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教堂為該國地標性景觀,門票只要36元,比中國少林寺還便宜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所在地伊斯坦布爾一半位於歐洲,一半坐落於亞洲。這是一座充滿了對立的城市,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現代,征伐與和平,宗教與現世,東正與清真,一切歷史在這座城市留下印記。而大教堂的古老穹頂在長河中默然俯視,千百年如是。

歷史上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歷經三次重建。君士但丁一世是其始建者,教堂在當時被成為“大教堂”。其中規制較小,附有長廊、木質屋頂和田徑,呈現出拉丁式的建築特色,在教權——牧首約翰一世與皇權——阿卡狄奧斯妻子的鬥爭中被毀於一旦。

隨後狄奧多西二世重建,毀於尼卡暴亂。而如今規制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為查士丁尼一世所建。教堂由物理學家伊西多爾與數學家安提莫斯設計,皇帝與牧首共同主持。這意味著在查士丁尼掌權時期,教權和皇權相互妥協,矛盾鬥爭暫緩,達成了利益共識。


伴隨著三次重建,還有著四次主持宗教的更迭。東正、羅馬天主、東正、伊斯蘭教分別入主,使教堂內部呈現出複雜多變的宗教特色。

奧斯曼土耳其人為第一代大教堂增設了支撐結構、兩座宣禮塔、蘇丹前座,使教堂內部為希臘十字結構,外部為拜占庭式建築;拉加德三世增設敏拜爾、古希臘漢白玉甕;馬哈茂德則擴大了聖索菲亞大教堂外部形制,比如學校、佈施堂和圖書館;

邁吉德則更換了教堂內部裝潢,增設雕飾,重修宣禮塔,由此完成了現代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基本面貌。

上述措施使聖索菲亞大教堂不再是一座獨立的建築,而呈現出完整的建築群樣貌。形態的擴張不僅僅反映了當時建築技術的進步,更反映了東正教教義在各個歷史時期有了更豐富的補充,對現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類事業被廣泛籠罩在教權之下。

當然,聖索菲亞大教堂反映的不僅僅是宗教事業的變遷,還暗示了教權與皇權鬥爭的過程,最終皇權取得了絕對勝利,也使得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土耳其共和國建國後被定性為博物館,而非宗教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門票是25里拉,約人民幣36元,並且0-12歲的兒童免費。而放眼今天的中國各大名寺,少則50元,多達上百元的門票,相比之下不禁感嘆那句“有錢的都在國內旅遊的,窮的都出國旅遊”的真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