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次下殺失去2800點,七月翻身難,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你在中國股市賺錢了嗎?

你賺錢了嗎?這幾年你賺錢了嗎?如果在這種市場上你沒有賺錢,還是趕緊退出把,因為你就是"韭菜",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花出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創業做實事,打工混職場,最起碼心安,錢賠了還可以賺,人生就一次,寸光寸金,不能耗費在這裡,要及時給自己的人生止損,賺不到錢,那來這裡的還有什麼意義。

你後悔了嗎?賠錢了也不要太后悔,記住這個教訓,硬錢都是勞動換來的,用創造財富的方式換取的財富才最真實。每個人最大的、最容易掌控的價值就是自己,既然股市裡找不到自我,那就早早離開吧,不要再用巴菲特的故事激勵自己,如果時代和市場不允許,再努力都枉費。

你有何收穫?賠錢了也不是一無所得,炒股更多的是錘鍊心境,把自己放進股市中,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是一場修行,沒有結局沒有答案,更沒有開悟得道,什麼時候停止,什麼時候算是功德圓滿,記住心路,記住教訓,向著新的方向,出發!

希望各位股友要看開市場,波幅起蕩是人生百態,什麼都會來,什麼都會走,體驗好人生,更要尊重好人生。中國股市的土壤與美國等其它大部分國家不同,如果照搬肯定不行!

A股再次下殺失去2800點,七月翻身難,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為了A股,半夜雞叫的事件再次發生。

記得上一次是2007年的5月30日,為抑制市場的過度炒作熱情,管理層半夜出臺了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當天A股出現暴跌,所以大家都堪稱有名的530。

這次,雖然和當年的市場情緒相差甚大,但A股弱勢幾乎已經到了非常緊要的邊緣。我昨天之所以說在出臺了降準的利好消息,A股卻跌了30個點讓人看著有些揪心,這是市場的一種信任危機,也不是僅僅依靠一個降準就能夠挽回的,需要多方的組合拳才能夠救市場一線生機。

我沒有想到三部門的集體發聲竟然來的真麼快,很顯然各方已經密切關注到了當前的A股市場走勢很危險,如果不加以干預,系統性風險會隨之而來,而風險的根源是去槓桿過程中的股票質押和債券違約,這些是困擾市場心理層面的根本。

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證券業協會牽頭的三部門集體發聲,當前的股票質押總體風險可控,以滬市來說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滬市總市值裡的比例不到0.2%,深市則不到總市值的2%,從這個數據來看,遠遠是低於市場預期的,所以A股短期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很小。

通過這個真實的數據,人們可以清晰的知道A股的風險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狀況,這會極大的緩解當前的恐慌性氣氛,對A股接下來的走穩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我來說,覺得半夜雞叫很明顯是利好,為什麼這樣說呢?

人民幣貶值本身對市場資金很容易造成流失,這個對金融的安全也是個潛在的威脅,今天盤中哪怕半夜雞叫的利好出來了,而滬指盤中依然大跌了50個點,領跌的是以保險和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現在看來我昨天對航空股的下跌引發的金融安全的擔心是對的,就在剛才一個小時內人民幣兌美元跌破了6.56的關口,大跌了200個點,說明人民幣本身存在一種潛在的危機,如果這個時候股票再血雨腥風,那麼經濟層面會受到更嚴峻的考驗,這不是一個小事,所以必須先穩定股市,特別是這次A股破位3000點後和歷史上最大的不同在於,似乎跌的很淡定,資金沒有一絲一毫的認為3000點之下是黃金坑的意思,這是不正常的地方,也是最大的風險

半夜雞叫很明顯感覺到了危機的到來,如果對這種頹勢不加以干預的話,後面必然會造成巨大的金融風險,現在既然管理層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說明會想盡辦法來力挺股市走穩。

可能很多人會問,如果半夜雞叫還不管用,股市還繼續跌怎麼辦?

我想這個和央行的降準釋放流動性、三部門集體發聲股票質押無風險已經是兩個組合拳了,假如市場還不湊效的話,會有更多的措施出來,總體感覺現在管理層真正意識到了風險,或者說已經在開始用恢復信心的方式護盤了,當很多的政策措施出來的時候,A股就基本見底了,看到半夜雞叫讓我感到了A股的政策層面終於有了重大改變,儘管今天A股是低開的,但我相信距離企穩的日子很近,各位多珍重!


五窮六絕七翻身,七月真能翻身?

都說“五窮六絕七翻身”,5月是很窮,6月也真夠絕的,七月真的能翻身嗎?我看現在難度是很大,翻身也總得有個理由吧,不是說翻就能翻的吧?5月雖“窮”,但好歹只是震盪,大家看看月線走勢就很清楚。6月不用說了,雖然還沒走完,這月的走勢絕對是夠慘了。那7月呢?就現在這趨勢,有誰會相信7月能翻新?又有誰會奢望7月能翻身?

