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發佈首份《中國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輕鬆籌數據領跑行業

6月26日,首份《中國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團委書記韓璐、艾瑞諮詢研究總監崔伶麗、輕鬆籌聯合創始人兼COO於亮、輕鬆籌市場VP馬孝武、艾瑞資深分析師王睿,田園等嘉賓出席並共同探討了我國健康服務產業的發展及機遇。發佈會現場,艾瑞與輕鬆籌正式發佈了國內首份《2018年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並以國內最大的健康保障平臺——輕鬆籌為例,深刻剖析了健康保障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為滿足民眾對多元化就醫需求及健康品質生活的追求,輕鬆籌還聯合國內健康組織引入健康生活新理念,並在會上進行了啟動儀式。未來輕鬆籌將聯合健康組織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將健康理念、健康服務普及到更多家庭,為助力全民健康生活得到長久保障邁出堅實的一步。

艾瑞發佈首份《中國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輕鬆籌數據領跑行業

輕鬆籌聯合創始人兼COO於亮表示,健康保障行業作為一種新興並且保持快速增長的行業,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增強,地位也明顯提高,如今已成為人民生活中的“剛需”。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讓“互聯網+公益”成為了健康生活的發展方向,催生傳統健康業向健康保障線上過渡,同時也推動健康保障行業與科技技術行業深化結合。

艾瑞發佈首份《中國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輕鬆籌數據領跑行業

中國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發布 全新的一站式健康體驗形成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大病醫療的問題也愈發嚴重。據《2018年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的基本醫保(包含新農合)覆蓋率較廣,但是總體參保率仍較低,這主要源於人民收入水平影響,城鎮職工低收入人群的覆蓋率為10%,較全人口的覆蓋率21%,存在一倍以上的差距。不難發現,即便是在擁有基本醫保的條件下,大部分民眾尤其是絕大多數低收入人群都難以負擔得起一場大病所帶來的診療開銷費用。因此,眾人分攤風險,互相提供健康保障儼然成為未來社會的剛性需求。

作為國內健康保障領域的領軍企業,輕鬆籌自2014年9月成立至今,將目標聚焦在公眾健康保障領域,搭建起涵蓋大病救助、輕鬆互助、輕鬆e保、輕鬆公益等的全面健康保障體系,幫助用戶分攤大病風險。其中,“大病救助”的健康風險管控解決方案自上線後,得到了用戶及行業的極高肯定,截至目前,輕鬆籌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的註冊用戶總數突破5.5億,幫助超過160萬個家庭籌集善款總額超過200億,籌款額居行業榜首,是行業第二名的8倍;由公益基金會監管的輕鬆互助業務,具有互惠互利的特點,用戶可通過預存10元加入互動成為會員,如會員遇病時,其他會員會在互助金中均攤醫療費,幫助其渡過難關;輕鬆籌經過長期業務經驗發展,不僅積累了大批潛在保險消費者,同時還具有健康保障意識培養和場景式營銷、長期經營的用戶口碑和信任、個性化的產品選擇等優勢,使得輕鬆e保一經上線就得到了用戶的認可。目前,輕鬆e保的用戶已突破500萬,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增強了保險用戶的二次購買意願。輕鬆籌旗下輕鬆互助、輕鬆e保業務同樣領跑行業,輕鬆互助增速是行業第二名的5倍,輕鬆e保首創場景式營銷,是互聯網健康險第一平臺,多元化的產品組合打造了一個涵蓋事前保障和事後救助的全面健康保障體系,藉助場景化營銷模式,形成了可持續的良性商業模式。

報告還顯示,醫療需求具有即時性和突發性,在面對重大疾病和意外的大額籌款需求時,社會保險難以覆蓋,商業保險價格昂貴,廣大用戶難負擔或不願支付,因此對於籌款速度和效率的要求很高。基於整個行業壁壘,相較於傳統的健康保障業,輕鬆籌依託了互聯網、社交網絡、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突出高效即時、信息透明、籌款額度大、普惠、高性價比和定製化等優勢,構建了“公益+技術”的保障模式佈局。通過強社交關係,定向籌款,同時將人工智能技術及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快速審查籌款人信息,及大病眾籌流程的資金和動作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等方面,不僅便於用戶操作,還有效地推動了籌款的使用率,贏得了廣大網民的信任,成為受到互聯網一代年輕人熱衷的解決方案。

輕鬆籌與國內健康組織發起健康生活倡議 賦能人民高品質生活

據預測,未來十年,受環境汙染、工作壓力增大、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影響,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仍將呈快速上升趨勢。為解決中年危機帶來的疾病、經濟壓力,喚醒用戶的健康保障意識,發佈會上,輕鬆籌聯合國內健康組織發起了健康生活倡議理念。喚醒民眾的健康保障理念,使全民健康品質生活得到提升。

韓璐表示,很高興能夠攜手國內領先健康保障企業輕鬆籌共同倡議此次健康生活啟動儀式。希望通過本次合作,共同攜手打造創新、綠色、健康的生活新方式,讓健康與綠色賦能人民的美好生活。

艾瑞發佈首份《中國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輕鬆籌數據領跑行業

輕鬆籌通過幾年來專業領域的沉澱,已全面覆蓋國內健康保障服務。未來,輕鬆籌全面健康保障體系將繼續利用先進的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通過科技力量整合行業數據,連接醫療健康機構、社交平臺、實現互通互聯,從而進一步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完善並創新健康保障服務體系,保證用戶流量和粘性,為人民提供高效、實惠的健康保障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