歌等)

蜀河古鎮旅遊攻略

交通:乘坐神木——安康4770次,票價27元,早上6:48分從西安出發,大約經過3小時40分鐘,上午10:30分左右到達旬陽北車站。

出站後往縣城可坐長途車,但是比較難等。門口也停有許多小麵包,往縣城去每人3元。如果想直接去蜀河也可以,小麵包每人15元。

旬北車站買火車票比較難買,定點,人還很多,可到縣城的工商銀行預售窗口買回程的票。

問史陝西十大古鎮

駱家壩古鎮

青山綠野水墨人家:西鄉駱家壩古鎮

駱家壩又稱驚軍壩,在漢代就有了駐軍,國遇夜驚軍隊而得名,是自古入川的重要集鎮,後國商賈在此倒換騾馬而更名駱鎮。駱家壩革命歷史悠久,早在清嘉慶初年白連教起義軍紮營徐家寨(馬兒崖),位於駱鎮以西2km處,1932年12月紅二十九軍在此建立,點燃了陝南紅麼革命的聖火,震驚陝南的“馬兒崖事變”就發生在這裡。這裡也是紅色交通線的重要驛站,紅軍歷史上有名的“鍾家溝會議”就在這裡召開。1934年10月徐向前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實行戰略大轉移,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途經西鄉,軍部就設在鍾家溝的玄天觀中,同時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議,確定了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決議

沿河而建的駱家壩古鎮,始建於明末清初,是自陝入川的重要集鎮,在鐵索橋頭通過一個商店建築形成景觀的收口。兩坡房、四合小院、深的天井,以木架作為主骨架之一,現有保存完好的古街道,非常具有陝南及巴山發居特色,老街蜿彎曲型的穿鬥式的結構,戶與戶之間以風火牆相隔,門頭及窗雕刻精美,整體建築科學合理,佈局獨具,山水橋樹,相映成趣,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從河的對面眺望,古鎮的綿延的瓦屋面掩映在樹叢中,卵石砌築的河堤形成三個不同的等高面,使得河邊的景觀變得生動而豐富,屋面上銀白色的電視接收器又在增添著古鎮的現代生活,河裡,一群白鵝在遊弋,這就是古鎮最常見的景色。

駱家壩古鎮旅遊攻略

交通:從西安坐火車去西鄉,K878/K879 15:58 - 22:40 6小時42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