大家都說“五窮六絕七翻身”,我是不敢奢望,我更傾向於“五窮六絕七喘氣”。還是相信市場的客觀走勢,其實所謂“五窮六絕七翻身”就是一種說法,也是一種大概率事件,但不是絕對事件,所以呀,大家就是當個樂呵,也就是給我們點希望罷了,絕不能當做是判定趨勢和時間的唯一依據。月線現在翻身希望確實不大,月線的KDJ指標尚在調整途中,要完全修復所需的時間是比較漫長的,畢竟一個月才走出一根K線,我們肯定不能奢望。

A股再次下殺失去2800點,七月翻身難,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而周線呢?週五的收官結果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周線直接跌破了256周均線,上方3000點一線還留下了缺口。這一破位跌出了“成果”,成果就是再收復也很難。A股市場就是這樣,跌的時候總是很容易,漲回去就難上加難了。不要說缺口能不能回補,單就256周均線這一條長期均線就夠受的,同時周K線的指標也沒有修復完成,市場真正的轉勢特別是中長期的轉勢真的是很難的。

日線級別不用多說了,新低再新低,毫無轉勢的信號。光周線和月線這兩個級別的走勢就已經告訴我們七月要想翻身只能是理論上的存在,現在絕對在指數表現上是看不出來的。而所謂理論上存在的意思就是必須要有重量級的利好政策來推動。那這就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這個週末包括最近,對政策面、消息面的關注非常重要,真的想要七月市場有所表現的話,這個條件不是唯一條件,但一定是必要條件。

A股再次下殺失去2800點,七月翻身難,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另一點需要我們做的就是繼續堅持和忍耐。其實該罵也罵了,該發洩也發洩了,但我們心理都清楚,這並不能解決問題。無論我們猜測市場是刻意為之也好,是有人打壓想要抄底也好,包括市場上的各種言論滿天飛也好,也都不過是一種宣洩,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還得是市場自身的完善和管理層的有效作為。

這不過說了,不是我們要考慮和能夠左右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持股等反彈,特別是現在大家手裡有一定倉位的,儘量不要再加倉或者過度重倉持股。抄底也要謹慎,很多時候持有現金也是一種策略。抄一點可以,但一定分批抄底,輕倉抄底,哪怕加倉後也得是倉位不重的才能做動作。否則,不動,以靜制動才是上上策!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投資命運的內在因素。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們是要先富起來。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投資者的精神特性!

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 它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它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它們是勝利者。對這個試驗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乾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昆蟲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看看自己在投資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 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A股再次下殺失去2800點,七月翻身難,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交易實際是個很簡單的事, 是我們自己把它弄複雜了!包括那些 對大勢誇誇其談,無所不知的“天才們” ,包括那些 對做莊內幕瞭如指掌,操盤細節完全掌控的“神秘人”,他們寧願編些故事,胡猜亂蒙,也不肯真正面對市場,來調整自己的行動,就算大機構老總若有這個毛病一樣會死得難看,因為每當你自以為是的時候,市場就會很快讓你明白:誰才是老大!

尊重市場、擺正位置、控制風險、順勢而為。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水平的確不好,看不懂,不做也罷,不要勉強自己,我們是人,不是神!

一個交易高手一定會同時具備兩種能力:

一是善於把握時機,瞄對目標

二是有堅強良好的自律能力。

把握時機的重要性在於它決定你是否能夠在市場中賺到錢!但可惜你不能每次都把握對,有時是你在錯誤的價位上進行了交易,有時是市場突然的變化超過你的想象,有時是打矇頭後乾脆進行自殺式衝鋒,這時,唯有自律可以讓你擺脫危險之地。

記得有一位交易大師說過:

可憐的輸家呀, 首先是時機掌握不對,被套進了麻煩的交易中, 而後又在缺乏自律情況下,陷入到萬劫不復的深淵!

做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節制和自欺欺人。做交易, 你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這一切,很簡單,但需要把她變為你的習慣。 尊重市場,遵守規則 無它!僅此而已!!!


做交易,做法更重要,還是看法更加重要?

