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風雨過後見彩虹”!恐需幣市先“春暖花開”?

6月20日,兩市早盤低開震盪,滬指30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盤中創新低,午後兩市止跌回升,創業板指數漲逾1%。

截至收盤,滬指上漲0.27%,深成指上漲0.92%,創業板指上漲1.08%。

板塊方面,食品板塊延續良好表現全天領漲,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漲幅居首。多隻白酒個股錄得上漲,截至收盤,金種子酒漲超7%,老白乾酒漲超6%,今世緣、山西汾酒漲超4%,貴州茅臺漲3.47%,水井坊漲3.75%。

A股“風雨過後見彩虹”!恐需幣市先“春暖花開”?

上證上午在昨日低點得到支撐,午後反彈,一度漲0.68%,為五天來首次走高。中國10年期國債期貨同步急跌0.5%,創逾一個月最大跌幅。昨日(6月19日),A股遭遇驚魂一日,指數均創階段新低,其中上證綜指下跌3.78%,重挫逾百點後重返“2時代”。與此同時,在時隔近28個月之後,A股再度上演千股跌停景觀,共計1083只個股跌停(包含ST股),佔比達33%。

前有獨角獸迴歸,後有貿易戰重啟,A股則再現千股跌停,這基本已經算一次小規模股災。

回顧過去,A股共計經歷22次千股跌停,發生時間集中於2007年、2008年、2015年以及2016年。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8月發生千股跌停的次數最多,達12次。這其中,有3個交易日跌停個股數量達2000餘家,分別為2015年6月26日、2015年8月24日、2015年8月25日。​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央行行長易綱連夜緊急安撫市場。

中國央行網站週二晚間發佈了易綱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的新聞稿,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並承諾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

當然安撫可不是說說而已,還有“真金白銀”的那種哦!

中國央行週三進行700億元7天期、300億元14天期回購,今日有600億元7天逆回購到期,央行通過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淨投放400億元。

那麼問題來了,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是央行”?

A股“風雨過後見彩虹”!恐需幣市先“春暖花開”?

實際上,美國每次在危機時期,也都是美聯儲主席出面安撫市場。中國央行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加深與投資者的溝通,避免市場出現恐慌。

易綱表示,中國央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衝擊的影響,投資者對市場下跌應該理性看待。我們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今天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中國“有充分的條件和空間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

今日A股一掃週二乃至週三早間的陰霾,約有2431只個股上漲,下跌個股數降至784只。這是否意味著要“春暖花開”了呢?

廣發策略研究員戴康、鄭愷週三稱,對A股的看法從“震盪”上調為“上行風險大於下行風險”:拖累股市下跌的主因是“由估值收縮引起的股權風險溢價上升”,由此帶來的估值底部區域通常比較可靠,因此未來上行概率大於下行概率。

西部證券表示,外圍消息面不穩定,無疑是導致A股運行重心不斷下移的影響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影響更多是市場短線情緒的釋放。回到A股的估值水平來看,A股的市淨率PB值正在進入歷史低估區域,這無疑意味著指數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

根據統計,從歷史上看,全部A股的市淨率水平低於2倍PB的時期分別是2005年中旬、2013年年底的1.7倍左右和2014年中旬的1.5倍左右,都對應著重要的底部區域。隨著滬指回落至3000點附近,目前全部A股的PB值也已經來到1.8倍左右,距離最低值非常接近,這意味著3000點左右可能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底部區域。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天市場是昨天極端行情的反轉,短期仍看好債市,對股市則趨於謹慎,6月滬指或會創新低,因流動性缺乏和中美貿易摩擦等問題未得到解決。

根據華爾街恐懼與貪婪指數顯示,中國股市仍未進入極度恐懼狀態,這似乎不見得是一個“抄底”良機。

A股“風雨過後見彩虹”!恐需幣市先“春暖花開”?

需要提醒的是,兩市成交額迴歸正常水平,相比周二顯著縮量。

兩市融資餘額週二大幅削減,合計減少215.09億元。其中上交所融資餘額報5678.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37.2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3696.8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77.89億元。

昨日,我們在幣市回暖:A股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提到比特幣成為市場新的恐慌指標,可能會對整個傳統金融市場產生更加廣泛的影響。

根據脫殼經濟數據比特幣現於6600美元上方震盪,主流幣普跌,市值前30的幣種僅2個上漲。

TokenInsight 數據顯示,反映區塊鏈行業整體表現的TI指數北京時間20日9時報837.60點,較昨日同期下降0.66%。另據火幣區塊鏈發佈行業週報顯示主力指數(HUOBI 10)本週下行12.76%。

如此看來,最近幣市行情也不見得已經“春回大地”,至於A股短期也難以說得上是“雨過天晴”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一直以價格的大起大落的波動性著稱比特幣,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比特幣卻好幾次出現一反常態的平穩期。

5月31日至6月10日大盤集體跳水之前,比特幣價格基本保持在7200美元至7800美元區間內波動。後來,比特幣的價格大幅下跌之後,自6月13日以來,比特幣再次出現在較窄價格區間(6200美元至6800美元)內波動的情況,持續已經接近一週,價格波動為一年以來最低。

比特幣自去年12月以來經歷了三次比較大規模的價格回調。這三次回調一次比一次弱,低點逐漸升高,這是逐漸減小的交易量造成的,這意味著比特幣的拋售參與者已經越來越少。

藍線期貨的主席Bill Baruch近日表示,自去年12月價格巔峰到今日,比特幣價格的下降已經將市場過度熱情抹平,“觸底過程”已經啟動。

最近一次的回調和之前的規律稍有不同,體現在價格上,而不是交易量上。6月10日,比特幣價格觸及2月以來的最低點。原本,投資者可能會認為比特幣此次價格回調會停在4月份低點(6500美元)之上。而實際上,比特幣價格跌破6400美元。

然而,Baruch仍堅持認為,不斷的拋售已經消退了大部分(即便不是全部)市場過度熱情,長期以來,比特幣價格還將會有明顯回升,未來很有可能重上1萬美元。

去年12月,主要是由投機心理和錯失恐懼(FOMO)構成的市場過度熱情將比特幣送上價格巔峰。

如果,情況真的像他說的那樣,那麼全球股市似乎會有一次不錯的盛宴,只是不知道A股會不會缺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