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酸」真夠味兒,東北人難以自拔的兩樣食物

東北菜,包含面很大了,既有少數民族的習俗,也有沿海山區的吃法,咱們只是說一般的東北食物。

一說到東北菜,給外界的印象就是,菜碼很大,按盆上菜,南方人到東北去會嚇到,吃不了啊吃不了,會浪費的。但是東北菜就是這個德性,量大實在。再就是偏油大鹽重,重濃香。講究肉菜,什麼黃瓜涼菜,炒個白菜,那被稱為水菜,往往被認為慢客。請客必須都有幾個角色肉菜壓陣。總體看,東北菜也屬於魯菜系,但是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地域菜農家菜家常菜。

知名的東北名菜,大家都會說出幾樣了,什麼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大豐收亂燉、殺豬菜,

東北菜一個特點,擅長的也是個燉。第一燉菜容易做,只要材料一起扔進去,燉的時間足夠長,基本都入味了,不用把握料理的那些條條框框,爽快的狠哪。第二,燉菜量大,過去的東北勞動人民吃的多呀,得吃飽啊,田裡的活可需要一把子力氣;第三,天寒地凍的,燉菜熱量大,連湯帶水的,容易搭配主食,看著窗外的雪花飄飄,一家人圍坐一起,管夠吃,可勁造。

「臭·酸」真夠味兒,東北人難以自拔的兩樣食物

我今天說的兩樣食物,很有特點,當然也有很多其他的食物,比如豆包什麼的,但是我認為這兩樣是極具特色的,因為它們狠夠味兒。

那就是大醬和酸菜。

1、先說大醬吧。

「臭·酸」真夠味兒,東北人難以自拔的兩樣食物

大醬嘛,據說是東北滿族人的傳統食物。這個大醬,過去東北農村家家戶戶都在弄,各家按照自己的手法進行,味道各異。一般來說,味道特色就是臭香臭香的,一種混雜的美食。外地人也許吃不慣。但是東北人,遠離家鄉就會懷念這個味道。大醬是東北菜的靈魂,很多的菜都要用到這個醬。對了朝鮮族韓國料理中大家愛吃的大醬湯,味道就十分相近了。有時間可以嚐嚐。

大醬嘛,東北人最直接的吃法就是蘸醬吃。過去農村大半年是沒有什麼菜的,七八月份才會有新的蔬菜長成。蘸醬的第一搭配,就是大蔥蘸醬,小蔥蘸醬味道更佳。現在大超市裡有賣黃豆醬,名曰大蔥伴侶就是這個意思。等到夏季新鮮蔬菜可以吃了,那搭配會更加豐富起來,比如黃瓜、生菜、白菜、蒜、青辣椒、香菜,其他還有幹豆腐等。

「臭·酸」真夠味兒,東北人難以自拔的兩樣食物

蘸醬再升級,可以做成雞蛋醬辣椒醬,搭配的範圍還可以擴大。與大醬搭配的還有煮熟的茄子土豆,或者什麼榨乾白菜、榨甜菜纓子。如果再延伸,我的天哪可以做飯包了,大片的白菜葉子,中間放上精心製作的大醬、土豆、茄子、辣椒、蔥、蒜這些,包起來啃幾口吧,不信你就試試。與大醬搭配的正經菜我粗淺知道那麼幾樣,比如醬雞蛋、醬茄子,用大醬燉魚等等吧,我也不是美食家,只是知道日常的所見。

2、再說酸菜吧。

「臭·酸」真夠味兒,東北人難以自拔的兩樣食物

這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說酸菜是因為滿洲締造者努爾哈赤的夫人,當時是為了方便儲備軍糧而發明的,為夫君解決了大問題。看看吧,這大醬和酸菜都和滿族人有關係哈,也難怪,東北是滿族的發祥地嘛。後來的漢族人也受到他們的飲食影響,目前存在的很多地名也是來源自滿語。還有個傳說,說滿族人不吃狗肉,也是因為曾經有一隻狗救過努爾哈赤的命。但是朝鮮族吃狗肉吃的挺多,配著冷麵吃絕佳美味。

總之吧扯遠了,酸菜這個東西,在寒冬漫漫大雪飄飛的東北發揮了不少作用。第一,容易製作,容易儲存;第二,味道不一樣了,可以深加工成更多美味。第三,據說酸菜中營養成分很多,你們自己查。過去東北,包括北方人,甭管農村還是城市了,冬季蔬菜更多的就是土豆蘿蔔白菜吧。所以,酸菜對東北意義很大。“翠花,上酸菜”。酸菜,味道第一是酸,第二也有些許臭味,特別是也有醃製爛了的。第三,酸菜心有些許甜味,我小時候沒啥零食啊,家裡做酸菜,家長們就比較用心地切製出酸菜心來給我們吃,童年啊吃了多少酸菜心,心好酸哪。

酸菜比較常見的吃法,也許大家都吃過,但是這個酸菜和四川的酸菜什麼老壇酸菜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酸菜就是大白菜醃製的,用大號的缸。大醬用小缸,酸菜用大缸,老百姓的生活啊接地氣。知名的酸菜名菜有,酸菜火鍋、酸菜燉豆腐、酸菜燉肥肉血腸。其他你們去查。

「臭·酸」真夠味兒,東北人難以自拔的兩樣食物

據說曾經有個東北老太太,被考上學在大城市落腳的兒子接去南方享福去了,但是過了一段就受不了了,說要回東北,兒子苦勸。老太太難過地說,大城市住不慣,要麼你讓我回東北老家,要麼你讓人給我郵來幾顆酸菜。看到了吧,酸菜對東北人的意義。就是家鄉的代名詞。現在市面上有好多成袋銷售的酸菜了,方便多了,但是有些年老的東北人還是覺得不是自己做的那個夠味。

大醬和酸菜,都是夠味兒的美食。對於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那是無法遠離的依戀。我是東北人,對大醬的依賴很大,酸菜久了也會想。

就是這樣,每一片鄉土都與那麼幾樣特殊的飲食相連,遠離家鄉的遊子想家的時候,會習慣性地想起它們,吧嗒吧嗒嘴,想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