一般人認為,做交易,做法很重要,看法不重要,因此看對了也可能做錯,看錯了也可能做對。筆者倒認為,看法比做法更重要。有了看法,自然就有做法;沒有看法,才需要做法彌補。

抓住大的趨勢,賺錢才相對容易,一般而言,在波動中很難賺錢。我說的“看法很重要”,主要是針對大趨勢而言。做趨勢需要有清晰的看法,只有有看法,你才可能做真正的長線,否則市場的振盪就會把你洗出去。不過,看法是很難形成的,即形成一個看法很不容易,需要對宏觀環境、產業鏈、供求關係、行業政策等進行細緻周到的研究分析,並且長期跟蹤。懂行,才可能形成相對清晰的看法。

所謂看法,即發現這個品種所處的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也是價格運行的趨勢。一般人認為,看法是對K線的反映。在筆者看來,這不是看法,只是短期的反映,並且隨時會變化,不具有穩定性,毫無價值。

做法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價格波動上,做波動是不需要看法的,有做法就足矣。所謂的做法,其實就是應對方法——應對市場的變化,跟上市場的變化。波動是隨機的,做隨機交易沒法根據看法來做,因為看法是理性的。但隨機的波動組成了有序的趨勢,趨勢是有序的,趨勢是可以分析、判斷和把握的。

因此,看法的重要性在於把握趨勢,做法的價值在於應對波動。賺大錢還是得靠眼光,估計巴菲特不會天天盯盤,他就是靠眼光,有了眼光,形成了看法,做法就很簡單了:進場,然後等待就行,不用看盤,也不需要看技術圖形。

一般人只有做法,沒有看法,因為他沒有能力形成看法。一般人很難對一個行業有深入細緻的瞭解,即使是專業的研究員,也只是瞭解一些行業數據和宏觀數據,但無法深入瞭解這些數據是如何產生以及未來如何變化。所以,即便是專業研究員也不能算作業內人士,某種程度上處於紙上談兵的狀態。但在期貨以及證券界,大多數研究員以及他們的看法均如此,這導致整個行業都認為研究和看法沒意義。所以,對一般人來講,重視做法是可取的。

重視做法,拼的是果敢、勇氣、毅力、自信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配合優秀的資金管理策略。做法的對象是波動,如同衝浪。重視看法,拼的是瞭解、深度思考、理智、邏輯以及耐心,看法的對象是方向和趨勢。市場不可預測,“不可預測”指的是波動,但方向是可以分析預測的。千萬不要把做法當成投資,做法只是博弈的技巧,投資需要的是眼光。

眼光的形成,95%來自研究和分析,而不是來自於盯盤。基本面、宏觀面決定資金的走向,最終決定K線及形態。研究重於操作,操作是為研究服務的,操作只是執行研究結果而已。市場上,情況剛好相反,很少有研究,天天在操作,這是市場的特徵和天性,無法更改。


白手起家的投資鬼才——伯納德·巴魯克

巴魯克(1870~1965),美國金融家,政治家和政治顧問,股市的投機者。他既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又是善於把握先機的股票交易商,既是手段靈活的投資商,也是通曉經濟發展的政治家。人們對他冠以投機大師,獨狼,總統顧問,公園長椅政治家等名號。然而人們更願意稱他為“在股市大崩潰前跑出的人”。

A股再次下殺失去2800點,七月翻身難,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創造第一個奇蹟

1897年,巴魯克創造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奇蹟。那年春天的華爾街,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開始暴跌,陷入悲觀情緒的人們開始瘋狂地拋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參議院正在討論一項降低國外糖進口稅的提案,同時眾議院也正在進行類似的立法程序。參議院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股市的漲跌。

但巴魯克堅信參議院不會通過這項提案,他認為西方的甜菜種植主們和華爾街一樣希望通過關稅保護來獲得更大的利潤。於是,他用300美元為定金,購入了3000美元股票。後來,果然如巴魯克所料,參議院否決了這項提案,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連續暴漲,僅僅300美元,就讓他賺了60000美元。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1898年,巴魯克的投資才華再次讓華爾街感到了震驚。1898年7月3日,正在新澤西州朗布蘭奇陪妻子和家人共度週末的巴魯克從老闆豪斯曼處得知西班牙艦隊在聖地亞哥已經被美國海軍殲滅,美國已經取得了美西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巴魯克立刻意識到,這一勝利意味著,戰爭即將結束,美國的金融市場將隨之快速反彈,甚至有可能出現強勁勢頭。第二天是7月4號國慶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按照慣例將停業一天,但是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應該和往常一樣正常營業,此時如果在倫敦低價購進股票,然後在紐約高價拋出,中間的差額利潤將是可觀的。

可難題是,巴魯克如何在第二天倫敦證券交易所敲鐘開盤之前,趕到位於紐約的辦公室。由於時差,倫敦證券交易所開盤時,紐約才剛凌晨5點鐘。由於國慶日前一天已經沒有到紐約的火車,巴魯克急中生智租了一列專車連夜向紐約狂奔,最終在天亮時趕回辦公室,向倫敦發出了大量吃進股票的電傳。第二天,因為相信和平將帶來好運,證券交易所的股票開始紛紛上漲,巴魯克讓老闆和自己都穩穩地賺了一大筆。

