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別名威海衛,意為威震海疆,“三海一門”之一


威海,中國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臺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7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轄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

威海別名威海衛,意為威震海疆。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海戰的發生地,甲午戰爭後被列強侵佔並回歸祖國的“七子”之一。

威海是“三海一門”之一。1984年,威海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1990年被評為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1996年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2009年5月7日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城市。2015年成為中韓自貿區先行示範城市。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威海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排名第五。

威海市歷史悠久。據境內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境內之遠古歷史,已經難考。《史記·夏本紀》雲:“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西漢孔安國曰:“東表之地稱嵎夷。”清胡謂《禹貢錐指》稱:“今登州、萊州二府,皆為禹貢萊夷之地。”據此推斷,夏、商、週三代今市境為東方嵎夷之地,屬青州,有萊夷聚居。

威海文化以建設“千里海疆長廊”為主線,群眾文化蓬勃發展,民俗文化、特色文化得傳承和發展,湧現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剪紙藝術之鄉”、“全國歌詠文化之鄉”等,乳山被評為全國邊疆文化長廊建設先進縣。在社會文化先進縣創建活動中,文登、榮成、乳山已步入全國、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行列。廣場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威海市有五個廣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廣場。

威海旅遊資源豐富,有海島海岸、城市園林、歷史遺蹟、民俗風情等十多種類型。擁有國家AAAAA級景區1處,AAAA級旅遊景區8處,AAA級旅遊景區6處,AA級旅遊景區1處,省級旅遊度假區4處,遊覽景區80多處。

威海海岸線長近1000公里,沿線海水清澈,松林成片,海鳥翔集,有30多處港灣、168個大小島嶼。威海市中心城區高區的威海國際海水浴場、下轄市乳山銀灘、下轄市文登小觀金灘都屬於中國北方有名的海灘。

主要旅遊景點:劉公島、海驢島、華夏城、昆嵛山、石島赤山、環海路、高區威海第一國際海水浴場、錦湖韓亞高爾夫俱樂部、威海定遠艦、成山頭、西霞口、乳山銀灘、大乳山旅遊度假區、岠隅山風景區、甲午戰爭陳列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金海灘國際海水浴場、葡萄灘海水浴場、正旗山、裡口山、聖經山、神鵰山、臥龍山、九頂鐵槎山、古陌嶺、仙姑頂、金線頂、佛頂、西霞口野生動物園、環翠樓公園、林海公園、威海公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