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夾石鎮:西紅柿飄香 產銷兩旺

6月22日,筆者來到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山陽村現代高效蔬菜農業園時,基地負責人李勇的手機正響個不停,只聽他一會兒說著流利的普通話,一會兒又換成沿河本地方言,原來,這些電話都是重慶、貴陽、遵義等地的蔬菜經銷商打來的。

“剛才是酉陽的經銷商打電話說要過來拉貨,這個電話是遵義的銷售商打來訂貨的。”李勇忙裡偷閒,向筆者解釋了幾句又繼續接聽。

招商引龍頭小村成為大基地

在基地,筆者看到已建成的二十多個蔬菜大棚,新品種新技術呈現在眼前,彰顯著基地的蓬勃生機;隨意摘下一個西紅柿,都是水汪汪、紅撲撲的,散發著誘人的香甜;十幾個當地的農民正穿梭在基地,有的負責摘西紅柿,有的負責挑,有的負責裝車,一會兒的功夫,6噸高品質的西紅柿便裝上一輛來自重慶酉陽的車。

沿河夹石镇:西红柿飘香 产销两旺

村民採收西紅柿

筆者見到正在現場傳授西紅柿摘剪技術的湯效元。今年63歲的湯效元是山東省壽光市農業局的高級農技師,有著豐富的蔬菜園區管理經驗。去年9月,貴州聚美優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勇慕名前往聘請他來基地負責作物栽培、大棚管理。連日來,湯效元正帶領園區員工和村民忙著採摘西紅柿。

沿河夹石镇:西红柿飘香 产销两旺

湯效元向農戶培訓西紅柿摘剪技術

夾石鎮分管農業副鎮長蔣正虎介紹,前些年,由於傳統種植投入大、效益低,老百姓種田沒賬算,很多村民都外出務工,好些田地處於撂荒狀態。去年4月,該鎮按“龍頭帶動、項目扶持、土地入股、規模發展”思路,引進貴州聚美優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山陽村按蔬菜基地標準實施核心園區土地整理240畝,集中連片發展現代蔬菜產業基地,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

李勇告訴筆者,政府對蔬菜基地建設特別關心關照,積極協調流轉土地,爭取項目資金,安排鎮農技人員到基地技術指導,目前園區配套的供水設施已經基本完工,新品種蔬菜也長勢良好,西紅柿這幾天供不應求。他說,今冬明春新品種就可以上市了。

基地連市場助農增收幫脫貧

通過蔬菜基地建設,村民不僅可以得到土地租金,又可以到基地打工掙錢,年底還參加分紅,三筆收入加起來,實現收入倍增。

沿河夹石镇:西红柿飘香 产销两旺

沿河縣夾石鎮山陽村民打包西紅柿

基地管理人姜傑介紹,蔬菜基地今年種植的15畝西紅柿長勢良好,畝產值2萬斤以上,兩季預計產量在50萬斤左右。現每天的收購價保持在1.2元/斤,已與酉陽、遵義、凱里、畢節等地的專業市場簽訂購銷合同,平均每天發貨8萬斤,每天需要20個勞動力,能給當地農戶提供8個固定工作崗位,為該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沿河夹石镇:西红柿飘香 产销两旺

沿河縣夾石鎮山陽村西紅柿豐收

今年49歲的貧困戶許白玉是該村目朗溪組人,她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在基地打工每天70元,一個月就有2000元的收入,家裡2畝多田土也流轉給了基地,年底還參與8%的保底分紅。“像我這種年紀大了,外出務工也沒人要,基地來了以後,我把土地以一年350元/畝的價錢租給基地,平時還來基地打工,我覺得很滿意!”許白玉掩飾不住滿臉的喜悅。

“過去種的蔬菜賣不出去,現在種的菜不愁銷路。”李勇說,基地蔬菜種植實行隨行就市,按市場要求進行精細化種植和管理,農戶參與率也很高,有的農戶還積極向技術人員學習其他農作物的生產技術,蔬菜基地讓老百姓嚐到了甜頭。

下一步,夾石鎮將緊緊圍繞“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的目標,按照“銷售+生產+農戶”的模式,引導各村因地制宜,加快蔬菜產業結構調整,“按需”發展產業,提高蔬菜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真正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楊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