當時,在華爾街比拼的投資者,幾乎每個人都是某一領域的高手,或者經紀專家,或者風險投資家,或是場內交易人,投資銀行家,而巴魯克卻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將所有這些角色集於一身,成為投資的“多面手“。從1897~1900年大約三年的時間裡,巴魯克的個人資產上升到了100萬美元,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令人羨慕的百萬富翁。而在1916年,巴魯克的淨收入已經達到200萬美元。

伯納德·巴魯克的十句經典投資心得

1.我能躲過災難,是因為我每次都拋得過早。

2.當人們都為股市歡呼時,你就得果斷賣出,別管它還會不會繼續漲;當便宜到沒人想要的時候,你應該敢於買進,不要管它是否還會再下跌。

3.新高孕育新高,新低孕育新低。

4.誰要是說自己總能夠抄底逃頂,那準是在撒謊。

5.別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確,如果犯了錯,越快止損越好。

6.誰活得最久,才活得最逍遙,才賺得最自在。

7.他們不是被市場打敗的,是被自己打敗的。

8.作為投資者,肯定有些股票會讓人賠得刻骨銘心。

9.一個人必須理解理性和情感在交替影響市場時的相互作用。

10.對任何給你內幕消息的人士,無論是理髮師、美容師還是餐館跑堂的,都要小心


假如A股重回2638點,會是又一次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嗎?

A股再次下殺失去2800點,七月翻身難,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2016年1月27日,滬市創出2638.30調整新低,這也是2015年槓桿牛市見頂以來的調整新低點。然而,對於這一調整低點,已經較5178高點下跌49%左右的空間。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後,A股市場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近50%的累計最大跌幅。

然而,時隔兩年半的時間,A股市場又一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且有逐漸接近2800點的趨勢。但,時至目前,雖然市場仍未出現有效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多項指標已經發生了不少本質性的變化影響。甚至,目前已有大半個股的股票價格已經跌破了2638調整低點的水平,更有甚者,其價格水平已經跌破了1849點的位置。

由此可見,在當前多數個股創出調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場指數反而並未失守2800點的位置,實際上也說明了市場指數有逐漸失真的意味。確實,縱觀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價格表現,依舊離不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在多數個股價格跌破2638低點的同時,卻有部分白馬藍籌股的價格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附近,兩極分化局面非常明顯。

時至目前,滬深主板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狀態,滬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與港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有逐漸縮減的趨勢。與此同時,對於A股市場破淨股情況,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的破淨股數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極端熊市的破淨股數量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運行狀態分析,多項市場指標似乎有逐漸步入歷史低估值的狀態水平,而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分析,只要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發生實質性惡化的問題,那麼市場估值壓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

即使當前股票市場已經跌至2800多點的位置水平,但從政策環境下,似乎仍未顯示出明確性、有針對性的救市信號。其中,以IPO發行節奏來看,依舊維繫一週一批次的IPO發行速度,但從單批次的IPO募資規模來看,有重返至個位數的募資規模水平。至於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似乎有逐漸往多領域的方向延續去槓桿的趨勢,而資金端、資產端乃至其餘領域的去槓桿化舉動,也給了資本市場不少的不確定風險。

或許,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依舊未能夠走出股市築底的謎局,而熊市築底週期以及調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數。此外,對於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創出了15年下半年以來調整行情的新低點,而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也於近年來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與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漸接近的趨勢。

假如A股市場重回2638點,或許市場會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後加速下行的過程,而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部,與2013年6月下旬錢荒風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現類似。至於另一種可能,則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穩,而之前市場的強勢股加速補跌,由此導致市場指數加速下行的表現,但此時可能會存在個股明顯分化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場再度重返2638點,那麼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以及破淨率水平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運行狀態,而一旦股票市場的估值狀態被大幅壓低,這或許給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抄底機會。

在股市重融資升溫、金融市場延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往往會加劇股票市場的波動風險。假如A股市場再一次重回2638點,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中長期抄底佈局機會,但對不少人來說,卻談不上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當前的政策環境對高槓杆工具的厭惡感較強,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動性補充的前提下,槓桿工具的熄火,卻大大減弱了槓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另一方面則在於熊市築底以及金融市場去槓桿往往會是一個比較煎熬與漫長的過程,即使市場估值足夠低、市場指數足夠便宜,但距離下一輪牛市啟動恐怕仍有較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在股市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長期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個股分化加劇也是在所難免。換言之,即使未來市場有重返3000點乃至3500點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會遠遠跑輸同期的市場指數。由此可見,即使股市重回2638點,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長期戰略投資機會,但投資策略不正確,往往還是很難享受到後續市場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與價格得以大幅壓低之際,或許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有準備的人、留給有足夠耐心的人,但這類群體的實際佔比卻非常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