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理科第一名竟是第三次參加高考,文科第一名自稱不算學霸!

独家专访!理科第一名竟是第三次参加高考,文科第一名自称不算学霸!

今天上午,

蚌埠2018年高考文理科最高分出爐

那麼學霸是怎樣煉成的呢?

一起來看看

▽▽▽

理工類最高分王贊辰令

從小優秀到大的“學霸”

語文122分,數學143分,英語146分,理綜288分,二中理科實驗班的王贊辰令以總分699的成績奪得我市理工類最高分,在全省排名第21名。

独家专访!理科第一名竟是第三次参加高考,文科第一名自称不算学霸!

第三次參加高考?!

從小到大,優秀、學霸一直是王贊辰令的標籤。在當年的中考中,他就是蚌埠市區的第一名。而且在高考前的幾次質檢考試中,他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不久前,他還通過了北京大學博雅計劃的自主招生考試,獲得降分10分錄取的入場券。“這是我的第三次高考。”

名字的由來

讀高中時,王贊辰令一直是學習委員。說起學習經驗,他的秘訣就是“一張一弛 文武之道”。在他看來,題海戰術並不值得提倡,因為過度疲勞很容易導致無用功;但也不能放縱自己由著性子來,而是要勞逸結合,爭取效率最大化。“其實我復讀那一年,晚上基本在十一點左右睡覺。”王贊辰令說,自己做的課外題庫並不算多。從他的學習經驗來看,能把課堂上老師佈置的內容充分消化,課後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得明明白白就已經不錯了。如果還有餘力,不妨再針對自己的弱項有目的地抓差補缺。

独家专访!理科第一名竟是第三次参加高考,文科第一名自称不算学霸!

文史類最高分張寧哲

數學148分的“非典型文科學霸”

語文119分、數學148分、英語138分、文綜246分,北師大蚌埠附校文科班的張寧哲以總分651分的成績摘得我市文史類高考最高分的桂冠,在全省排名第109名。

愛看《參考消息》、打遊戲...

看到高考成績單,大多數人都會驚訝於文科生考出148分的超高數學成績。其實,張寧哲剛上高中時,數學並非強項。那時他的數學成績在110分上下徘徊,在班級裡並不出挑。“你不能對學科有懼怕心理,得迎難而上。”張寧哲總結說,發現數學是自己的薄弱項後,自己高一高二基本以每個禮拜一本練習冊的速度“刷題”,接觸不同的題型來找感覺。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考數學考出接近滿分的好成績。除了數學靠短期惡補,張寧哲認為其他科目的學習竅門在於積累。“比如說,語文成績與平時閱讀量有直接關係,英語的詞彙量很重要,文綜更少不了積累。”張寧哲說,跟同齡人相比,自己有個堪稱“老幹部”的愛好,就是

看《參考消息》。“不同於網絡的短平快和碎片化信息,報紙上有很多內容值得細細閱讀,所以看報紙就成了習慣,也帶來潛移默化的好處。”他說。

除了讀《參考消息》,張寧哲的其他娛樂倒是和同齡人一樣,平時愛打網絡遊戲,愛看網絡小說。因為媽媽是蚌埠市柔力球健身協會的會長,所以也會跟著一塊鍛鍊,用運動疏解緊張學習帶來的壓力。“因為我是住校生,作息時間都按照學校統一的來。高三一年,一般晚上十一點半下課後,十二點就睡覺了。”張寧哲說,平時自己並不會主動加壓,學習還是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而這也是效率最高的。

独家专访!理科第一名竟是第三次参加高考,文科第一名自称不算学霸!

非典型學霸

採訪中,張寧哲透露說自己中考時總分在全市只排在200多名。“所以我不算學霸,距離還遠得很。”他很謙虛地說。事實上,張寧哲的成績一直優秀且穩定,還是班裡的學習委員。在高考前的質檢考試中,他的成績一馬當先,是老師眼裡的“一號種子選手”,這次考出全市文史類最高分並不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